APP下载

黑格尔美学的几点思考

2018-04-26魏润来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席勒黑格尔康德

一、黑格尔哲学与黑格尔美学

(一)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线索:作为思想史的背景

1.康德,德国古典美学的基本问题

康德美学即《判断力批判》,之所以是其第一和第二批判之间的桥梁,乃是由他的哲学体系决定的。康德以其美学作为感觉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中介所展示的就是一个以自由为基础,以道德法则为形式,以至善为根本目的的道德世界观。显然,康德并不把美和艺术作为最终目的,而是把它们作为实现道德世界观的中介,他的结论“美是道德的象征”也就是美是自由的象征。康德美学是德国启蒙美学的总结,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端。康德将审美看作是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和谐的结合,是形式合目的性与知行合规律性的统一。康德引出了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在审美中如何可能?后来的席勒、黑格尔都是從这个问题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2.席勒,一个浪漫的方案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抽象思辨方法,又力图克服康德的先验原则,统一被康德割裂的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席勒从近代社会分裂、异化的人性入手,从感性性(趋向物质化的冲动)和人格性(趋向神性的渴望)的概念提出“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概念,从而提出人的“游戏冲动”理论。与理性启蒙相对,游戏冲动是一种感性的启蒙,是培养一种感觉的力量。席勒得出他的命题:人同美只是游戏,人只是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在席勒看来,这种审美游戏就是一种以人的自身自由为指归的创造活动,它使分裂、破损的人性可以得到修复、整合。可见,席勒美学所关心的,与其说是艺术和美,不如说是人的自由。

3.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的巅峰

黑格尔的著名的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了美的感性事物所应该体现的一定思想意蕴。理念并不是个别的抽象思想概念,而是绝对精神。黑格尔关于艺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其核心观念仍然像其他古典美学家的观念一样,是人,人的心灵、精神,他说:“艺术在越出自己的界限之中,同时也显出人回到他自己,深入到他自己的心胸,从而摆脱了某一既定内容和掌握方式的范围的严格局限,使人成为它的新神,所谓‘人就是人类心灵的深处高尚的品质,在欢乐和哀伤,希求,行动和命运中所见出的普遍人性。(商务印书馆:《美学》第二卷p380)”相比较康德和席勒,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更加的宏大。黑格尔美学将人类及各种艺术实践的历史纳入一个精神与自然,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庞大结构之中,以此建立了一个融合艺术、人类心灵的历史以及人类文化的恢弘体系。这恢宏的体系一方面将德国古典美学的讨论,也就是主题与审美、人与艺术的问题推向巅峰。

(二)美学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地位:内在理论的逻辑

1.绝对精神(Geist)

绝对精神是对康德物自体概念的批判和超越,发展了谢林关于最高本原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性的原则。自我与自然界的共同本源,并不是一种超越于实在之上的东西,他就内含在实在之中。精神与自然不是绝对的两个方面,而是绝对本身的两种存在形式,它是精神与自然的本质,但又存在于精神和自然之中。黑格尔把这个绝对又称作理念、精神或绝对精神。而这个绝对是能动的,他通过把自身外化为各种实在来显示自身、认识自身和实现自身。

2.理性(Rationalit?t)

绝对的外化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必然的,合乎理性的,因而也是合乎认识规律的。绝对就是运动、发展、进化,而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和目的的。同时,这些规律和目的不是外在的,而是绝对精神自身所固有的,也可以说就是绝对本身。支配人类思维与无意识自然的规律就是理性,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也是理性。于此,绝对就是理性,依次经过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发展,在人这里达到了人格化,也就是绝对精神。这种理性或者绝对精神,即是一种主体的能力,又是一种存在于主体中的实在。在主体之中,是主体思维的本质和范型,在事物之中,就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3.辩证法(Dialektik)生成的历史与艺术的位置

理念是自身展开的,按照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将自己外化为自然、社会、国家、伦理、艺术和宗教各个方面。具体而言,理念先是在自身中表现自己,是自己与自己的同一,通过纯思想、纯概念的形式来实现自己,即以纯粹的逻辑本质的形式发展着;然后,理念外化为与自己对立的东西,即自然,并借这个对立物实现自己;最后,他又扬弃这一对立物回到自身,以精神的形式实现自己。与这三个阶段对应,黑格尔的哲学也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中,理念获得了具体性,成为人的精神。而人的精神又有三种形式: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是真正无限的精神。绝对精神的唯一目的是自己成为自身的对象和为了自己表现自己的本质。绝对精神分三个阶段:艺术、宗教和哲学。充分自由观察自身的精神是艺术;极为虔诚地想象自身的精神是宗教;用概念来思考认识自身本质的精神是哲学。所以,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关于绝对精神的,但是他们所揭示和认识的绝对精神的形式有别。其中艺术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最初阶段,它必然要过渡到宗教和哲学的认识形式。所以,黑格尔美学(或者称之为艺术哲学)就是这个构架中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魏润来,重庆南开中学,研究方向:文学、哲学、美学。

猜你喜欢

席勒黑格尔康德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