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狄浦斯王》中伊俄卡斯忒形象和《雷雨》中鲁侍萍形象对比

2018-04-26滕志雪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性对比分析

摘 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是西方悲剧文学代表的典型之一,对世界文学有深远影响。《雷雨》是中国“四大悲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通过对《俄狄浦斯王》中伊俄卡斯忒形象和《雷雨》中鲁侍萍形象的对比分析,解读并揭示了二者的悲剧性及对命运的不同态度。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雷雨》;悲剧性;对比分析

作者簡介:滕志雪(1994-),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1

1.引言

在国外,悲剧理论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在《诗学》中,他将悲剧定义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又译净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悲剧性文学作品,如《窦娥冤》,《牡丹亭》,《雷雨》等等。其中,《雷雨》是中国“四大悲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

针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大部分重心都放在周元朴和俄狄浦斯这两个人物身上,而在故事背后的两个女人——伊俄卡斯忒和鲁侍萍却极少受到关注。本文将通过对《俄狄浦斯王》中伊俄卡斯忒形象和《雷雨》中鲁侍萍形象的对比分析,揭示二者的悲剧性及对命运的不同态度。

2.命运的嘲弄

2.1伊俄卡斯忒——弃子、丧夫、嫁子、自杀

作为一名母亲,伊俄卡斯忒因为阿波罗的预言,亲生儿子要被杀死,忍受割心之痛,即使她作为王后也无可奈何。在文中,她这样说到,“我们的婴儿, 出生不到三天, 就被拉伊俄斯钉住左右脚跟, 叫人丢在没有人迹的荒山里了”。这看似简单的话,却能道出作为一名母亲亲眼看着自己孩子去死的悲凉。

之后伊俄卡斯忒的丈夫拉伊俄斯去世,并且是死于非命,她成了一名寡妇。虽然贵为王后,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丈夫和孩子就是全部。而此时,她失去了“全部”。

而她最大的悲剧在于嫁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俄狄浦斯,与其生下孩子,这种伦理上的巨大错位,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她的悲剧在于:给丈夫生丈夫,给儿子生儿女。

伊俄卡斯忒的结局是悲剧的,她自杀了……她无路可走,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

2.2鲁侍萍——被驱逐、子女乱伦、失去子女、痴呆

鲁侍萍年轻时与周朴园相爱,生下一双子女。但因门第之见,身份悬殊,被周母拆散。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冒着大雪,被赶出了周家的大门。爱情终究还是虚无缥缈抵不过门第之间,命运的安排。

与伊俄卡斯忒作为乱伦的主体不同,鲁侍萍的子女乱伦。三十年后,她的女儿四风因为进入周家帮工,与周萍相恋,并且生下子女。而悲剧在于——周萍是四凤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她讲这归因为“报应”,也许她才是悲剧的源泉……如果当年她不与周朴园相恋,如果她能及早发现四风帮工的大户人家就是周家,如果……

子女乱伦已是鲁侍萍人物形象的最大悲剧,紧接着子女陆续离世——四凤触电,周萍自杀。这些命运的嘲弄都是三十年前所导致的悲剧,鲁侍萍将发生在子女身上的“报应”都归根于自己,最终以痴呆的状态结局。这与伊俄卡斯忒自杀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类似的。

3.对命运的反抗

3.1伊俄卡斯忒——对命运的积极反抗

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化身为阿波罗,预言伊俄卡斯忒的儿子将杀父娶妻。在命运面前,人的作用微乎及微。但是伊俄卡斯忒采取了积极地反抗,她忍痛弃子,放弃了作为一名母亲的权利。虽然说她做积极的反抗有点奇怪,但是这反映了古希腊时期人民的愿望。虽然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人们不应该放弃积极地反抗。

3.2鲁侍萍——对社会的消极反抗

《俄狄浦斯王》中的伊俄卡斯忒和《雷雨》中的鲁侍萍看似都是命运安排的悲剧,但是他们反抗命运的方式截然不同,前者是更为积极地反抗,而后者是对封建社会的退让、妥协。鲁侍萍作为周家的仆人,与周家少爷身份悬殊,他们的相爱违背旧社会的门第之见。在被逐出周家大门、相爱之人要娶其他来自大户人家的小姐之时,鲁侍萍除了心中悲痛,甚至伤心地投水自杀,她没有对于这种封建思想反抗过。其实在她看来,她也是与周朴园有身份之别,以至于认为后面子女所遭受的悲剧都是“报应”。

4.总结

长久以来,对于《俄狄浦斯王》和《雷雨》的研究,多是以周朴园和俄狄浦斯这两个悲剧人物主体,却忽视了故事背后悲剧事件的共同承受者。伊俄卡斯忒和鲁侍萍身上有许多类似的命运的嘲弄,如嫁子与子女乱伦,自杀与痴呆等,都体现了这两个人物的悲剧意味是深重的。同时本文对比分析了二者对命运的不同反抗方式,反映了古希腊与中国古代不同的背景。

参考文献:

[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曹禺.雷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王悲剧性对比分析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走进索福克勒斯的世界和《俄狄浦斯王》共鸣的舞台
存在主义视野下—《俄狄浦斯王》和《天边外》的解读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人物比较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