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库切的后殖民主义倾向
2018-04-26荆华南
摘 要: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南非白人小说家,他的作品大多以南非的殖民生活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为背景。他凭借多部优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耻》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后殖民主义话语。描写了后殖民主义时代南非社会生活的现状,深刻揭示了南非后殖民时代的社会生活角色的转位、种族关系和殖民关系的变化以及殖民主义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等问题。
关键词:库切;耻;后殖民主义
作者简介:荆华南(1993.1-),女,汉族,山东莘县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1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库切敏锐的目光洞察了南非漫长的种族隔离史遗留下来的创伤记忆,将殖民、反殖民的历史主题与后现代的自由言说精神有机链接,并向其融入到文字中,谱写出一系列动人心魄的故事。
《耻》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大学教授,五十二岁的戴维·卢里为线索展开的。可以将小说看作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了卢里勾引了自己的女学生梅拉妮并与之发生性关系的丑闻。并且卢里依仗自己的教师身份多次为该学生修改成绩,事发后,卢里拒绝了校方给他公开悔过以保留教师职位的机会,来到了女儿露茜生活的边远农场。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卢里与女儿露茜共同生活的情节,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沟通,二人之间存在着隔阂。卢里在此期间做了很多他以前嗤之以鼻的事情。第三部分则是故事的爆发点。露茜遭受到了其农场附近的三个黑人的抢劫及强奸而其中一人居然还是个孩子;卢里也在这一事件中受伤。第四部分则是描述了事后父女两人对被强奸一事的态度及处理办法。最终抢劫强奸案不了了之,露茜怀孕,卢里最终放弃了其之前一直遵循的价值观,接受了现实,逐渐融入到当地的生活。透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洞察到库切所揭示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及其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种族隔离制度遗留的后果
种族隔离制度特指南非的种族隔离为1948年开始在南非共和国实行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对白人与非白人进行分隔并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给予歧别待遇。这一制度于1991年解除,然而实行了多年的隔离,让文化差异、价值观、社会阶级、性别意识的鸿沟根深蒂固地深植人心,不是一纸法律条文所能弭平。库切在《耻》这部作品中就鲜明的道出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所导致的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变化,历史问题给人造成的疮疤以及殖民地文明和尊严的重新获取等问题。
卢里和女学生、妓女发生不正当的性爱关系。表明了卢里情感的空虚以及道德的颓废。在种族隔离制度之后,白种人所具有的优越感也逐渐消失,但卢里在与女性的交往过程中,一直迷恋着自己过去优越的身份,在被揭发自己的丑闻后拒绝忏悔,并表现出了他的迷茫与不解。同时,英语在殖民地也逐渐失去了他的魅力。卢里所创作的戏剧《拜伦在意大利》以及学校所教授课程的变化都在暗示在殖民地国家已经丧失了它的魅力。卢里的一系列遭遇说明白人身份的丧失以及身份遗失后的迷茫与无奈。
此外,种族隔离制度也导致了罪恶的轮回,把怨恨转移到了下一代的身上。卢里的女儿露茜有同性恋倾向,孤身一人来到南非偏远农场,但在当地黑人居民中,露茜这个白色人种就是殖民统治者的代表,他们把对过往的怨恨转嫁到了露茜身上,让她遭受了黑人的屈辱,成为了整个殖民统治的替罪羊,这正是殖民罪恶的轮回。露茜抱着对殖民主义的赎罪心理,拒绝报警,默默地接受了历史所造成的仇恨在她身上的报复。要想在新时代的南非生活下去,她必然得遭受到当地人对她的屈辱。露茜的做法说明了殖民主义统治者不仅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也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屈辱。
二、殖民越界
如果我们把“越界”理解为随意超越政治、社会、道德等为个人所规定的界限的话,那么这样的越界在《耻》中比比皆是。卢里教授对女学生梅拉妮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正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越界”:他越过了被社会认可的师生关系界线。同时年龄上也是存在很大差距,五十二岁和二十岁在社会上是难以被接受的,这也是一中篡越。卢里和女儿露茜的关系也存在着“越界”这一问题。首先父女两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以及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人的交流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卢里很难走进女儿的内心。卢里几次三番想闯进露茜的生活,说服她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他每一次“越界”的尝试,几乎都以父女两人的争吵告终。
在某种意义上,殖民主义也是一种越界行为:它违反对方意愿,以强制方式突破对方的界线,进入对方的领域,对其进行强制统治。正是这种越位使得露茜受到了身心的伤害。不过,库切的注意力并不单单在回顾殖民主义对南非的越界这一历史问题上,他真正关注并通过小说中各种细节来表达的,是对历史上的越界在当前现实中的后果的思考,对越界的代价的思考。
《耻》这部作品有力地揭示了南非白人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的劣迹,以及长期遭受白人统治的当地黑人难以抑制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这是殖民主义统治所产生的必然恶果。值得后代人警醒。
参考文献:
[1][南非]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著﹒耻[M].张冲,郭整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朱立元著﹒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7﹒
[3]卫岭著﹒论库切小说《耻》的后殖民主义话语特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29-33﹒
[4]王金阳著﹒库切文学作品中的后殖民主义话语研究—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耻》为中心[J].作品评述,43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