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

2018-04-26

山西建筑 2018年9期
关键词:白改黑摊铺碾压

杨 建 华

(晋城市群力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随着现行公路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沥青混凝土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而原有的水泥混凝土公路不符合当前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对公路工程提出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水泥混凝土公路工程进行改造,特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促使公路交通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改造,对相关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科学、适宜的施工技术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有助于提升路面“白改黑”的质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1 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处理

随着公路交通压力的持续增大,原有的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无法满足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对公路工程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也逐渐受到重视。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处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重要基础,关系着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的改造能否顺利进行。鉴于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水泥混凝土原路面进行现场调查,对原路面出现的病害与存在的隐患进行评估,制定科学、适宜的处理方案,以便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奠定坚实基础。裂缝、角隅断裂、板底脱空等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较常出现的病害,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具有一定影响。路面铣刨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一道基础工序,直接影响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保障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情况,将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铣刨深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原路面出现的裂缝、角隅断裂、板底脱空等问题予以及时处理,如采用灌缝技术对路面裂缝进行处理,采用重新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处理角隅断裂问题,采用水泥混凝土板块替换的方式处理板底脱空问题,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奠定基础,确保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处理质量能够达到路面“白改黑”施工的相关要求。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过程中,路面材料的质量、相关技术的应用、施工工艺的规范性等各方面直接影响着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需要重视的问题。

2.1 严格控制路面材料的质量

路面材料的质量是否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决定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能否达到设计标准。因此,为更好地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根据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处理效果及路面改造方案的设计,应对路面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明确路面材料的选用标准,如应力吸收层石料的坚固性不大于12%,以辉绿岩反击破碎石为主要的改性沥青路面骨料,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不小于4,等等。依据规范要求及相应标准选用质量达标的路面材料,根据路面改造的实际需求,适量添加具有较高耐水性、耐热性的抗剥落剂,严格控制应力吸收层石料的压碎值与针片状含量,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10%左右,以便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

沥青混合料是实施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重要基础,混合料的质量关系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效果。为更好地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严格控制每盘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避免因拌和不均匀导致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达不到规范标准,以便提升改性沥青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奠定基础。同时,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能够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相关要求,应严格控制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与油石比,将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65 ℃,也不可低于155 ℃,并将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控制在160 ℃~170 ℃这一范围,以便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为避免因运输出现问题而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造成破坏,在选用适宜的车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输时,及时清洁车槽。同时,为保证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储存环境的适宜,需在车槽内涂抹1∶3的油水混合液,利用防雨篷布为沥青混合料提供保护,严格控制运输车辆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以便保障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质量。

2.3 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为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基于应力吸收层对公路路面的重要影响,应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相关要求,采用碎石封层模式对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简称SAMI)进行施工,利用应力吸收层为公路路基提供保护,避免因水分侵入下面层而导致路面稳固性的降低,以便保证改造后公路路面的质量。对于碎石封层模式的应用,需要在经过处理后的路面喷洒一定量的热橡胶沥青和单一粒级(9 mm~12 mm)的预拌沥青碎石封层集料,并且集料需要在完成热橡胶沥青的喷洒后进行铺设,借助碾压作业让预拌沥青碎石封层集料进入沥青膜,防止路面出现坑槽、推移等问题,以便保证路面质量。

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应在完成对原有路面的处理后进行,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橡胶沥青、碎石等材料的摊铺量,采用人工结合机械的方式进行路面摊铺,以机械摊铺为主,为人工摊铺对机械摊铺出现的漏洞进行补足,一般情况下橡胶沥青的喷洒量应控制在2.0 kg/m2~3.0 kg/m2,碎石撒铺量应处于(15±22)kg/m2这一范围,并利用适宜规格的压路机碾压摊铺后的路面,保证上层沥青混凝土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之间的紧密连接,以便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质量,提升公路交通的安全性。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如图1所示。

2.4 摊铺与碾压

摊铺、碾压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两道重要工序,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为更好地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根据路面改造的设计标准,在摊铺作业过程中,应依据设计要求和路面改造的施工条件,将摊铺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减少摊铺中产生的横向接缝,并在充分考虑气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摊铺作业速度,防止因摊铺作业不规范导致出现集料离析等问题,以便实现对路面摊铺质量的有效控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过程中,对于路面摊铺后的碾压作业,根据路面施工的相关要求,可将碾压作业分为初压、复压与成型三个施工阶段,在不同碾压阶段选用适宜规格的压路机,明确不同阶段的碾压标准,遵循“高温、紧跟、高频、低幅”原则,严格控制不同阶段的碾压速度。初压阶段可采用钢轮压路机以3 km/h的速度进行碾压作业,复压阶段可采用胶轮压路机以5 km/h左右的速度进行碾压,而成型阶段的碾压与初压阶段相同,确保改造后路面的密实度能够达到设计标准,以便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

3 结语

“白改黑”施工是针对旧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的改造,在提升路面的密实度与稳固性、延缓反射裂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应根据旧水泥混凝土原路面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处理方案,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依据明确的改造标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施工,加强控制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以便保证改造后公路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薛晓飞,徐世法.旧水泥路面白改黑决策机制及复合路面中长期养护规划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2):33-34.

[2] 黄 磊.道路改造中白改黑施工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31):170-171.

[3] 吴万义.城市道路改造“白改黑”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28-29.

猜你喜欢

白改黑摊铺碾压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组合再生技术在“白改黑”路面再改造中的应用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城市道路白改黑项目碎石化技术探析
浅析道路大中修“白改黑”整治方案的合理性
老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
碾转
北方某严寒地区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