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NH3、IL-6的影响
2018-04-26许丰
许 丰
在我国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发病率很高,肝硬化患者常常容易发生肝性脑病,这类患者常常出现性格、行为、智能改变及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等情况[1],属于临床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常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乙酰谷酰胺(或异甘草酸镁或纳洛酮等)等治疗,相关药物治疗研究报道较多[2],常在对治疗疗效、血氨变化、肝功能影响上研究较多,对IL-6的影响鲜有报道,目前我科在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中采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乙肝肝硬化[3]肝性脑病诊断标准[4]。②排除标准:其它原因肝硬化、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糖尿病、精神病、长期酗酒、过敏体质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8±7.4)岁;平均病程(4.5±1.8)年;肝性脑病就诊平均病程(10.8±2.2) h(指出现肝性脑病症状时间至就诊时间);肝性脑病诱发因素:上消化道出血者20例,感染者8例,电解质紊乱者4例,高蛋白饮食者4例,放腹水者2例,原因不明者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6±8.2)岁;平均病程为(5.6±2.7)年;肝性脑病就诊平均病程(10.6±2.8) h;肝性脑病诱发因素:上消化道出血者18例,感染者7例,电解质紊乱者3例,高蛋白饮食者5例,放腹水者3例,原因不明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肝性脑病就诊平均病程、肝性脑病诱发因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消除发病诱因、纠正代谢紊乱、抗感染、限制蛋白摄入,减少肠道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等)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21,0.4毫克/支)1.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谷酰胺(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687,0.3克/支)0.6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皆为5 d。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苏醒时间:患者昏迷到清醒的时间。血氨(NH3)、白介素6(IL-6)检测:治疗前、治疗5 d后空腹抽血检测患者的NH3(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浆NH3,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IL-6(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6,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变化情况,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意识清醒,情绪稳定,未再发肝性脑病;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部分改善,意识、情绪改善,未再出现反复;无效[5]:上述方面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R总有效=(n显效+n有效)/n总×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40,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18±0.36)d,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42±1.54)d,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3、IL-6水平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NH3、IL-6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H3、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NH3/(μmol·L-1)IL-6/(pg·m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08.5±6.71)29.8±5.42)66.34±6.821)27.35±3.432)对照组110.4±5.860.7±5.165.26±5.9237.38±3.96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压休克、皮肤过敏、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性脑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有氨中毒假说、神经递质的变化(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色氨酸假说)、锰离子假说[4],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6]。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是肝功能障碍后,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综合征[7]。最后患者常出现肝昏迷,如果发生过度的深昏迷常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最后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我科在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治疗中采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乙酰谷酰胺是神经细胞活化剂,其通过血脑屏障后分解为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 (GABA),谷氨酸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 GABA能拮抗谷氨酸兴奋性,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加速脑组织的修复[8],乙酰谷酰胺在肾小管细胞内分解出氨后转变成谷氨酸,血液中的氨从肾小管分泌排出后起到降低血氨的作用,进一步改善脑功能,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研究发现,脑损伤后IL-6 及 IL-8 等炎性因子在脑内过量表达,对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激活起到了促进作用,IL-6 为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一种炎症因子。本研究中IL-6降低,其机制可能是乙酰谷酰胺通过抑制 TNF-α、IL-1、IL-6、IL-8 等内部炎性因子的过表达,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实现的[10]。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作用于中枢神经,对β-内啡肽具有直接转变作用,可改善脑皮层供血,稳定细胞膜Na+-K+-ATP酶,减轻中枢性呼吸抑制,提升神经元兴奋性[11],可改善大脑神经元缺氧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降低大脑受损程度[12-14],促进患者清醒。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显效率为62.5%,无效率为2.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NH3、IL-6指标得到有效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本研究是安全的。本研究中观察例数不多,对IL-6指标改善的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综上所述,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在提高总有效率、显效率,降低无效率,缩短苏醒时间、降低NH3、IL-6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1] 闫兰菊.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89-90.
[2] 宋 平.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9):928-92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3):V-XVI.
[4]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4-435.
[5] 张德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2(5):17-19.
[6] 苏 英.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71-72.
[7] 许 丰.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56-57.
[8] 胡学强.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7,15(1):17-19.
[9] KHOKHAR N,QURESHI M O,AHMAD S,et al. Comparison of once a day rifaximin to twice a day dosage in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30(9):1420-1422.
[10] 张 莉,王秋雁.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45-47.
[11] 刘 颖.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21-522.
[12] 洪绍虹.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28-29.
[13] 龙春根.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3):111-113.
[14] 程荷珍,张忠元.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