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需求的觉醒
2018-04-26杨杨
文|杨杨
编辑手记:
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衣服作为皮肤的延伸,是社会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手段。一件美观得体的校服,的确能给孩子一种“读书人”的身份自豪感,可让孩子获得读书识字的身份骄傲和仪式感。
上期我们说到,记者很庆幸看到行业内已经有很多家从事校服生产的龙头企业慢慢崛起,在采访这些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家们道出了漂亮的定制类校服日趋崛起的原因——美育对孩子和社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去日本游玩发现,小朋友的校服悦目不失童真。日本是很重视制服的国家,为了让校服变得更好看,可以请著名时装设计师,根据不同的孩子,量身定制校服,这是为什么?
校服,就是要让孩子获得自信。
如儿童美育学家 Ravaciil Chen 所说,孩子对于美,从小就有了认知,美是建立自我认知的第一步。
校服应该是成长教育的重要元素,漂亮的校服能给孩子足够的信息和自我认同。
审美改变市场需求
其实,将儿童服饰制服化的鼻祖是英国。
186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首开先例,将水手服拿来穿在幼年王子与公主的身上,随后从法国开始,逐渐流行到欧洲各国,水手服成了儿童的一种代表性服饰,这样的流行后来被贵族小学校制定为制服,逐渐就成了一种正式的服装,这便是早期“校服”的启蒙。
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军士兵的服装,大约是1872年海军服制定时所引入,当时的日本一心想着富国强兵,所以,其校服也带着一种尚武精神。
直至当下,在大众的认知中,提起校服,在亚洲范围内,第一个想到的仍是日本,如果不是一次深入的采访,记着也是如此认为。
但是,与国内知名校服品牌Eton kidd伊顿纪德的负责人王方深入探讨过以后,才发现,仅从一家企业就能看出,中国的校服市场需求与文化变革早已超越日本。
Eton kidd伊顿纪德创建于2009年,王方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发展成综合体量全球最大,去年出货量是620万件,相当于超过整个日本校服数量的50%,是他们的1.5倍。2017年的数据显示,我们服务了30个省,3400多所学校,只有青海、台湾、香港、澳门没有覆盖,其他所有省份全部覆盖。”
“我们希望把一件一件的校服作为美的载体,对学生进行由外而内的唤醒。每个孩子天生都拥有对美的感知能力,只是不希望传统的教育抹杀掉孩子的这种感知力。希望通过美的东西去唤醒他们。”王方如是说。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定制校服。
在当代校服的设计中,“功能性”尤其是代表便于“劳动”的功能性已经不能作为第一属性,而首要应该是视觉美感。
天津工业大学服装设计系副教授肖军曾表示,校服的穿着主体如今已经是00后,在视觉上强调多元和自由筛选的时代里,好看是很重要的。
校服应该让学生爱穿,校服设计应当体现的是精神价值,让校服成为一种标识。
校服要体现时代感
曾经的校服确实着重解决实用的问题,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一段时期里,校服的设计普遍比较“宽松”,这成为一个时期的鲜明特色。
事实上,这是当时的设计者对设计上的技术语言还有未研究透的地方,大家普遍认为“宽松”便于运动,这也是当时普通民众对着装功能上的一个基本认识。
肖军介绍:“在那时,普通女装袖围直径达到17厘米以上,基本上与男装无异。后来,韩国的影视作品开始在国内有所影响,公众发现,原来通过合理的裁剪,袖子不仅仅可以做得小而美,而且在活动上还可以更灵活。如今,女装的袖围已经缩减到15.5厘米到16.5厘米。”
服装结构上的问题逐渐在设计界得到了解决,校服的样式也就越来越“耐看”。
关注青少年审美需求,学生不应再靠一套衣服解决所有需要,体育课的服装讲究面料的弹性、拉伸;礼节性、正常学习的校服应该强调整齐划一和视觉美感。
依靠传达一个时尚信息便可以有上万件销量的服装,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走过服装领域土壤贫瘠的年代之后,现代审美对同质化是抵触的,强调万紫千红。这在年轻人的审美要求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当代的校服设计不应该忽视青少年的审美变化和着装心理,而校服的选择者往往带有自己的时代观念,这使得审美上受到局限,与青少年在审美上的沟通困难,造就了在美的选择上是比较弱势的。”肖军说。
在当下的中国,“保守”与“西化”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高新科学技术应作为时代语言让中国的校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
而功能性可以作用到安全性的体现上,考虑服装参与运动、生活、学习时对身体的影响,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体现对健康安全的重视。
例如在校服的衣袖部分增加“反光条”,让孩子过马路时容易被看到,洗涤方便、拉链耐用都可以有研究潜力。
“科技上的美感就是体现时代感,应该作为标志性的内容。”
肖军说:“校服丢弃了年代感,就没有意义了,设计校服一定要参考当下,更要引领未来。这才能唤起学生真正的着装自信,让孩子们感到自豪。服装上的小进步或许比一堂思想政治课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