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衬衫》新旧标准的比较

2018-04-26刘子奇

中国纤检 2018年2期
关键词:填充物测试方法衬衫

文/刘子奇

1 引言

衬衫产业是中国服装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衬衫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衬衫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08年6月18日正式发布的GB/T 2660—2008《衬衫》[1](以下简称“旧标准”),对规范衬衫的生产及检验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人们对衬衫的需求不断变化,衬衫的原辅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旧标准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7年5月12日发布了GB/T 2660—2017《衬衫》[2](以下简称“新标准”),并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便于服装企业及相关标准使用者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新标准,本文将对新、旧标准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些比较和分析。

2 主要修订内容

2.1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定义由“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衬衫,不适用于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产品”更新为“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衬衫,不包括有填充物的衬衫,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产品”。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为新标准的范围更加明确与科学。旧标准指出“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衬衫”。然而,随着近来纺织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类新款式和新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衬衫,如含有填充物的衬衫,用衬衫的旧标准去考核就不太合适。新标准指出不适用于含有填充物的衬衫,规范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标准明确指出“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是因为婴幼儿服装已经有很多相对应的产品标准,而且婴幼儿服装的考核指标及项目与一般服装产品的考核指标及项目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物理机械安全性能及有毒有害物质方面。如果继续执行旧标准,会使产品质量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及风险。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新标准中增加了一些检测项目的引用标准,完善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表1)。

同时,由于检测项目被删除,部分引用标准被废止、替代,新标准中删除了部分引用标准(见表2)。

2.3 使用说明

新标准补充并修改了使用说明的规定,新标准使用说明按GB 5296.4和GB 31701[3]规定,新旧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标准将“GB 18401”修改成了“GB 31701”。这是由于GB 31701是国家关于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婴幼儿及儿童衬衫使用说明自然也要符合该标准的相关规定,体现出与强制性标准保持一致。

表1 新标准中主要增加的引用标准

表2 新标准中主要删除的引用标准

2.4 原材料

新标准修改了面料、里料、辅料的相关要求。其中,要求采用适合所用面料的纽扣(装饰扣除外)及其他附件。纽扣、装饰扣及其他附件应表面光洁、无毛刺、无缺损、无残疵、无可触及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主要是为了增加对可触及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的考核。这既是考虑到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特殊性,需要防范可能潜在的危险,又是为了与GB 31701中的有关规定保持同步。服装生产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及生产阶段重点关注上述问题,避免生产出不符合要求的衬衫。同时,由于新标准已经规定不适用有填充物的衬衫,新标准删除了填充物的考核要求。

2.5 外观质量

2.5.1 拼接

新标准删除了拼接的规定。这是因为,考虑到现在衬衫的个性化设计非常多,再用拼接的指标去考核,显然不合时宜。新标准实施后,服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风格,自由多变地进行衬衫服装创意设计,以满足大众的各类审美需求。

2.5.2 外观疵点

新标准修改了外观疵点的规定和要求,新标准规定各部位只允许一种允许存在程度内的疵点。同时将袖子的1号部位修改为3号部位,新标准的规定更加科学合理。

2.5.3 缝制要求

新标准删除了钉扣的缝制规定以及覆粘合衬部位不允许有脱胶、渗胶及起泡的规定,同时新增了成品中不得含有金属锐利物的规定,降低了婴幼儿衬衫的穿着安全风险。

2.5.4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新标准删除了有填充物的衬衫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的规定,并将旧标准的“绱袖”修改为“圆袖”。

2.6 理化性能

2.6.1 安全性能指标

新标准新增了“36个月以上至14岁儿童穿着的衬衫还应同时符合GB 31701的规定”。而GB 31701中主要规定了服装的耐湿摩擦色牢度、重金属的总铅和总镉、邻苯二甲酸酯、燃烧性能、附件抗拉强力、附件尖端和边缘的锐利性以及绳带的技术要求。由此可见,旧标准的要求已不适合现有的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标准体系,新标准则很好地融入了现行的标准体系。

新标准还将安全性能指标调整为“符合GB 18401[4]的规定”,pH值的指标与旧标准也有很大的变化。新标准将直接接触皮肤的衬衫的pH值从“4.0~7.5”修改为“4.0~8.5”。仅从指标上看,新标准的要求比旧标准的要求要宽松一些。将可直接接触皮肤的衬衫的pH值设定在4.0~8.5之间,对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并不存在风险,这一调整使衬衫新标准的指标要求与GB 18401保持了统一性。

2.6.2 色牢度指标

新标准修改了耐光色牢度考核指标(见表3),将一等品指标由3~4级变为3级。还修改了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考核指标,规定起绒、植绒类面料及深色面料的一等品及合格品可以比标准规定低半级,主要是考虑到此类面料的湿摩擦本身比较差,难以达到旧标准规定的指标,同时,大部分服装标准对耐湿摩擦色牢度都有类似的规定。

2.6.3 物理性能指标

新标准修改了缝子纰裂程度的相关规定见表4。新标准删除了袖窿缝的考核要求,主要是考虑到取样测试时,袖窿缝部位的经纬纱向跟缝子不是垂直的,测试时缝子纰裂程度难以准确界定,新标准删除袖窿缝这一部位,可以避免一些测试结果的争议。

表3 耐光色牢度指标差异单位为级

表4 缝子纰裂程度差异

新标准修改了撕破强力的规定见表5。

表5 撕破强力指标差异单位为N

新标准新增了洗涤后门襟部位起皱级差的考核要求,同时规定衬衫洗涤干燥后,粘合部位不允许出现脱胶、起泡,其他部位不允许出现破损、脱落、变形、明显扭曲和严重变色。缝口不允许脱散。洗涤后外观的测试方法按新标准的4.4.1的规定,进行一次洗涤干燥后进行评价,让衬衫的洗涤后外观的质量检验从此更加完善和有据可依。

2.7 理化性能检测方法

(1)新标准修改了成品的测量方法,主要修改了长袖长的测量方法,其中连肩袖由后领窝中点经袖最高点量至袖头边。同时把绱袖改成圆袖,与其他的服装类标准命名保持一致,新标准的规定更加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易于操作。

(2)新标准修改了水洗尺寸变化率的测试方法,采用GB/T 8630—2001水洗程序5A,明示手洗的采用洗涤程序仿手洗,干燥方法采用程序A。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明确了洗涤的方法及干燥程序,便于检测机构统一操作。

(3)新标准修改了耐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旧标准是根据织物成分来选择程序,新标准统一规定耐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为GB/T 3921—2008 A(1),主要是考虑到衬衫产品的日常穿着洗涤特性,适用于比较温和的洗涤方法。

(4)新标准修改了缝子纰裂的测试方法,旧标准测试方法按照GB/T 2660—2008的附录B来进行测试,新标准修改为按照GB/T 21294[5]的规定进行测试,两者的测试条件和参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引起标准使用人员的重视。

(5)新标准修改了撕破强力的测试方法,旧标准的测试方法为GB/T 3917.2—2009[6](裤形试样:单缝法),而新标准的测试方法修改为GB/T 3917.1—2009[7](冲击摆锤法),两者的测试原理、仪器及方法差异较大,检测机构需要及时应对测试方法的变更。

3 对策与建议

新标准在适用范围、使用说明、理化性能和测试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更新和调整。尤其是新增了“36个月以上至14岁儿童穿着的衬衫还应同时符合GB 31701的规定”。这需要引起服装企业、检测机构及标准使用者的注意。相关的服装生产企业应当尽快在服装工艺上进行更新以及进行质量把控,切实提高产品质量,以降低产品质量缺陷和质量风险。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需要对新标准的变化进行研究,从容应对新标准的各项更新之处。总之,衬衫新标准的制定符合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关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完善,不仅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利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GB/T 2660—2008衬衫[S].

[2]GB/T 2660—2017衬衫[S].

[3]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S].

[4]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S].

[5]GB/T 21294—201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S].

[6]GB /T 3917.2—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S].

[7]GB /T 3917.1—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S].

猜你喜欢

填充物测试方法衬衫
基于泊松对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统计测试方法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时髦衬衫穿搭提案
格格不入
常用絮用纤维填充物保暖性的比较与分析
对改良的三种最小抑菌浓度测试方法的探讨
针织衫&衬衫
祛火枕
事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