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

2018-04-25王跃凤傅川傅秋仁张劼

科技资讯 2018年31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体育文化

王跃凤 傅川 傅秋仁 张劼

摘 要:对体育文化、社会问题、体育社会问题、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概念、内涵及分类加以明确,提出偏重人本主义的个人精神和心理层面的体育文化,以及涉及非正式的社会行为规范的体育社会问题,共同确定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研究范畴。对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存因溯源,单一体育价值取向必然易走向极端,应对策略除运用社会控制方法外,未来人文艺术体育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体育文化 社会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a)-0-02

1 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人类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教育性、娱乐性等手段,通过有形的身体姿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体育场地等物质设施,配合个人和社会属性有关的意志、观念、技能、规则、时代精神等,共同反映的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从文化结构主义视角,体育文化可从物质、精神(心理)、社会(制度)3个维度加以剖析。

2 体育社会问题解析

体育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大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以体育运动全部事件的方式折射在体育小社会中的一种缩影。根据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将其分为社会结构整合失调型和社会规范制约缺失(社会失范)型两类。

社会结构整合失调型体育社会问题,例如大众体育人口参与率低、运动员就业安置难、媒体在体育社会问题的传播报道方面的角色失调等,可归入此类。步入21世纪,大型体育赛事斥巨资投入前期基建,力求奢华,重复建设,赛场观众稀少,场馆闲置甚至废弃 。

社会规范制约缺失型体育社会问题,包括滥用兴奋剂、运动员行为失范、观众行为越轨、竞赛裁判黑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更多由个人和群体心理导致并反映在社会中的行为失范,可归入此类。

3 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界定

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很早就提出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尤其是竞技类体育的过度商品化导致的健康损害甚至致残、致死事件,将人的智力和体力引向畸形,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黑人运动员的种族歧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便引起我国体育社会学界的关注。但它是使用得多而定义不明确的概念之一,并且和体育违规行为及其他社会问题存在混淆。

我们认为,结合第一节与第二节进一步细微审视,偏重人本主义的个人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体育文化,以及社会规范制约缺失型的体育社会问题,共同界定了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研究范畴。

当前存在的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是作为个人的主观体育行为失范,另一方面是人际交往和社会舆论等社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体育社会集体心理在客观上对个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呈现出体育社会失调。

当今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最为关注的是“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阶级、国籍等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这几类主题,位居第二的是“暴力、违禁药品、伤痛与冒险”等,呈上升趋势的研究主题包括“体育亚文化”“体育与文化”等。亦从侧面反映出,个人心理和社会失范型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4 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存因溯源

我国体育文化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原因;有中观的社会或个人的不合理的价值取向原因;有微观的个人主观故意原因;有体育本身具有的工具性和竞争性的原因,等等。中国体育的嬗变过程实际上是保守落后的体育文化,逐渐让位于先进的、代表西方理性精神的科学体育文化的过程。然而,在已经来临的后工业文明时代,西方体育在昔日辉煌的背后,早己暗伏危机。

当代以科学主义为单一指向的西方体育,越来越走向极端,受到全方位的体育社会问题的严重威胁。体育训练越来越等同于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物化的人体科技研究,竞技项目的成绩提高也越来越依赖于硬件建设和器材的更新引进,作为“人”的主体感受和价值观塑造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沦为消费品,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心理催生出攫取商业巨额利益的贪婪,导致体育赛事丑闻频出。这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后遗症。

对任何一种体育文化的排斥异己,采取极端单一的体育价值取向并盲目扩张,都是十分危险的。这正是现今全球体育文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又难以遏制的根源。

5 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对策探讨

纵观而言,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应对思路分为两条,一是控制;二是从根本上解决。

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的社会控制可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两大类。(1)外在控制分正式和非正式控制两种,正式控制通常运用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政府行政力量或专门的社会机构来实现对体育社会失范行为的制裁,非正式控制通過社会群体的舆论压力,道德谴责等方式对越轨者产生社会压力。(2)内在控制需确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体育行为的社会规范,通过各种手段将其内化到所有相关人员的价值观中,使人们自主自觉地抵制各种失范行为。

从根本上讲,仍要回到对人本身的思索和探讨上。人之为人,就决定了人所追求的并不单纯是物质,而最终在精神自由。当认识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以后,人的价值观会朝着满足更高需要和扩大人的本质力量方向发展。而人又是按美的规律塑造自己,这不都说明体育文化的高级阶段是审美文化?以内在真实为鹊,以艺术精神和境界追求为旨趣的艺术化体育是一个审美价值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价值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审美是以在意识上是否感受到美为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它不像科学体育价值尺度那样指向物质,求真以追求对物质的认识,求实用以追求对物质的利用。

未来,体育文化的高级阶段很可能迈向人文艺术体育,也许只有尊重历史传统体育文化,以开放的眼光兼容并包,将对审美境界和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的追求放至首位,为体育文化的现代性增添了必要且有益的价值元素与审美趣味,才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学.我国体育社会问题报道中媒体角色失调现象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5):45-48.

[2] 张现成.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的社会问题、成因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364-366.

[3] 仇军,钟建伟.论体育社会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641-650.

[4] 于长镇.资本主义国家体育的几个社会问题[J].辽宁师院学报,1982(5):22-25.

[5] 张晓娟,陈玉忠.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主题的趋势分析[J].程度体育学院学报,2012(11):36-40.

[6] 方曙光.对体育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2(3):64-66.

[7] 黄彦军.社会转型与体育社会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16-19.

[8] 黄海良.浅谈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6(4):177-178.

[9] 仇军,王永红.论体育社会问题的社会控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1-4.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体育文化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问题应对措施探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