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18-04-25蓝剑华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困境初中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校只有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才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但目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不小的困境,比如学校德育内涵界定不明、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环境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等等。为了突破德育工作的困境,应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加强联系与沟通等,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困境;对策

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德育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完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现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德育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新形势下,初中生与社会各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当前,学校、社会和家长应该正视初中德育教育的困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多样化的方法,保证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学校德育内涵界定不明

对学校德育内涵界定不明,必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其地位的认识。德育“首位”的定位,长期以来对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学科成绩上,导致德育工作在学校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究其原因,是把德育同学校其他工作对立起来,认为德育放在首位会削弱教学工作,并且认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才是学校的“硬道理”,德育只是“软任务”。因此,很多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 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

德育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社会发展、个体人格完善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要反映时代需求,这样才能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经济为德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因认识上的偏差和缺乏科学的研究,目前初中德育内容仍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和规范准则,方法单一,缺乏培养初中学生的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初中学生整体道德水平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德育方法上,如何切合时代,推陈出新,扬长避短,也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 环境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环境是直接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元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社会上流传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迷恋;卡拉OK包房、舞厅成为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堕落的温床。有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小流氓结成犯罪团伙,到学校滋事、打架、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可见,社会环境已日益成为影响初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环境,这是当前及今后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 改善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困境的对策

(一) 提高教师道德行为素养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我们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首先,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教育教师严守师德规范,强化德育意识,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激情投入,力争实现以情激情,以人教人,以心动心,使德育真正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站在时代的高度,发扬爱岗敬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二) 开展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在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认真结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积极进行德育学习,实现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双丰收。例如:在学习完朱自清的《背影》之后,学生从字句中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教师可以以爱为主题,和学生一起去探讨父母在哪件事情上对你的爱让你记忆特别深刻。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打开了话匣子,每位学生都讲得特别精彩,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回应父母的爱。有的学生感到惭愧,说明他深刻反省了自己,知道了自己平时不够听话和理解、体贴父母;有的学生给了积极、正面的回复,让大家共同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方法。由此延伸话题,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为学生铺好了路,才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成长。

(三) 借助实践活动搭建德育平台

初中生在校园中的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相对有限,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所实施的多样化实践活动,搭建各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新平台,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开展以“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继续深化社会体验教育活动。围绕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社会中成长的主题,坚持与新课程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多一些真实的经历和真切的体验。

(四) 加强对学生德育能力的考核

在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的同时,加入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考查,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实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例如我们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可以为学生们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常怀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让学生们回家后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并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考核工作,实行鼓励教育,实现每个学生的德育进步。

(五) 加强与家长联系沟通

我们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及日常表现反馈给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借助电话、微信、QQ 等联系方式,密切家校沟通和合作,实现家校“无缝对接”,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傅秀琴.初中英语的德育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7,(32).

[2]吴静.试论如何突破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J].新课程(中),2017,(09).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蓝剑华,广东省四会市,广东省四会市会城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困境初中
跟踪导练(一)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