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教育感想

2018-04-25胡春萍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意志健康审美

摘 要:书法教育与其他文化课的教育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课更多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书法教育更多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位。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的审美赏识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等。

关键词:书法;意志;审美;健康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是连接一切课程的桥梁,是理解其他一切艺术与学术的基本单位,而书法则是展现其文化内涵的一种形式,是理解中国文化、传承中国艺术的中坚力量,是形成道德规范的外在形式之一。书法中以练习汉字者居多,其中不乏对书法名家,例如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字迹的模仿者。要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教师需将书法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立足理论,督促、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魅力,指导学生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端正、美观,让学生练就一手书写的好功夫。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环境及学习现状需引起我们的关注,农村经济能力相对薄弱,很多父母将儿童留给老人照看,导致儿童存在不同的问题:多数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恶习,比如不爱洗手等;行动上表现较为胆怯,遇事想尝试,但总是畏首畏尾,明明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完成,却不敢去尝试;心理上,留守儿童虽然好奇心强,但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及疏导,孩子难免产生自卑心理。书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留守儿童心理的缺陷。

二、 书法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情绪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太情绪化的孩子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练书法对儿童的聚精会神养成有促进作用,那些经常静心练习书法的学生更容易适当控制自己的坏情绪。这是因为儿童在书写过程中,更容易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每一个书写动作中,其呼吸、心率、血压等更容易保持平衡,这让儿童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中,自制力不提高都难。

三、 对留守儿童书法教育的举措

1. 注入情感,用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在亲情与关怀方面存在着“空白”,这就需要教师注入更多的情感来弥补这种缺失。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所教的班级存在很多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们有一颗积极向上与感恩的心,我创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每一位孩子的家长,每周让孩子与父母通一次电话,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艰辛;同时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设立了“家书部落”,每一个想念自己父母的孩子都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对父母的想念,孩子不但传达了对父母的爱与思念,同时将对我的喜爱转移到对我所教的书法课上来,其书法能力自然提高了。与此同时,学校也加大了美术、书法等课程力度,设立兴趣小组,让儿童的天性得到绽放。这些不但丰富了农村的校园生活,还让孩子体会到了实践的快乐与满足。

2. 加大书法教育监督力度,力争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监管。在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把头摆正,上身挺直,屁股不动,脚丫放平,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而有些学生在老师监督时尚能坚持正确坐姿,一旦我走开了,他们又恢复到歪歪扭扭的状态。但我并没有放弃,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监督、矫正后,班上基本没有歪坐姿的学生了。甚至有些学生反映,他们的眼睛近视程度好像减轻了,写的字也变漂亮了。书法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3. 注重书法教育的刺激作用,开启智力,培养专注力

儿童在练习书法的时候,主要靠手臂的力量来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其手指、手腕、力臂的协调与统一性在书写中得到锻炼,而这些动作的完成主要靠大脑来支配。所以,书写对大脑与儿童的大脑开发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我在上书法课时,注意引导学生们照着字帖练字,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紧盯着字帖上的字进行描摹,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眼睛在观察字体的格式,同时又在思考该如何把字写好,这样,孩子的大脑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都得到了提升。

4. 普及书法背景知识,提升儿童自信心与自豪感

书法不单单是写字那么简单,在上书法课时,我经常把那些书法大家的作品创作背景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们了解书法作品背后的内涵,当学生们自己练习的时候无形中会把自己也当成某位大家,久而久之,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得以提升。

5. 穿插书法故事,练就儿童坚持不懈的态度与毅力

练字又如做人,必须抱着坚定不移的态度,才能练就一手好字。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讲述书法家的轶事。如王羲之一次在练字时,书童为他送来最爱吃的蒜泥与馍馍,他临帖太痴迷了,家人多次催他吃饭,最后竟然发现王羲之用馍馍蘸着墨水吃呢,逗得他母亲大笑起来。学生们受这个故事影响,写字的兴趣大增。在我的坚持讲故事及鼓励下,孩子们的好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6. 多鼓励,重练习,让儿童情感体验在书法中得以迸发

记得我刚教一年级的时候,学生们对书写规范不是很上心,孩子们写的字比较歪歪扭扭,没有美感。经过几番琢磨,我决定鼓励他们多写,写得漂亮的学生,我奖励他一块橡皮,写得更好的,我奖励他一个本。每逢节假日,鼓励他们给自己的邻桌写祝福的话语,春节时鼓励他们抄写家里的对联,学生的练字热情高涨。在二年级的时候,基本每次上书法课的时候,我都会播放一些具有书法情调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书写的氛围,所写的汉字无形中带着一种情感因素与线条美。

四、 小结

书法具有深奥的人文内涵和民族特色,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正缺点、提升自己的过程,在书写过程中,我们的态度、习惯、情操都得以锻炼与提升。书法教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问,任重而道远,如果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并不是真正地让书法走进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自我表率,继续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让其在书法的熏陶中提升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余热。

参考文献:

[1]甄真.书法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影响的探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2]张丽军,包文运.以力通神 以线达情 抒情画心——书法练习对留守儿童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J].艺海,2011,(03):124-125.

作者简介:

胡春萍,江西省萍乡市,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南坑镇团丰小学。

猜你喜欢

意志健康审美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观点集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