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8-04-25张叶
张叶
摘 要: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和卫星、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15年发生在鄂东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西南低涡外围扰动对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数值预报对西南低涡移动路径临近预报调整极大,T639预报确较为准确,因此应综合考虑各家数值预报偏差的原因;此次天气过程,由于天气尺度的低空急流没有形成,水汽输送条件不好,因此没有形成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
关键词:强对流;中尺度分析;地面辐合线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63
1 天气实况及灾情
受高空低槽及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7月14—15日湖北省自西向东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并伴有的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强降水呈东北—西南走向。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孝感和黄冈地区。自动站资料显示,过程雨量大于等于100mm的有12站,最大降水量为安陆170.7mm。乡镇雨量站显示:累计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有3站,超过100mm的有324站,最大降水为十里275.3mm。
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湖北46县(市、区)70.26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4125人;农作物受灾59610hm2,其中绝收5320hm2;倒塌房屋1189间,不同程度损坏4145间,直接经济损失3.55亿元。
2 成因分析
2.1 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
此次过程是一次高空低槽东移的强降水过程,中高纬贝湖南侧有一深厚的低涡槽区,受东部日本海北部的低值系统阻挡,贝湖南侧低涡中心位置稳定,其南部分裂低槽东移南压与南支槽汇合共同影响湖北省。2015年7月14日08:00,强降水发生前,高空低槽位于河套西部及高原上空,随后逐渐东移,14日20:00接近湖北省西部地区,西部开始出现降水天气,到15日08:00,高空低槽继续东移加强,全省处于高空低槽前部,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生产生强降水,受海上台风“浪卡”阻挡,低槽移动较慢,15日20:00低槽东移到湖北省西部,主要降水带在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16日08:00“浪卡”北上,副高加强,低槽东移北收减弱,湖北省降水过程趋于结束。副高584线始终位于华南上空,输送西南暖湿气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
分析7月15日08:00、20:00中低层切变线、急流和500hPa低槽、地面气压场以及卫星云图叠加图,15日08:00 700、850hPa均在重庆地区有低涡存在,湖北省西部位于低涡北部受西南-东北向暖切影响,925hPa在江汉平原南部有低涡切变形成,低涡暖切北部伴有偏东急流输送海上水汽,急流出口区位于湖北省北部,与700、850hPa暖切顶部刚好在湖北省北部汇合,此地区(特别是江汉平原北部及鄂东北)已经有降水云系生成并加强,有利于该地区强降水的发生。15日20:00随着低槽缓慢东移,中低层系统东移到湖北省东部一线,700hPa暖切转变为冷切,850hPa低涡东移北抬,925hPa低涡略有北抬,主要的降水云系也发展到湖北省偏东地区,地面伴随有冷空气渗透南下,对湖北省鄂东北的降水有一定的加强作用。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500hPa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和偏东急流以及地面冷空气。暴雨云团出现在切变线附近及低空急流出口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过程,中低层的西南暖湿气流发展不強,导致强降水以分散性的局地对流性强降水为主,由于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区域性累积降水强度也较大。
2.2 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分析
2.2.1 卫星云图分析
7月14日12:45对流云团自贵州东北部经重庆东南部向恩施地区发展,15:45对流云团范围扩大、强度加强,19:15对流云团与鄂西北云团合并发展成南北走向云带,之后自西向东移动,21:15该云带东移到湖北省东部,恩施地区又有新云带自西南向恩施地区发展,同时鄂西北有对流云团发展,两者于15日01:15合并东移,移到湖北东部时云团再度发展壮大、强度加强,15:15云团结构松散、强度减弱,19:15有对流云带自湖南东北部向湖北东部发展,21:15影响鄂东北,造成降水再度加强。
2.2.2 多普勒雷达分析
14日16:00开始,受高空低槽东移和西南低涡东移影响,鄂西北和鄂西南有对流回波发展加强,最强回波中心达到55dBz,45dBz回波高度达到7km,宜昌地区和荆州地区出现局地暴雨天气。14日23:00,由于西南涡仍停留在川西地区,鄂西地区的回波逐渐减弱,最强回波中心下降到30dBz,鄂西地区的回波转为混合云降水回波,降水量较小。由于全省不稳定能量较高,15日04:00,江汉平原、鄂西南有对流回波加强东移。15日09:00,江汉平原的对流回波发展较强,回波高度超过18km,强回波中心超过8km,孝感地区、仙桃、潜江一带出现了暴雨,此强回波为系统前沿在不稳定能量区触发的对流所致,此时西南涡仍在湖北省西部地区。15日20:00,西南涡移至江汉平原,对应在江汉平原至鄂东地区出现了一个涡带回波。15日21:00,对应的冷切在东移过程中扫过的位置,如监利、通城和崇阳地区出现了大风天气。涡头对应的武汉、新洲和麻城一带出现了暴雨天气。15日晚上鄂东北对应的涡头位置出现了局地暴雨。16日08:00回波逐渐减弱消失。
3 暴雨成因诊断分析
3.1 热力条件
这次降水前期湖北省天气以晴热为主,受副高控制,全省大部地区持续两天温度在35℃以上,不稳定能量攀升。NCEP再分析资料显示,14日08:00—15日20:00,江汉平原、鄂东北的K指数始终维持在35~40℃,850hPaθSE先后高达355K。实况探空资料(Tlog-P图)显示14日08:00—15日20:00,鄂东地区(武汉)CAPE值由2252.9减小到1395.8,具备强烈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
3.2 水汽条件
对流层低层特别是850hPa以下的高湿舌(比湿≥12g/kg,Td≥16℃)对强对流产生非常有利。由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知:14日20:00湖南850hPa首先出现比湿13~15g/kg、露点≥16℃的湿区,湿区随西南急流向北扩展到江汉平原,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15日08:00 925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沿着低涡切变线在江汉平原出现大值中心,中心发展至-30~-40。
3.3 动力条件
925hPa的偏东急流由14日20:00的8m/s迅速发展增强,15日08:00 925hPa的偏东急流风速达12~16 m/s,配合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在急流出口区形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500hPa)的有利形势。随着地面冷空气的侵入,干冷、暖湿空气在此交汇,触发了对流不稳定,导致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造成此次强降水天气。
4 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4.1 中尺度天气分析
7月14日08:00有浅槽影响恩施地区,配合中低层切变发展,K指数在湖北中西部达到35℃以上,850hPa有暖脊自鄂西南伸向鄂东北西部,此时鄂西南地区有对流云团发展。14日20:00,川西—重庆地区有低涡形成,低涡东侧切变伸到湖北西部,925hPa在湖北西部形成南北向切变线,对应南北向云带,850hPa暖脊东移南压,K指数大值区也南压到湖北南部,500hPa冷槽稳定,从河套地区伸向鄂西北。15日08:00,500hPa高空槽带动西南涡东移,其东侧切变线伸到湖北东部,同时中低层西南风速加大形成西南急流,对应湖北中东部云团发展加强。15日20:00,高空槽继续带动低涡东移,850hPa急流消失,在700hPa急流的左侧、沿低涡左侧冷式切变线形成对流云带,之后低涡逐渐减弱填塞,东移出省。
从laps逐3h再分析场的中尺度分析可以发现,7月14日14:00,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和急流等影响系统配置较好,925hPa水汽通量散度在湖北东部有明显辐合;17:00 850hPa急流减弱消失,925hPa水汽辐合不明显但在鄂东南风速垂直切变较大,从实况来看,15日14:00—20:00在湖北东部出现了大风天气。
4.2 T-logp图分析
从7月14日08:00—20:00宜昌站探空图可以看出,14日08:00—14:00,宜昌站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6km以上干空气明显,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大;14:00以后6km以上的干空气转湿,低层暖平流减弱,不稳定能量减小。
從7月14日14:00—15日20:00武汉站探空图可以看出,14日14:00,武汉站低层暖平流明显,不稳定能量较大;15日14:00,上湿下干,不稳定能量变负,抑制了对流性天气的发展,对应武汉站14:00—15:00出现25.8mm的强降水后雨强迅速减弱,15:00—16:00雨强仅为2.7mm;15日20:00,不稳定能量消失,低层一致转为偏北风,降水结束。
综合来看,降水自西向东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高能区的东移,上干下湿有利于对流性天气的发生,但探空图没有出现有利于雷暴大风出现的喇叭口特征,因此本次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
5 小结
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尺度系统是高空低槽和西南涡,再对应卫星云图和中尺度天气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暴雨和强对流关键区。预报难点是中层引导气流不明显,低层西南低涡移动路线不易确定。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西南低涡外围扰动对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在确定暴雨落区时,需要分析和把握暴雨天气和西南涡位置的对应关系。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数值预报很不稳定,因此在预报中要多分析预报结论调整的原因,不能偏信一家。
参考文献
[1]崔强,王春明,张云.干侵入对江淮流域一次强飑线过程的作用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10(2):18-24.
[2]王秀明,周小刚,俞小鼎.雷暴大风环境特征及其对风暴结构影响的对比研究[J].气象学报,2013,71(5):839-852.
[3]李改琴,吴丽敏,许庆娥,等.一次下击暴流天气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6,39(3):60-67.
[4]黄荣,王迎春,张文龙.复杂地形下北京一次局地雷暴新生和增强机制初探[J].暴雨灾害,2012,31(3):23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