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车零事故,服务零投诉,出租车里“活雷锋”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宜昌市康龙出租公司雷锋车队队长王华君

2018-04-25宜昌市康龙出租公司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3期
关键词:活雷锋宜昌市宜昌

出生于秭归大山贫困家庭的王华君,1995年年仅17岁时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改变命运的信念,揣着十几元钱闯进宜昌城,成为一名城市农民工。

他做过建筑搬运工,也当过巴士售票员,在雇主的资助下学会了驾驶技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开上了梦寐以求的出租车。从此,他的人生有了绚丽的色彩!

拾金不昧100余件被誉“活雷锋”

一天晚上收班洗车时,他发现后排座位旁边门缝里有个鼓鼓的手包,便毫不犹豫地将车开到最近的派出所,找到值班民警说明情况,并现场打开手包,里面有12000元现金,7张银行卡及其他证件。民警通过包里的一张名片联系上失主,王华君又主动把包送到失主手中。失主已经准备好一个大红包,塞到王华君手里,被他婉言谢绝。

王华君开出租车19年来,安全行车150万公里,做到了行车零事故,服务零投诉。他的家庭条件不宽裕,但他对乘客遗失在车上的钱物从不动心。他拾金不昧达100余件,失物价值达35万元,接到乘客送来的感谢信、锦旗36次,被称为出租车里的“活雷锋”。

2003年5月的一天,山西大同的客人韩奇从宜昌九码头去火车站,连续拦了4辆出租车但都没有上车,焦急之中拦住了王华君的车,王华君问刚才拦车为何不坐,韩奇回答说:“他们不打表我不敢坐。”王华君打表把韩奇送到了火车站,按计价器显示价格收了5元钱。韩奇拿着车票说:“小伙子,你是个实在人,把电话号码留给我,我以后到宜昌就用你的车。”王华君腼腆地笑了笑,真诚地留下了电话号码。

两年后的一天,王华君突然接到韩奇的电话,告诉王华君他全家要来宜昌旅游,预约第二天下午3点去三峡机场接他。两年前的相遇,还被韩奇记在心里,王华君如约准时驱车去了机场。随后3天里,王华君全程陪同,充当导游,让韩奇一家在宜昌各景点游玩了个愉快。分别时,韩奇抚摸着“雷锋示范车”标志,感激地说:“宜昌是山美水美人更美,你是宜昌的一个‘活雷锋’,回去后我要好好宣传宣传。”

15 年坚持成乘客“半个亲人”

2002年,一位身高不足一米的40多岁女乘客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妇女上了王华君的车。通过攀谈,王华君得知乘客叫杨丽华,4岁时得了小儿佝偻病,落下了残疾,与父母同住的她经常要带母亲去看病。由于自己上下车动作慢,需要有人搀扶,司机常会拒载她。下车时,王华君坚持不收杨丽华的钱,还给她留下自己的电话:“大姐,以后想出门就打我的电话,保证免费送到。”

后来有一天,杨丽华外出办事回家不方便,拨打了王华君的电话。正在几公里外载客的王华君把客人送到后,马上赶去把杨丽华接回了家。杨丽华笑着说:“我本来是试试看的,没想到你真来了。”就这样,一句承诺让王华君和杨丽华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让杨丽华也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游山玩水的乐趣,王华君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驱车陪她们到附近旅游景点去看看山水,后来就连到银行去取低保金,也是王华君代办的。15年的坚持,让王华君变成了杨丽华的“半个亲人”。

2011年大年三十那天,早上7点多王华君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从广州坐飞机到宜昌,然后9点包车到兴山县高桥乡看望生病的母亲,称以前坐过王华君的车,印象特别深。接到这个电话王华君满口答应,但心很为难。爸妈都从老家赶来城里过春节,准备一家人好好吃个团年饭,如果送这位客人往返300多公里,团圆饭肯定吃不成了。老婆一听说果然坚决反对,王华君反复做老婆的思想工作,最终把乘客安全送回了家。客人母子幸福团聚后,王华君在茫茫夜色中独自一人往回赶。路边农家灯火通明,山乡处处烟花灿烂,回到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

18 字工作法引领文明风尚

2005年5月,康龙出租车公司雷锋精神示范车车队成立,邀请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宜昌市学雷锋协会会长李广佳等知名人士,开展“雷锋精神在我身边”、“司机老总面对面”、“交通事故你话我说”等座谈会,鼓励从业人员积极交流服务心得。同时,充分调动雷锋车队驾驶员的集体荣誉感,提升了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服务规范上做到“四主动”,即主动向乘客问好;主动帮助乘客开启后备箱,取放行李;主动提醒乘客带好随身物品;主动介绍宜昌风土人情。王华君被众的哥的姐推荐为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先后长达10年资助困难学生祖晴,为其交纳学费直到上大学,至今捐助金额高达1万多元。还开展了接寒门学子回家过年、情牵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系列公益活动。车队团体2007年获得“爱心集体”称号,2009年荣获“十佳文明窗口”、“工人先锋号”等美誉, 2010年5月荣获“2 009年度湖北省杰出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成为宜昌市首支荣获此殊荣的出租车集体,2012年3月又荣获学雷锋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如今,这个车队已拥有60余台车和近200名驾驶员。

2014年6月,在宜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和宜昌市出租车工会联合会的倡议下,经宜昌市交通运输局批准,成立了以王华君名字命名的“王华君出租车文明服务工作室”。王华君和部分优秀司机代表把在行车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提炼成“形象好、准备足、行车稳、服务优、助人乐、奉献美”18字的“王华君出租车文明服务工作法”,印制成大量的宣传手册,注册了王华君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并专门在宜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分局安排了日常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设备,抽调了专人在王华君工作室负责日常工作。

目前,宜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和宜昌市行业工会倡导的王华君工作法在宜昌出租车行业深入推广,宜昌出租车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践行王华君工作法,文明服务从我做起”的创建氛围,引领着宜昌出租车行业的文明风尚。

19 年践行成长为优秀党员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5天,王华君就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康龙抗震救灾志愿队” 奔赴灾区。在重灾区支援救灾,帮助摸底调查学校倒塌和学生生存等工作。面对灾区不断的余震,王华君没有退缩,如期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

王华君2007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秭归县委组织部、水田坝乡党委、宜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支持下,于2013年5月成立了中共秭归县水田坝乡宜昌城区流动党支部,他被选举为流动党支部书记。在流动党支部成立近4年中,党员从19名发展到现在的632名,王华君组织党员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筹集款项24000元,给家乡的老党员送去25床价值8000多元的羽绒被,还给贫困学生送去1万多元的书籍和体育用品,给水田坝乡福利院孤寡老人送去37套保暖内衣。

同时,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成立,王华君当选为服务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服务中心帮助秭归在宜昌打工的农民工挽回拖欠的工资及工伤赔款达1380多万元,解决矛盾纠纷41起,受到当地领导和老百姓高度赞扬。王华君还利用休息时间,对家乡特别贫困孩子走访摸底调查,并通过“英子姐姐助学网站”资助秭归贫困学生43人,筹得善款14多万元。

他还连续13年参加了宜昌市出租车行业组织的免费接送高考生活动,共计为100余名高考学子提供免费服务。2007年高考前夕,有一位叫代鹏的高考生,家住江南点军区桥边乡太平村,离葛洲坝一中考点路程远,坐车需要50分钟。得知消息后,王华君主动在考试头一天驾车到代鹏家熟悉路况。次日早上6点20分,王华君准时出现在代鹏的家门口。代鹏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给王华君打来电话说:“我将来一定要像叔叔一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猜你喜欢

活雷锋宜昌市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湖北宜昌卷
汪海,当代中国企业家中的“活雷锋”
生活中的“活雷锋”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五老”都是活雷锋——献给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活雷锋”舒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