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西省丹凤县花瓶子镇城镇建设规划问题及改造建议
2018-04-25李王博
文/李王博
一、基本情况
花瓶子镇地处丹凤县东南部,依山傍水,气候温和,高山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加之花瓶子镇地域东临武关古塞,东南接壤商南金丝峡5A级景区,南邻竹林关古镇,形成连接南北,横跨东西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决定了我镇“全域旅游攻坚的发展思路是:大力发展香菇、黄花、油菜花、菊花、黑毛驴、肉兔和天麻中药材等特色旅游产业”,创建“美丽花瓶、生态氧吧”的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形成“五纵一横”的旅游路线枢纽连接格局,即改造、新建6条旅游路线,向北由花岭到铁峪铺镇中心村、由赵湾村到铁峪铺寺底铺村,连接铁峪铺镇;向东由油房坪村到武关镇楼子村,连接武关古塞;向南由油房坪村到商南金丝峡5A文化景区;向西南由花中村直接到竹林关赵家庵村和由苏河村到竹林关镇孤山坪村,连接竹林关古镇,加强与“一区三大板块”的沟通与联系,即与商南金丝峡5A景区和竹林关古镇、武关古塞和铁峪铺镇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产业畅通、文化相通的“全域旅游攻坚战”工作发展思路,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现状及问题
(一)缺少优势旅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成熟景区
花瓶子镇地形山多沟深、土地较少、地势狭窄、无较大河湖,没有较为丰富的优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文化名人,在旅游市场竟争中处于劣势,旅游市场培育难度很大,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和行业竟争力,难以形成成熟稳定的特色景区。
(二)缺少旅游路线专线,旅游市场尚不成熟
花瓶子镇部分路段是水毁路段,通村公路仅有1条,目的地仅到油房坪村和花中村,交通较为闭塞落后,相对于绕行我镇南北的40国道和312国道的旅游线路快捷便利,无论是出行还是旅游都较为不便,发展旅游的交通条件需要改善。同时由于花瓶子镇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且人口较为分散,市场发展缓慢,旅游类服务型人才稀缺,基本的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三)旅游专款短缺,项目开展困难
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好的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较好的经济社会基础、自然人文资源及大量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和产业链,花瓶子镇依托“全域旅游攻坚战”规划的项目及任务目标,市场的开拓、产业调整、道路交通的改造新建都需要更多的资金,目前项目发展资金链得不到保障。
三、问题及改造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了国内外先进的城乡规划案例,总结了以下观点:
(一)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是长久的、系统性的工程,需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实事求是推进。中央提出50年,省、市提出10~15年,而该村要坚持因村而宜,结合村情民俗,抓住发展重点和建设难点,找推建设突破口,在尊重民意的原则下,采取先简单后困难、循序渐进、投石问路、分步推进的方式对本村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要在现有配套设施下,逐步实现道路全部通村、通组、通居民点。每自然村通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并逐步建立公共垃圾处理场所,逐步让电脑、电话等设施进入百姓家中,占领生活空间,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生产和服务,以此,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兴办龙头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生产;三是大力发展果树产业,实现蔬菜、果树万元田。
(四)以自然村为单位,科学规划,适度规模,适当超前,严格执行,分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在建设过程中,应慎重考虑,按照“五大功能区”要求进行。即:公益事业区、农田保护区、支柱产业开发区、农宅建设区、公墓区和垃圾无公害处理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五)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工程中群众占首要地位,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他们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疑问
1.认识问题。尽管广大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情很高,干劲也很大,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一是部分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央政策很明确,到了基层就脱节。二是甚至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得好不好,要看新房子建设多不多,误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建设新房子,搞居民点,忽视了生产发展。三是部分群众对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怀疑观望心理,有的认为只是刮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四是部分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定位不准,认为建设新农村是中央的大政方针,主体应由国家来搞。
2.资金制约。大部分群众收入水平有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需求缺口较大。
3.政策与法律、法规有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中心工作,但依法保护耕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所赋予的,在实际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土地不能正常流转的问题,出现政策与法律、法规不相适应,互相抵触现象。
四、规划建设建议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分析,现对花瓶子镇提出以下发展规划建议,希望能够在该镇未来的规划发展中提供参考价值: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充分发挥花瓶子镇群山环绕叠嶂之地理特色,建设“一村一景”的村庄景观,发展度假旅游项目。
(二)建设产业园,发展观光农业
建设现代化绿色农业,走观光休憩采摘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完善道路交通网
村庄与村庄之间建设合理的道路网,以便于“一村一景”的村庄景观得到很好的发挥,为当地带来好的经济增收。
(四)建设高度集聚的生态村庄
打破现有村庄人口零星分散的居住方式,建设高度集聚的现代生态宜居环境,为以后配套设施建设及服务提供便利。
五、发展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对花瓶子镇可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打造周边地区一体化的经济圈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山上主要抓好板栗、用材林的项目开发。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产量。发展村集体经济,田里倡导科技兴农,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产业格局。庭院主要培育户养千只禽、户养百头猪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专业组。市场主要发展壮大村民运输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导农民成立多种经济协会优质稻种植、家禽养殖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建议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方便村民与车辆的出行和交通运输。基本完成村内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2.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3.进一步健全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数名,使10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4.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村民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使45岁以下的村民掌握1至2项生产治富技术。
5.建议完成全村的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
6.重视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争取旅游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设立并健全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