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三微”“三态”铺筑富民路
2018-04-25胡伟
胡伟
又是一年春来到,行进在阿坝黑水河两岸,可以明显感觉到,通过旅游大发展,端起旅游业“金饭碗”的人越来越多,贫困户的日子变好了,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精神面貌也更积极向上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水县以绿色发展统领推进美丽黑水建设,取得了长效进步。2016年,为确保旅游业在扶贫领域的积极作用,黑水县以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示范村和乡村民宿达标户为契机,全力推进“微景观、微环境、微田园”“业态、文态、生态”建设,有力助推了黑水县全域旅游发展。
» 微景观、微环境、微田园联动推进
根据“沟域经济发展规划”,黑水县将县域划分为果蔬中蜂民俗沟、核桃香猪花海沟、生态农牧温泉沟、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药材藏鸡彩林沟6条沟域经济带,每条沟域经济带呈现的特点不同,发展方向和模式也不同。经过几年的发展,沟域间差异性特质不断显现,综合要素加快集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条脱贫奔康、惠民富民之路已经铺开。
沙石多乡涉及8个行政村,处于药材藏鸡彩林沟这条沟域,是黑水县旅游资源最富集的沟域,每年夏季和秋季,来这里避暑观景的人络绎不绝。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落后,景点同质化和开采砂石情况时有出现,沙石多乡始终不能打破旅游发展的瓶颈。
甲足村属于贫困村,2012年以来陆续搬迁至河坝。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全力打造旅游产业和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的整体思路”,甲足村以五彩斑斓的彩林为背景,对全村85户藏寨进行了户与户主题色彩不同的风貌改造,形成了“色彩+藏寨”的七彩村寨;同时,依托“微景观、微环境、微田园”独特的内涵,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设计了一块规模不大的小菜地,这样游客来了,可以品尝到农家原生态的新鲜蔬菜,体验到最纯朴的乡村生活。
“以前住在高半山,条件艰苦,都是靠山吃饭,现在搞起了乡村旅游,我们的家园建设得很漂亮。我也开起了农家乐和生态超市,生意很好,钱挣得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红火。”房屋紧靠公路边的三郎罗尔基一家对甲足村的现状很满意,因为旅游业兴旺,这几年走南闯北的他终于踏实安心地在家门口赚钱。
如今甲足藏寨成立了以“支部+公司+农户”为运行模式,以“七彩风景与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为定位的阿坝州七彩甲足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有45户达到公司入股标准并正式纳入公司。2017年公司共接待游客23850余人次,实现经济收入49余万元,平均每户增收2.3万元。
目前,甲足村的发展模式已在沙石多沟域得到广泛推广。在沙石多乡,八十里彩林七彩奶子沟,不仅可以看到彩林与雅麦湖水天相接、碧波如洗的美景,还可以看到极具藏区民族文化特色开放式的“吉祥营地”和长达两公里的“幻彩玛尼沟”,不仅让游客延伸游览,也给当地群众依靠土特产增收提供了稳定来源。
羊茸村全景
» 生态、文态、业态融合发展
如果说“三微”是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毛细血管”,那“三态”的合理布局与利用便是构成全域旅游的骨架。
在生态建设上,黑水县相继关闭沙石多乡沿线采砂场,全面恢复了河道生态。
以前洛喱措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砂场,为持续推进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黑水县将砂场变为一处集自然景观观光、民俗文化欣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示范点。“砂场很破坏环境,特别是风大的时候,灰尘满天。现在环境变好了,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这里玩耍。”家住洛喱措附近的列如高兴地说。
游客多了,依靠旅游致富的农牧民也赚得盆满钵满。列如家在去年10月前后的彩林季做了一个多月的生意,靠卖土特产,挣了7000多元。常年在青海开挖掘机的夏红也是如此,秋季彩林最美的时候他回到黑水县,在彩林观景点卖起了土特产。“高原地区进入秋季,租用挖掘机的频率下降,我就干脆回到家乡挣点旅游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六七百元的收入。”夏红说。
顺应旅游常态化、消费个性化、供给精准化的发展态势,黑水县对现有旅游六要素的业态体系进行了分析、调整和完善,以融合发展为动力,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系列、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展旅游覆盖领域,创造更多优质高效的旅游供给产品。
微景观“饮水思源”
在羊茸·哈德新村,40余幢小别墅呈排状分布,错落有致。随意走进一户人家,整洁的房间、全木质结构的门窗、鲜花盛开的房前小院、体现本地特色的微景观,既温馨又美化了民居环境,再加上地处彩林腹地得天独厚的优势,整个村寨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被众多外来游客誉为“康养圣地”。
“羊茸村在丰富旅游‘业态’和传承多元‘文态’方面,做足了功夫,不但设计有羊茸哈德标识,而且创作了歌曲《羊茸姑娘》。宣传旗帜、路灯也由村民自主设计,融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主题元素,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精髓。”沙石多乡副乡长兰云介绍,如今的羊茸人,早已在家门口端上了旅游发展的“金饭碗”。
通过旅游业的长足发展,黑水县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也大放光彩。按照县内有一个主导文化品牌,重点景区有一台常年性表演节目,涉旅重点乡、村有一支专门文化娱乐表演队伍的“三个一”目标,黑水县深入挖掘、整理和提炼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在“藏族民俗风情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重大节会展演,黑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蓄了力量。2017黑水县接待游客127.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3亿元。
黑水县委书记刘云建对进一步盘活全县的旅游产业作出了诠释:下一步,全县将继续依托富集的旅游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提升,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打造多点多彩的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自驾天堂精品旅游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圣洁冰山·多彩黑水”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