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优化研究

2018-04-24於红叶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运营模式连云港市优化

於红叶

摘 要: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市内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已老生常谈。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补充,在环境保护、便利出行等多方面具有优势。文章通过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及其运营模式,深入分析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系列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优化;连云港市

目前城市内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已成饱和状态,但依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缝隙,加之重化工业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给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风险。为缓解这些问题,政府寻找并落实相关利民措施,引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即是众多措施之一,数年来各地大量涌现,各具特色,而在中国,整体的水平还与欧洲相距甚远,仍需不断研究发展[1]。

1 公共自行车系统及运营模式

1.1 公共自行车系统简介

公共自行车系统一般以城市为中心进行规划、建设,由数据中心、租赁站点、自行车(含防盗锁)及相应的监控设备等组成,它主要是由政府或企业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进行布局的,根据骑行时长免费或有偿提供给有骑车需求的市民,以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1.2 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是指运营主体为实现一定的价值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国内外学者对运营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结合公共自行车系统固有特点,得出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的四因素:服务对象即系统适用于哪些人群;价值目标即系统存在的价值或目标定位;供给模式即系统以何种方式提供给客户(含政、企角色定位);管理服务即如何高效管理系统,提升服务水平。

2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

2.1 连云港市交通基本情况

目前,连云港市户籍总人口约533万人,连云港市在城市化进程化中,发展主要集中于市中心,人口和商业活动也大都集中在市中心,在上下班的人流高峰期,交通拥挤程度较大[2]。根据连云港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建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连云港市区在远期,将建立以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定制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公共自行车服务广泛、慢行接驳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但目前各项公共交通方式还未发展成熟,仍需时日以完备。

2.2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对象为12—70周岁(12—15周岁的,应在成年人监护下骑行),身高在145 cm以上,且能自如驾驭自行车的人。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目标在于在方便市民日常出行,提倡绿色出行,加强居民环保意识的同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秉持以人为中心和环保的理念,建设美好港城。此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其招标结果是连云港城投集团负责承建,连云港鑫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日常管理,连云港鹰游集团生产自行车,由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3]。

3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的问题及原因

3.1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运营以来,好评不断,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公共自行车系统属新兴公共交通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

现阶段,公共自行车站点集中于中心城区,而远离市中心的一些社区则较少机会享受这一福利。另外,有市民反映,部分市区站点没有停车位而有些站点则有车少甚至无车的情况。在港城,市民卡和IC卡双卡分开,有市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便。目前,市民要到便民服务大厅凭本人身份证办理。首次办理需200元押金和100元租金,共计300元。有部分市民因大厅离家远、办卡流程繁碎以及办理金额过高等原因没有办卡,极大地降低了使用率。

自行车基础设施不全面也是问题之一,有些位于医院、超市、菜场等人流量集中的站点,自行车道有被挤占的现象,且无专门的自行车道,和非机动车混行,给租车的市民带来极大不便,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流多时易发生事故。且有部分站点被损坏的公共自行车没有及时进行维修,闲置在租赁点,而在有些站点,甚至出现了自行车无故被捆绑在一起,无法供市民使用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使用率不高的站点问题更严重。

3.2 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中问题的原因

(1)在前期有关自行车的规划中,政府未做好布局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未对各区人流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缺乏理性的科学认识,致使在租借过程中,产生“无车可借”“无位可还”等一系列问题。连云港市未设专门的自行车车道,非机动车道也较为狭窄,电动车的广泛流行,使得骑行具有安全隐患[4]。

(2)政府将公共自行车的维修养护工作外包给鑫城旅发集团,由企业进行服务,缺乏一定的监督与管理,导致企业在维修养护方面缺乏积极性。其次,自行车的维修养护需要专业人员,企业所委派的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难以衡量是主观人员问题还是客观自行车问题。

(3)宣传力度不够,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主要通过纸媒和网媒,包括报纸、电视和微信等渠道开展大量宣传活动,但着重于使用问题,而缺乏对爱护公共产品意识的加强,正是缺乏认识,有部分市民便不加爱惜,损坏公共自行车的组件,甚至做出偷盗电缆的违法行为。

(4)天气不受人为控制的因素,露天摆放的自行车不可避免地出现天然损耗,这会增加后期维护的成本。此外,由于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我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成熟,服务系统难免出现漏洞,在使用者心里产生不良印象。

4 优化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的建議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准公共产品,服务对象为公众,因此,改进的方向为用户满意方向,同时也要顾及经济收益。

4.1 明晰政府和企业的定位

连云港市采用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这就需要市政府在规划建设等方面都考虑周全,类似人民大管家的角色。在企业在运营维护过程,需加强监管,防止偷工减料,项目推行中,要努力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同时平衡各方利益[5]。

在政府购买模式中,企业是政府意志的执行者,做好有关系统的各项工作。目前,租车的人数比例还不多,且主要是中老年人群,主要原因是不够年轻化,缺乏潮流感,在设计时可融入时尚元素,具有设计感的同时还符合人体工程学。总之,企业在寻求盈利的过程中,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4.2 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基础建设

公共自行车作为准公共产品,受众为大众,用户体验为中心,加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硬件及基础设施,完善用户的体验感受是必须的。

首先是加强技术创新,连云港市现有的系统,在车具(含锁)、网络技术以及信息终端等技术方面设计较简易,应不断引进、创新各项技术,主要有:公共自行车及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支持系统运营的通信技术以及调配自行车数量的GPS全球定位技术等。其次是加强自行车道的规划建设,根据现实的可行性考虑,连云港市政府应拓宽非机动车道。最后,应不断加强系统的升级建设,以未来发展为出发点,不断升级系统,扩大服务范围,使城乡全面铺开。同时,连云港市的城建小组应对已投用的自行车更新换代,优化用户体验。

4.3 加强公众的参与

连云港市政府应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宣传,促进公众对公共自行车的了解,可举办绿色出行日、爱护公共自行车和骑行在阳光下等宣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识,其次,应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爱护公共物品。市民作为公共自行车的用户,在安全使用和守法的同时,积极提出问题、建言献策,反映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若有其他不予或不能解决的,市民可直接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以行政手段改善问题。

4.4 改善公共自行车的管理服务

现今是注重人文关怀的时代,重视用户的体验。公共自行车系统除重视基建方面外,更需要人性化的服务,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在公共自行车系统上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树立好口碑,并能有效普及该系统。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项前期和后期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收费在所难免,但因其长期性和公共性,在收费方面应更亲民,才能保证长期正常运作。目前站点的运营时间还有所限制,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成熟,应实现24小时全天候供给,便利不同时段出门的市民。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公共产品,个人不得随意损坏,政府应制定相关赔偿处罚条例,对故意损坏自行车者进行处罚赔偿[6]。维修养护公共自行车不仅是门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企业应对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术发展迅速,企业也应及时为员工提供培训课程,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5 结语

我国各大城市响应中央号召,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城市,而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绿色城市的标配。现阶段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大力合作与支持,实现多种交通工具之间无缝接驳,打造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共赢的局面,勾勒出人与自然间完美协调的画面。

[参考文献]

[1]张昱,刘学敏,张红.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統: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发展,2013(5):74-79.

[2]马庆华.连云港城市发展演进与城市化战略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1-35.

[3]刘丽,李凌肖,姜雨.连云港市公共自行车运用情况调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8):184-185.

[4]王在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模式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9):93-97.

[5]韩慧敏,张宇,乔伟.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J].城市交通,2009(4):13-20.

[6]郑晓林.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调查—基于江苏省淮安市[J].甘肃理论学刊,2014(7):49-52.

猜你喜欢

运营模式连云港市优化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莲年有鱼》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