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打卡”,逗号放哪边
2018-04-24张旭
张旭
835路公交车马上就要驶入广安门内站了,于芳慌乱地掏出手机点开“钉钉APP”,打卡下班。关掉手机后,于芳终于安心地仰在公交车的靠背上一觉睡到家门口。于芳是一家培训机构的专职老师,每到学生放学和放假时间,是于芳工作最为繁忙的时间。白天没有课时,就在单位备课。前两年,单位领导体恤员工,只要老师们按时上好课,可以不强制坐班。可是最近半年,单位决定实施新的考勤制度,要求专职老师必须上下班按时打卡,否则按相应规定扣除工资。这个制度实施没多久,先后有七名老员工辞职。于芳绝不是那种冲动型员工,不会轻易受外界的风吹草动而辞职,但这个制度确实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困扰。
初心是好,效果变差
和别人定闹钟的时间不同,于芳要将手机的闹钟定到晚上六点。于芳说,这样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打卡。为了这点小事儿被扣工资,太不值得了。可有时,打卡的时间正是给学生讲课的时间。有好几次,于芳正在给学生讲课时,提醒下班打卡的闹钟响了。于芳马上打完卡后接着讲课,坐在一旁陪读的学生家长很不高兴,当场就斥责于芳,为何不将手机静音。于芳心里很委屈,如果因为给学生上一节课就错过了打卡时间,这边挣着工资,那边扣着工资,不是白折腾吗?与其这样,为啥还要让自己这么累呢?
一天,和于芳关系非常好的一个同事,在于芳的手机上安装了一款虚拟软件。这样一来,不用在单位,也可以定位在单位。得到这款虚拟软件,于芳如获至宝,高呼“理工男万岁”。谁知好景不长,单位发现员工用虚拟软件打卡,设置了防火墙。员工们只得乖乖回单位或在能定位到单位的地址附近打卡。刚刚平息的民愤再次被燃起。
和于芳有着同样烦恼的老员工孙丽丽忍不了了,直接推开人力资源部的门。
“你们可不可以和领导反映一下,从前我们不打卡考勤,也没耽误哪位学生的课。现在打卡了,反倒影响我们工作了。”
“影响你们什么了?是没有以前自由了吧?”HR边应付着边做着报表。
“我在这儿工作六年了,也没有打卡,也没有误过事儿。”
“您不要以为自己资历老就不服从单位的制度,新来的员工怎么对打卡没意见呢?制度是领导定的,我们只负责执行,但是我们会将您的意见转达给领导,至于领导怎么决断,那是领导的事儿。”HR继续忙着手頭的工作。
孙丽丽气得摔门而去,收拾完东西,就递交了辞职申请。于芳本想劝劝这位老同事,毕竟在一起共事了六年,但想想也实在没意思,没准下一个离职的就是自己呢。想到这里,于芳不免有些心寒。大学毕业六年,这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这里,她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工作热情,当然,正因为有这份工作,让自己有了不菲的收入。但是,在于芳看来,单位实行这样的制度,主要还是针对老员工的。老员工的课时费比新员工高,而且老员工肯定不会像新员工那样老实听话。反正用谁都是用,哪个单位不喜欢用听话而且工资低的员工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道理。毕竟像谷歌、Facebook这样具有人性化管理的互联网公司是少数,多数公司还是要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否则一不留神,公司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说到底,哪个管理者制定制度的初心不是为公司好呢?可是不结合实际情况,拍脑袋做决定,很可能给员工养生杀熟的错觉,最后好心变成了坏事。
你矛我盾,两败俱伤
站在员工的立场,于芳在职场中的遭遇的确值得同情。可是站在老板的立场上,老板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动漫公司的员工小林去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游戏开发公司工作,做动漫设计。这是小林的第一份工作,到现在快满一年了,收入待遇倒还算满意,可是有一点让小林很郁闷。这个周一,小林上班打卡又迟到了5分钟,按照公司规定,罚款50元。
小林说,她和同学在郊区租的房子,每天乘坐公交车上班,一般来讲路上要一个半小时,8点半到公司,吃个早餐,9点上班。虽然路上远了点,但因为一趟车直达,小林觉得还能接受。可是,也有堵车厉害的时候,几点能到那就没个准儿了,这个月,小林打卡迟到了三次。
“我不干了!”一气之下,小林提出辞职了,“每天都起得很早,路上堵得要死,恨不得堵了两个小时,这能怪我吗?就迟到了5分钟而已。堵在路上已经很着急了,到了公司还要扣钱,把一天的心情都搞坏了。凭啥迟到要扣钱?我下班接工作电话你给我加钱了吗?”
公司规定,迟到10分钟以内罚款50元,10分钟到30分钟罚款80元,30分钟以上计一次旷工。我们经常要加班,老板觉得加班给了加班费就理所应当加班。可是,我下了班回到家也经常接到工作电话、微信,老板还在群里布置工作任务,这就属于利用休息时间工作,为啥不给我加班费呢?
小林已经定了去泰国的机票,她对公司的HR说,累得慌,出去散散心。HR向老板汇报后,老板不理解,“你上班接私人电话、聊微信我也没扣你钱啊。”说起小林的辞职理由,老板笑得有些无可奈何:“因为打卡迟到被扣钱,就要辞职不干了,那她还找得到工作吗?哪个公司早上不要打卡?员工迟到、早退没有约束,那不乱套了?知道堵车,为何不更早点出门?如果是赶飞机,飞机会因为你堵车,晚开一分钟吗?这不是制度的问题,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
不过,李总对HR说,小林的辞职报告他暂时批了,但小林还没有来办辞职手续,他打算跟小林好好谈谈,把她找回来,毕竟她还是很有个性,工作能力也很强。
站在于芳和小林等员工的立场上,她们的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平等、个性张扬。迟到5分钟就要扣钱,不打卡就算旷工,确实不够人性化,特别是在路上堵了两个小时之后,还要被扣钱,更是让心情雪上加霜,带着这样的心情工作,效率又怎么会高呢?可是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看,制度是不会细致到照顾每一个员工的心情,只能在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地考虑一些共性的具体情况。小林和老板,一个站在员工的立场,一个站在老板的角度,两个人的理由都成立。但是碰撞到一起,就属于针尖对麦芒,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弄得两败惧伤。
管理经营,孰轻孰重
上班打卡还是不打卡,归根到底,还是在讨论管理和经营孰轻孰重的问题。当一个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所有员工每天疲于奔命的是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快速扩张市场。这时,经营一定是大于管理的。因为管理是有成本的,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果管理成本过重,必然会降低利润,拖垮公司。虽然考勤、打卡是其中的一环,但只是众多事项中的一项,并且不是最核心的。试想,一个市场经理需要马上约一个客户谈业务,可能无法回公司打卡,这时是业务重要还是打卡重要?
而当一个企业进入到稳定期后,甚至所谓的下坡路时,企业客户没有那么多或者相对比较稳定,为了扩大利润,企业要及时投入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规范内部管理。而考勤打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就被放上了台面。
尽管如此,以打卡为代表的考勤也不应放在管理的核心位置,毕竟制度需要有硬度,更需要有温度。如果管理过于严苛,必然会引起老员工的反感,认为企业过河拆桥,杯酒释兵权。长此以往,便会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员工绝不会因为公司要求打卡或不打卡,而懈怠了工作,相反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束缚的宽松工作环境,会给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任何管理制度都应“以终为始”,HR在管理和考核员工之前一定要想明白公司最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员工。比如:对一个设计策划人员,我们要的是创意;对一个销售人员,我们要的是产品销售的业绩,而不是上下班是否忘记打卡。
在电器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的张思明就向老板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建议。公司规定员工早八晚六打卡,尽管员工都认同这是作为一个员工应该遵守的制度,但是每次因为迟到或者早退而扣工资时,都会心生不快。为了让员工避开早晚高峰,张思明提议,员工可以在每天早上8:15前打卡,晚上5:45打卡,早晚各错开15分钟。权衡利弊后,老板批准了这项提议。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员工上下班高峰拥堵的问题,但是也能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确实是在管理方面用了心,即便有的员工还会因为没打卡而扣工资,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气愤难平,毕竟公司已經为此做了让步,如果再违反制度,自己也会觉得过意不去。
“打不打卡”,逗号放哪边,考验的是管理者能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水平。打,不打卡:以经营为导向,快速占领市场;打不,打卡:以管理为导向,以管理带动经营;打不打卡,不打: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上下同欲,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打卡机,无谓几点上班下班,无谓在写字楼还是soho办公,都能变效率为“笑率”。在新时代新员工浪奔浪涌的大潮中,一边是舟车劳顿、坐班制度、克扣工资的怨声载道,一边是错峰上班、弹性办公、带薪休假的人文关怀。有了人性尊重这个基本价值点,你非矛,我非盾。发乎于心,终乎于情,谁说雇主与雇员不能有诗和远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