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都是手艺人

2018-04-24

中华儿女 2018年8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精益匠人

不少媒体报道、游客也见识了日本匠人对于自己的手艺要求之苛刻,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其实,翻开历史,打开《天工开物》这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精益制造的中国就在眼前。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除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以外,赵州桥、苏州园林、丝绸、景泰蓝、青花瓷……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粹,而它们的创造者,就是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工匠,“不风魔,不成活”就是他们的职业精神。

当前,中国企业对所谓“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已是耳熟能详,只是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只注重优化企业流程、管理系统化,更关注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却恰恰忽视了精益的灵魂——工匠精神。精良产品或服务来自精良的职业锻炼和职业伦理。

我们一味高呼拥抱创新,有时候却忘记了“创旧”的必要前提,旧东西做不好做不精,何言创新?股市涨跌,人心浮动,其中不乏“工业4.0”“互联网+”等概念股。必须指出,振兴中国经济,没有匠人精神,所谓创新只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迎接工业自动化、互联网革命、产业升级换代,不能忘本,本立而道生。

“匠人精神”,宽泛而言,是指对工作、事业的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把工作或一件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信仰的追求。它并不局限于制造领域或手艺行当,而关键在“精神”二字。《匠人精神》 的作者秋山利辉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

当前,互联网时代追求速成和兑现,不少企业热衷于“上市圈钱”,不少新兴行业忙着赚快钱,抄袭模仿山寨盛行。这样如何能做到基业长青呢?“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经》论述的君子之道,也适合匠人之道,适合企业之道,对当下有启示意义。

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沉沉静气,与现代科学操作管理系统相结合,能结出先进工业文明之果。

我们相信,只要企业“敬天畏人”,敬畏每一块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善待每一位员工和客户,盈利增长和基业长青就是自然而然之事。乔布斯曾说:“从事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

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手艺人”,工匠精神体现在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上。

2015年央视播放了《大国工匠》的系列专题片。系列片里,没有领导,没有专家,只有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或“当代匠人”。没有他们,就没有火箭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高铁面世。在他们眼中,财富和地位并不重要,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才是他们的追求。

中国业已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华为,其掌舵人任正非时时提醒员工,华为能走到今天就是凭着一种坚守精神,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当我们像乌龟一样在爬的时候,中国可是四处都是鲜花,我们全当作没有看到,至今还在艰苦奋斗。”

我们坚信,在互联网时代,重提“工匠精神”并不落伍。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坚持,它能让中华文明走得更久远。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精益匠人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周克耀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厚植精益文化离不开领导干部“四先三进”
青年匠人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