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非道路国四列队bauma 展超清洁动力再扩容
2018-04-24王刚
文/本刊记者 王刚
2018 年,康明斯发动机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表现不俗,尤其是挖掘机应用十分抢眼。借助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和即将在2020 年实施的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实施,康明斯在bauma CHINA 2018 上,以8.9 升L 系列发动机作为代表,向业界揭幕康明斯全线非道路国四(CS IV)动力。
与道路用车相比,非道路设备的排放总量氮氧化物(NOx)占42.2%、颗粒物(PM)占61%。环保要求日趋苛刻,国家非道路国四阶段排放标准的实施已经紧锣密鼓地提上议事日程,这对于工程机械企业、发动机供应商以及用户来说,无疑都将是一场大考。康明斯非道路国四发动机,排量覆盖2.8 至15 升,功率46 至675 马力(34 至503 千瓦),借鉴了非道路第三、第四、第五阶段(EU Stage V)和车用第六阶段(NS VI)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特点,能够更好地提升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康明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从产品设计到制造,实现了从性能、可靠性到使用成本的最佳平衡,”康明斯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彭立新博士表示:“康明斯非道路用国四发动机,应用广泛,适应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工况的需求。”
非道路国四标准的实施,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初始购置成本的上升,也包括清洁成本和使用成本的上升。由于非道路国四对于颗粒物排放有严格要求,因此必须使用柴油颗粒捕捉(DPF),在过滤过程中要通过消耗燃油,燃烧实现再生,从而保证滤清器的畅通。与此同时,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清洗或更换,使用成本上升也是必然的。
康明斯非道路国四发动机
康明斯排放后处理,为康明斯非道路国四发动机实现低排放,提供了多种高效及可靠的排放后处理系统,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柴油颗粒捕捉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本届展会展示的排量6.7 升至15 升的康明斯发动机,所加装的排放后处理系统为柴油氧化催化器(DOC)/ 颗粒物捕捉器(DPF)/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展示的低排量康明斯发动机,采用了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并加装了柴油氧化催化器(DOC)、颗粒物捕捉器(DPF)后处理系统,该技术可使客户获得更低的综合运营成本。
DPF 对于燃烧温度的管理十分苛刻,如果温度控制不到位,极容易造成DPF 开裂、堵塞,甚至燃烧融化。康明斯在该领域通过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先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集成技术,完善的后处理热管理策略和完善的技术标准,实现了发动机和后处理的集成协同工作。截至2018 年末,康明斯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和柴油颗粒物捕捉器(DPF),已成功应用于200 多万辆汽车和非道路设备上,累计运行超70 亿小时,公里数达2645 亿公里,已累计消化了426 万吨氮氧化物(NOx)。
据康明斯相关负责人介绍,康明斯将和用户一道,通过本地化的生产供应,强大的车用平台和发动机生产量,降低非道路国四发动机的成本。此外,康明斯还将通过专业化的开发以及专业化的匹配,降低发动机整个系统的使用成本。
康明斯非道路国四发动机
当前,能源利用的多样性正在改变非道路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康明斯正在由传统的发动机供应商转型为动力供应商。康明斯承诺为客户适时地提供适合的技术,包括清洁柴油、混合动力和电动动力等。
日前,康明斯宣布与主机厂合作设
计和开发电动化小型挖掘机,装备康明斯BM4.4E 电池模块(每个4.4 千瓦时)的 3.5 吨挖掘机,设计可实现充电3 小时后,连续工作8 小时。
康明斯电动动力事业部执行总监Julie Furber 在bauma CHINA 2018 上表示,康明斯百年来专注于动力系统,是生产发动机数量最多的企业,年产发动机超过120 万台,这样的规模和服务实力,将会为电动动力业务的拓展提供持续支持和保障。随着世界各地针对包括中、小型工程设备在内的移动设备推行零排放标准,康明斯正在为客户寻求与柴油动力可靠性和性能相当甚至更佳的电动化动力解决方案。
康明斯电动动力初期开发目标着眼于叉车、小型挖掘机、码头牵引车和港口车辆等,未来在客车、卡车、非道路设备等领域都将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开发产品。
展会期间,康明斯还展示了在工程和矿业装备久负盛誉的康明斯K 系列大马力发动机和相关零部件。此外,康明斯滤清推介了全新滤清智能监测系统——FleetguardFIT,通过智能传感器和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对滤清器寿命和机油质量状况实行全面可视化监控管理。可通过一个定制化的网页端口和一个智能手机APP 来查看这些监控数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从而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综合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