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伯塔大学GALD项目跨文化培训模式分析及启示

2018-04-24翟风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阿尔伯跨文化交际

王 慧,翟风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天津 300222)

高校留学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留学生教育参与者的跨文化理论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无论是对高校留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还是留学生,接受跨文化培训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跨文化培训课程及活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阿尔伯塔大学跨文化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并对其培训效果进行实证检验。

1 GALD项目概述及跨文化培训研究缘起

阿尔伯塔大学全球学术领导力拓展(globalacademic leadership development,GALD)项目(以下简称 GALD项目),旨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管理者及教师的全球化学术领导能力。该项目包括4个子项目,本文将基于子项目之一的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进行分析。GALD项目研修为期3个月,涉及大学治理、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招生与服务、语言强化和管理学5大类共计约49门课程,同时包含34次文化体验及参观活动。项目研修人员均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的国际学生管理人员。

GALD项目跨文化培训作为研究视角基于以下几点:第一,从项目培养目标看,GALD项目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管理者及教师的全球化学术领导能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个参与主体,无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国际学生,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树立跨文化敏感意识,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化语境下提升学术领导力的应有之义,而跨文化培训恰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跨文化培训对于项目研修人员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作为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旅居者”,跨文化培训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不适感,避免跨文化冲突,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学生管理人员,跨文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敏感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日后在国际学生管理的岗位上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了参考。加强对高校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从而扩大规模,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1]。第三,阿尔伯塔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较高。截至2016年,国际学生人数约占该校学生总数的17.5%,超过40%的教授来自加拿大以外的国家。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必然要求完善的跨文化培训制度、先进的跨文化培训经验以及成熟的跨文化培训模式作为基础和保障,而这正是中国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近来,对25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的国际学生管理者跨文化培训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跨文化培训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管理教师普遍未接受过有目的、系统性和制度化的跨文化培训,针对国际学生的跨文化培训也仅在中国概况和文化等课程中有所涉及,且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

2 GALD项目跨文化培训模式及分析

跨文化培训,也有学者称之为跨文化训练,是一系列设计合理、内在连贯的培训活动,目的是提高受训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胡文仲[2]认为跨文化训练有6种方式:提供信息,分析原因,提高文化敏感,改变认知行为,体验型的训练和互动式的训练。Larry A S等[3]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动机、知识、技巧和性格4项构成要素。GALD项目既有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授,也有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还有旨在提高文化敏感,提供文化信息,改善动机和性格的课程、讲座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开设。对其中的经验、做法和特征,以跨文化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和概括,即形成了“阿尔伯塔大学GALD项目跨文化培训模式”。

2.1 GALD跨文化培训课程

为便于统计分析,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对GALD的各项课程和活动进行界定和分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是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Hofstede的价值维度)及反映价值观的语言、行为习惯、社会制度及文化禁忌的把握和运用。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的相关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GALD项目各项课程与活动可以分为直接相关、间接相关和不相关。

(1)直接相关(约占总课时数的44%)

直接相关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如“加拿大与亚洲之间的跨文化刻板印象”“移民整合”等。课程讲授过程中既涉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又设计了旨在增强跨文化敏感性的游戏和互动环节。

加拿大文化背景知识如“阿尔伯塔省政治体制”“加拿大家庭生活”和“加拿大文化探索”,参观省议会、城市档案馆和堡垒公园(加拿大最大的历史公园)等课程和活动,旨在增进对加拿大制度文化、政治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了解。

英语和管理学课程分别由10次系列课组成。英语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语言课,该课完全不涉及语言知识的讲解或语言技能的操练,而是由10个文化专题构成,每次介绍和讨论一个专题,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英语和管理学课程内容

(2)间接相关(约占总课时数的13%)

间接相关,指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不在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其课程的理论基础、方法策略或活动的部分环节涉及跨文化交际以及加拿大文化和价值观取向的内容,如“加拿大国情与国际学生服务”“图书馆管理体制”和“学生注册处架构及职能介绍”等课程均涉及加拿大人对隐私的重视以及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国际学生服务项目框架”和“新生入学教育”等课程包含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培训等内容;“南美招生策略”和“非洲及中东地区合作关系与招生”等课程也涉及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差异等内容。

(3)不相关(约占总课时数的43%)

不相关课程及活动内容包括:“大学治理结构”“大学国际化”和“协议及数据管理”等。该课程内容专门讲授专业知识,不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

2.2 GALD项目跨文化培训模式分析

(1)培训人员的国际化

跨文化培训人员的国际化是实施科学跨文化培训的基础,也是跨文化培训课程及活动得以有效设计和成功实施的前提。GALD项目负责人柳伟博士介绍,阿尔伯塔大学国际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有国际教育背景,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训练。“国际学生服务架构的制定”“加拿大与亚洲之间的跨文化刻板印象”“移民整合”“非洲、中东地区合作关系及招生”以及英语、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均能够熟练运用Hofstede的价值维度理论、U型曲线理论进行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适应,能有意识地把价值观、行为习惯等跨文化差异作为部分决策依据来制定招生策略和服务策略。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Larry A S等[3]指出,文化的世界观源自其深层结构,而构成文化深层结构的最有影响的3个社会组织是家庭、国家(社会)和宗教。家庭、国家(社会)和宗教也应是了解某种文化核心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同时运用公共社会资源进行跨文化培训还能起到提高培训效率和节约培训成本的效果。GALD项目的参观和考察活动约占总课时的46%,其中约有62%的活动涉及上述3种社会组织,且全部与跨文化培训相关(含间接相关)。其中各类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议会、市政厅、档案馆、艺术馆、博物馆和社区等)最多,家庭和教堂较少,分别占总课时数的55%和3.5%左右。

(3)课堂讲授与文化活动有机结合

以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课程及活动课时作为统计基数,课程约占53%,活动约占47%;以直接相关课程及活动课时作为统计基数,课程约占49%,活动约占51%。在跨文化培训中综合、平衡运用课堂讲授和文化活动,符合文化特性和认知规律。文化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符号性等特性,需要借助多种渠道,生动、综合地表达和传播。同时,人类感觉系统和接受信息的渠道是丰富多样的,在课堂上的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与活动中立体化、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提高跨文化培训效率和优化传播效果。

(4)培训活动时间安排合理

该跨文化培训充分考虑到学习规律和跨文化适应规律。把3个月的研修时间平均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按照课时量计算,文化活动有39%被安排在研修前期进行,9%被安排在中期,52%被安排在后期;按照活动次数计算,则有50%被安排在前期,15%被安排在中期,35%被安排在后期。文化活动频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从跨文化适应规律来看,研修初期开展大量文化活动,有助于促进跨文化适应;从学习规律来看,研修后期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消除倦怠感,提高学习兴趣。

(5)聘用相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及管理人员

GALD项目的负责人、联络人均为中国人或来自中国的移民,且授课教师中也有一定数量(约占授课教师总数的12%)的中国人或来自中国的移民。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将此理论拓展到跨文化交际领域,则可以得出:人们寻求与那些和自己有相同外表、习惯和特征的人接近[3]。相似性如果运用得不恰当,不仅会阻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而且容易导致刻板印象和民族中心主义。相似性如果能够合理地加以运用,并适当地控制接触频率,则有助于降低紧张和焦虑,消除跨文化不适及防止跨文化冲突,优化跨文化培训效果。

3 跨文化培训效果及启示

跨文化培训效果由培训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衡量。而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两个核心标准:有效性和适宜性[4]。根据这两个标准,设计了反映阿尔伯塔大学跨文化培训效果的调查问卷。面向25名研修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的研修人员经过跨文化培训,能够完全识别加拿大主流价值观,包括Hofstede的5项价值维度和多元文化主义等,仅有1人有1项价值维度识别错误。在跨文化适应方面,100%的调查对象选择基本适应或完全适应,其中选择基本适应者占32%,选择完全适应者占68%。问卷调查结果表明:GALD项目跨文化培训模式有助于促进培训人员对加拿大文化的了解,增进其跨文化适应,是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模式。由于GALD项目的研修期限仅为3个月,尚不足以经历蜜月、冲突、调试、适应的整个跨文化适应过程,另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为跨文化适应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该跨文化培训模式对于其他类别文化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者是否具有同样的培训效果不明,尚待检验。

对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启示如下。

(1)树立跨文化敏感意识

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要树立跨文化敏感意识,充分认识国际学生招生、管理、服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跨文化交际性质,自觉了解相关国家的价值维度、行为习惯、文化禁忌和思维方式,提高移情能力,克服刻板印象,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交际策略,招生策略,管理和服务策略,以保证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亲华友华人才的培养目标。

(2)加强跨文化交际培训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交流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当前,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跨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还没有起步[5]。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者的跨文化知识理论培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将跨文化培训作为国际交流工作者入职培训项目的组成部分。只有具备充分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管理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地避免触碰文化禁忌,及时消除文化冲突,在国际学生发生“文化休克”时能够准确判断和及时介入。而这些意识、能力是使国际学生对中国产生亲近感和友好感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高校成功开展国际交往和合作、推动国际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动力。

(3)科学设置文化课程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工具,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因此,课程设置要与功能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积极利用中国文化主题架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课程,鼓励在各类国际学生课程和活动中加入中国文化因素,使语言教学、专业教学与文化推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国际学生培养目标真正内化为高校国际学生培养战略,使其体现在国际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

(4)有效组织文化活动

积极利用参观博物馆、文化街和参加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等对国际学生及外籍教师开展跨文化培训,使文化活动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概况等课程有机结合,在活动设计和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认知规律和跨文化交际规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手段为跨文化培训服务。

(5)充分发挥高年级国际学生的作用

虽然中国不具备加拿大那种多元文化环境,没有丰富的移民资源可以利用,但在管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充分发挥高年级国际学生的作用。可培训来华留学经验丰富、具备一定中国文化知识、汉语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国际学生,并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激励,使他们在新生报到、住宿、校园参观等环节发挥引导和桥梁的作用。采用结对帮扶形式,引导他们向新生传授文化适应经验,利用他们与新生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心理上的接近性来降低新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帮助新生减轻或避免文化冲突,为新生的来华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4 结语

开展跨文化培训是高校国际交流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阿尔伯塔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其跨文化培训模式为国内高校开展跨文化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比阿尔伯塔大学这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国内高校无论从师资、课程还是活动等方面,跨文化培训还处在不自觉的状态。因此,对国外大学在跨文化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国内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加以改良和创新,进而推动国内高校跨文化培训的开展。国内高校应逐步建立针对留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留学生的跨文化培训体制,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设计课程、组织活动及开展管理工作,为高校国际交流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安然.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LARRY A S,RICHARD E P,EDWIN R M.跨文化交流[M].6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79-80.

[5]潘晓青,朱丽华.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培训项目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3):14-16.

猜你喜欢

阿尔伯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良 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良心
良 心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