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

2018-04-24李贺琼张小为傅贤波杨玉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综合类外科学篇幅

李贺琼 张小为 傅贤波 杨玉英 宋 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北京 100191)

被引频次是评价科技论文学术价值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论文受关注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技期刊的正向指标——高被引论文,已经受到科技期刊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已很多。零被引论文,即论文发表后一定年限未被引用,作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负向指标近年来已被关注和研究[1,2]。零被引论文的客观存在使我们不能只关注影响因子,还应重视零被引论文的表现特征[3~5]。本研究以《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对435篇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及所属机构、基金资助、篇幅和类型等进行分析,探讨零被引论文的特征,进而为编辑选稿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一般来讲,文章发表后5年为引用高峰期,我们选择《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2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在2011年发表且截止2017年7月19日未被引用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外科学综合类期刊共20种,其中6种期刊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未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收录,4种期刊收录数据不全,最终对10种期刊进行分析。10种期刊分别为《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局解手术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1.2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以CNKI为数据统计源。检索年限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精确检索刊名,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即可得到各刊零被引论文的信息。其中会议消息、征文、总目录、书评、简讯等非学术论文不在统计范围内。统计日期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19日。统计指标包括作者数量、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篇幅和类型。

2 结果

2.1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发表的论文在6年内零被引情况

表1显示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发文共3066篇,其中发文最多的是《临床麻醉学杂志》531篇,最少的是《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季刊),只有73篇。6年内零被引论文共435篇,零被引论文最多的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96篇,最少的是《中国体外循环杂志》9篇。零被引论文率为7.0%~20.0%,其中《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居首位,影响因子排第2位,最低的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表1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发表的论文及其零被引情况

2.2 零被引论文作者

2.2.1 零被引论文作者数量 从表2可以看出,署名2~5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最多,330篇,占75.9%,其中《中国内镜杂志》署名2~5位作者所占比例最高,为87.2%,其次是《临床麻醉学杂志》,为86.7%;署名1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最少,37篇,占8.5%,其中《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无署名1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

2.2.2 零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所属机构 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分别有2、1、1篇零被引论文来自国外机构。零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所属机构中,省部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所占比例最高(49.0%),其次为市级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42.3%),表明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省部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市级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占绝大多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这4种期刊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市级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比例高于省部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其余期刊正好相反。

表2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论文的作者数量情况

表3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所属机构情况

2.3 零被引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435篇零被引论文无基金所占比例最高,达87.1%,国家级基金所占比例最低,为3.9%,零被引论文无基金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国家级和省市级基金。零被引论文无基金所占比例《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最高,为96.4%,其次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为92.7%,最低为《肠外与肠内营养》,为45.4%。可见,零被引论文无基金资助占绝大多数。

表4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

2.4 零被引论文篇幅

435篇零被引论文的平均篇幅是2.3页,其中《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平均篇幅最长,为3.3页/篇,其次为《中国内镜杂志》和《外科理论与实践》,均为3.2页/篇,最短为《局解手术学杂志》,为1.7页/篇,见表5。

2.5 零被引论文类型

435篇零被引论文的类型有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和病例报告。表6显示临床研究所占比例最高,占57.9%,其次为病例报告,占22.8%。《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零被引论文中临床研究所占比例最高,为82.1%,其次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为77.3%;《临床麻醉学杂志》零被引论文中病例报告所占比例最高,为42.7%,其次为《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为25.9%。

表5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

表6 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论文的类型

3 讨论

英国学者Weale等[6]研究显示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百分比与期刊影响因子呈负相关,即零被引率越低,期刊影响因子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零被引率最高,为20.0%,但其影响因子排第2位,《局解手术学杂志》零被引率19.3%,影响因子排第3位,《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零被引率最低,为7.0%,影响因子排第4位。可见,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2011年零被引率与影响因子关系不大。论文的价值在于被引用,识别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减少低质量论文的发表对我们办好医学学报类期刊有重要作用。

3.1 零被引论文作者数量和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分析

医学论文的完成是多人合作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般来说,作者人数越多的论文越容易得到引用。本研究435篇零被引论文中,署名1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比例最低,占8.5%,这是因为发表的述评类论文往往署名为1位知名专家,这些论文更容易被引用;署名2~5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占比最高,为75.9%。一般来说,医学论文作者署名2~5位很常见,这也是署名2~5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占比最高的原因。

435篇零被引论文中,第一作者来自省部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最多,占49.0%,其次为市级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占42.3%。可见,来自省部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论文零被引现象也很普遍,期刊编辑不要对来自大医院的稿件另眼看待,论文是否录用关键看同行评议的结果。

3.2 基金对零被引论文的影响

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课题都是系列研究,参与研究者一般较多,存在作者自引,所以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零被引的比例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435篇零被引论文中,国家级基金所占比例最低,为3.9%,省市级基金所占比例为9.0%,无基金所占比例最高,达87.1%,这一结果与杨晓容等[7]的研究结果相反。陈汐敏等[8]认为论文零被引与是否有基金资助的相关性不大。基金资助论文的选题质量一般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的学术水平相对较高,被引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期刊编辑还是应该重视有基金资助的论文,但也不要“唯基金资助论文论”[9],要认真判断基金资助论文的创新性和学生性,是否存在基金乱挂等不端行为[10]。

3.3 论文篇幅对零被引论文的影响

435篇零被引论文的平均篇幅是2.3页,零被引率最低的《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的平均篇幅是2.6页,零被引率最高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的平均篇幅是2.1页,《局解手术学杂志》零被引率也很高(19.3%),平均篇幅最短,为1.7页。可见,篇幅较短的论文内容不够完善、全面,被引用的价值相对较低。一般来说,简短的论文可能是研究的初步结果或部分结果,缺乏系统性,也有部分作者为了拼凑论文将完整的论文拆分发表,降低原本的价值[11]。篇幅过长影响期刊的载文量,减少被引用的机会,篇幅过短,信息量少同样减少被引用的机会。因此,期刊编辑有必要根据期刊内容的实际情况对论文篇幅进行要求。

3.4 论文类型对零被引论文的影响

根据1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的栏目对文章类型进行分类,分为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和病例报告。435篇零被引论文中,临床研究所占比例最高(57.9%),其次为病例报告(22.8%)和基础(实验)研究(13.6%)。临床研究零被引比例高,与外科学综合类期刊所载论文主要以临床型论文为主有一定关系。病例报告不易被引用,与关注度小,论证强度低有关。对于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这2种类型的论文,期刊编辑要尽量选择研究热点、有争议或论证级别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等高质量文章,减少低水平重复发表;对贴近临床,可读性强的病例报告根据期刊实际情况刊登,减免发表毫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病例报告,尤其为了补白的病例报告应该避免。435篇零被引论文中,文献综述零被引率最低(5.7%),与魏中青[12]的研究结果一致,综述被引用较多与其反映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的最新进展、受关注度高有关。因此,多发表热点研究的文献综述,可能对增加期刊被引频次,减少零被引论文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及所属机构、基金资助、论文篇幅和类型的分析,掌握外科学综合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可以帮助期刊编辑有效识别可能存在的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多发表有实际临床意义和价值的论文,切实把好稿件质量关,促进学术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但我们也应认识到零被引是一种普遍的学术现象,零被引论文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目前仍存在种种争议和推测,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发掘。

另外,由于选择的数据库不同,可能与论文的实际被引用情况有出入,零被引论文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选择的是CNKI数据库,20种外科学综合类期刊中6种期刊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万方独家出版的,4种期刊收录数据不全,所以只能选择10种期刊,但单个数据库研究得出的结果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零被引论文的特征,对外科学综合类期刊的编辑工作有一定帮助。

1 刘学立,方红玲,周志新,等.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25-528.

2 朱梦皎,武夷山.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8):111-116.

3 孙 岩,邓 莹.中国农业科技期刊零被引(未被引)论文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12):60-63.

4 付晓霞,游苏宁,李贵存.2000~2009年中国SCI论文的零被引数据分析.科学通报,2012,57(18):1703-1710.

5 方红玲.我国5种眼科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45-948.

6 Weale AR, Bailey M, Lear PA. The level of non-citation of articles within a journals as a measure of quality: a comparison to the impact factor. BMC Med Res Medthodol,2004,4:14-21.

7 杨晓容,刘 海,冯 卫,等.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5):468-473.

8 陈汐敏,丁贵鹏, 接雅莉,等.医学学报类零被引论文特征及其下载情况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330-335.

9 郑德俊,孙 振,庄 重.期刊学术论文的被引缺失研究——以情报学期刊为例.图书馆论坛,2012,32(3):175-180.

10 杜新征,余 茜,叶文娟. 2007—2012年《水生生物学报》载文被引分析.编辑学报,2014,26(Suppl 1):S184-S188.

11 郭忆华.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094-1099.

12 魏中青.生态学期刊零被引论文分析.科技与出版,2014,33(11):81-84.

猜你喜欢

综合类外科学篇幅
Hero dog, saving the teen
Britain's“Shark House”
《医学综述》2009-2020 年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及排名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2009~2013年《医学综述》在医学综合类期刊的主要指标与排名情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