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2018-04-24周梦娣王翠翠
罗 宣,周梦娣,王翠翠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数量增长的快慢,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增长结构不合理、数量不稳定、福利分配不均以及资源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增长质量关注的焦点。矛盾的日益显现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加大福利和成果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更加公平、更加有效和更加可持续性;注重绿色发展、健康发展,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随着国家各项意见和规划的出台,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长三角的优化发展对开放内地城市和西部地区、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现有文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界定尚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因而要对经济增长质量展开研究,就需要先对其内涵进行界定。最早提出经济增长质量的是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1],他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物质生产资源变化过程的总和,以及由此而增加了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常被称为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的经济增长”。随后的库兹涅茨[2]则仅仅提到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但却没有指出具体的哪些要素。托马斯和王燕[3]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作为发展速度的补充,增长质量是构成增长进程的关键性内容,比如机会的分配、环境的可持续性、全球性风险管理以及治理结构”,并认为只有综合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三个方面才能达到经济发展质量的最大综合价值。
我国学者主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展开研究。
狭义上学者主要关注经济增长效益。武义清[4]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应包括经济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用生产率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王积业[5]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单位经济增长率所含的剩余产品是判断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刘亚建[6]将经济增长质量理解为经济增长的效率。单位经济增长率中所需投入的各类生产要素越少,则经济增长的效率越髙,经济增长质量也会越高。樊元和杨立勋[7]提出经济增长质量可以分为外在特性和内在特性两个方面。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特性是指经济增长的生产率,而外在特性是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这两种特性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赵英才和张纯洪[8]提出经济增长质量应该体现经济的效率性,低投入高产出是经济增长质量追求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考虑到环境要素的影响,重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广义上,随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经济发展质量应该是一个更加规范性的评价标准,进而从更广阔的角度提出了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彭德芬[9]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包含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质量,这些方面可以体现社会、生活以及环境等众多方面的好坏程度。钟学义[10]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表现在经济的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考察不仅要从生产率角度还要从经济波动、经济结构等方面。李变花[11]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体状况及其发展特性所做的综合评价,从增长水平、效益、结构、科技水平、环境、竞争能力、人民生活以及经济稳定八个方面概括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严红梅[12]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除了经济方面的内容也要重视环境因素,应重视环境问题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钞小静和惠康[13]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代价四个方面。李娟伟和任保平[14]则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各个方面影响因素的集合体,并从效率、稳定性、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代价、国民素质以及成果分享定义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笔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应能够综合反映经济增长结构、稳定性、效率、福利及所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的优劣程度,经济增长结构、稳定性、福利变化和成果分配是经济增长质量的固有内在意义。在转型升级背景下,经济发展应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质量应涵盖科技进步这一重要内涵。同时,随着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日益频发,资源环境代价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应该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福利和成果分配、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代价五个维度。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确定
(一)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出发,以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比性为原则,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福利和成果分配、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代价五个维度共选取了27个代表性指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结构维度三级指标中结合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增加了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在福利与成果分配维度三级指标中强调了品质消费占收入比;在科技进步维度中,用投入产出的思想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在资源环境代价维度中从固液气三废排放以及治理污染完成角度构建了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评价方法确定
1.确定权重的方法
综合现有文献来看,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权威性,主要是由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对于指标赋予权重,包括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但测量结果难免具有一些主观随意性,难以发现指标之间的联系。而客观赋权法客观性较强,不受主观因素影响,主要有均方差法、熵值赋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但客观赋权法可能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结果与现实情形相悖。本文综合考虑主客观赋权法优缺点,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均衡,使权重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客观准确性。
2.效果评价的方法
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多层次灰色关联法来对经济增长质量做出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允许以一定合理的方式运用洞察力、经验、判断等,使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又可以将研究指标数量化、层次化,符合客观情况。但是,层次分析法的缺点是:层次模型、判断矩阵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也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而灰色关联法是根据系统内部各指标间的发展态势来进行相似程度或相异程度的对比分析,从而判断指标间的关联度。灰色关联法可以较好处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和统计等问题,同时排除人为因素对指标体系的影响,使得评价分析出来的结果更为客观。两种互为补充,使得评价结果可以更加准确、灵敏。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质量测度与评价
(一)利用层次熵计算指标权重
本文是基于转型升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各指标需要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以及转型升级背景来确定。因此,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构造判断矩阵。笔者选取经信委、高校教授、企业高层等领域的45位专家发放问卷,共回收44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率为97%。
层次熵方法计算步骤为: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模糊权重,再运用多目标决策的熵技术修正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优先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其次,计算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本文采用积和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指标权重值。最后,利用信息熵修正权重向量W。最终经过熵修正的指标体系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表
(二)经验分析
1.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本文建立了4个省份3个年度27个指标的数据库,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在对数据预处理时,为了便于比较,先对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再采用均值化方法对指标数据做无纲量化处理,既可以保留指标间的变异信息,又能够准确反映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使评价结果更准确。
2.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
(1)建立灰色单层次评判模型PH。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和网络数据资源,通过相关计算,最终确定由四个省份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组成的灰色单层次评判模型,并对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处理结果如下:
为了避免出现差值为0,选取最优指标集的95%作为参考数列,得参考数列:
V2=(0.950 0.950 1.898 1.159 … 1.667 2.623)
(3)计算关联度系数。关联度系数计算公式为:
(4)确定关联度矩阵。根据前面确定的指标权重以及关联度系数矩阵V3,确定最终的基础指标关联度矩阵V4:
对于维度指标关联度的确定:先对各维度指标下的基础指标关联度进行加和,再确定参考数列,然后根据关联系数公式确定维度指标关联度矩阵,并最终确定评价结果。
3.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对2006年、2010年和2015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多层次灰色关联法分析,选取所有数据最优指标的95%作为参考序列,经过数据分析得到各省份测度结果如下:
(1)总体发展质量。各省份2015年发展质量得分高于2010年得分,且2010年的得分要高于2006年。这表明,四个省份在经过了“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发展之后,经济增长质量均有所提高。同时由2015年数据得出,经济发展质量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这与经济发展事实相符。上海市“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增幅基本相同;江苏省于“十二五”期间发展迅速,并且赶超安徽省;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发展增长幅度要高于“十二五”期间,但总体发展质量水平均始终高于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相比较于其他三个省份而言,发展略显缓慢(如表2所示)。
表2 各省份各二级指标测度结果
为了更加详细地分析四个省份之间差异的具体表现,本文对各二级指标做了更为详尽的分析。
(2)经济结构。本文对差异较明显的经济结构二级指标做了三级指标的相关比较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上海市和江苏省2006年、2010年和2015年经济结构增长幅度微小,但经济结构仍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而浙江省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短暂增长后,“十二五”又有所下降且略低于2006年。安徽省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接近于持续下降的趋势,在经济结构方面相比较于其他省份来说有所落后。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变化幅度最大,在经历了短暂增长后又回落至低于2006年的水平。上海市经过10年的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从2015年的三级指标分析来看,经济结构总分最高、最低分别是上海市和安徽省,具体差异表现在投资率、现代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和高技术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三个指标上。
表3 各省份经济结构各三级指标测度结果
(3)经济增长稳定性。四个省份在“十一五”期间均出现了短暂的回落,但在2015年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得分均高于2006年,且其中以上海市增幅最大,其余三个省份均出现了细微的增长。通过对每年度四个省份的比较,发现在2006年和2010年四个省份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基本持平,而在2015年,上海市超过了其他三个省份。这表明,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的经济增长稳定性要优于其他三个省份。
(4)福利和成果分配。在这个指标上,四个省份之间10年的浮动均不大,但都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福利和成果分配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通过对每年度四个省份的比较得出:浙江省要高于其他三个省份,安徽省则略显滞后。
(5)科技进步。在科技进步方面,以上海市发展最为显著,2015年近似于是2006年的两倍投入,其他省份也有所增加。但通过对每年度四个省份进行比较发现,上海市和安徽省在2015年和2006年均为最高和最低,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十一五”期间差距拉大,但在“十二五”之后基本持平。但浙江省与上海市的差距同样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从三级指标的比较分析中来看(如表4所示),2015年科技进步二级指标总得分最高、最低为江苏省和安徽省,除专利授权量与R&D支出之比指标外,其他三个指标安徽省均逊于江苏省。
表4 各省份科技进步各三级指标测度结果
(6)资源环境代价。为避免歧义,本文对资源环境代价的指标已做正向化处理,所得的最终数据在进行比较时,均为越大则发展质量越好。2015年和2006年相比,浙江省增幅最大,其次为安徽省、上海市和江苏省。江苏省近乎于匀速增长,但仍为最滞后的省份。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高峰后于“十二五”之后发生了回落,安徽省则基本持平。通过对每年度四个省份之间的比较发现,最高与最低即上海市与江苏省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浙江省与江苏省、安徽省之前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从三级指标的比较分析中来看(如表5所示),2015年资源环境代价二级指标总得分最高、最低为上海市和江苏省,差距具体体现在单位GDP能源消耗煤和废水排放总量这两个指标上最为明显。
表5 各省份资源与环境代价各三级指标测度结果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四个省份2006年、2010年和2015年经济发展质量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四个省份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上海市和江苏省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江苏省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科技投入的增加,带动了整体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上海市在兼顾经济发展稳定性和波动性的同时,科技投入要远远大于其他三个省份。从2015年数据来看,浙江省在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科技投入和资源环境代价上均表现良好,进而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总质量也位于第二。但在福利和成果分配方面,四个省份均没有明显增长。
第一,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环境代价。转型升级要求经济保持合理增长,同时,推动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解决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问题。节约资源并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我们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因而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省份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就以上分析而言,安徽省在资源环境代价上得分最低,各指标得分均劣于其他省份,应加大在资源环境保护上的投入,使得安徽省的经济实现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发挥科技的中坚作用。通过创新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上海市和江苏省在“十三五”期间加大科技投入成效显著,而安徽省与其他三个省份相比则略显不足。各省份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来引领经济发展,淘汰旧产能,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第三,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福利和成果分配。各省份在福利和成果分配上投入均有所不足,这对保持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和提高社会创新能力上均有不利影响。各省份需要加大对于改善福利和成果分配方面的投入,切实地将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B·D·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 陈华山,左东官,何剑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维诺德·托马斯,王燕.增长的质量[M].张绘,唐仲,林渊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 武义青.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J].管理现代化,1995,(5):32-34.
[5] 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0,(1):11-17.
[6] 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4):30-33.
[7] 樊元,杨立勋.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统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114.
[8] 赵英才,张纯洪.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27-35.
[9] 彭德芬.经济增长质量研究[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钟学义.增长方式转变与增长质量提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1] 李变花.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J].统计与决策,2004,(1):25-27.
[12] 严红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8):239-241.
[13]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75-86.
[14] 李娟伟,任保平.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5-102.
[15] 本杰明·M.弗里德曼.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M].张天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6] Kuznets,S.Economic Gr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