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
2018-04-24文/刘墉
文/刘 墉
阅读分享:“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俗话说“祸从口出”,知名华人作家、画家刘墉也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听话的人,会希望被讲话者忽略。也没有一个忽略听众的说话者,能获得好的回响!”作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刘墉的作品在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都深受华人的喜爱。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讲话呢?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能够找到答案。(特约教师: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明湖中学 张芯)
01
说话的学问真是太大了,有些话我们讲了半辈子,技术上有问题,却不能自知,甚至得罪了人,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国画大师张大千对我说,他有一次因为说错话,差点落得杀身之祸。
当时他应邀到一位军阀家里做客,早就听说大帅养了一只名犬,十分爱犬,而早就想看那只名犬的张大千,一见到大帅就兴奋地说:“我早就想到您家来拜望了!”
以为张大千是心仪自己,大帅得意地点头:“不客气!”
岂知张大千居然接着说:“我是为了来看你这只狗!”
张大千说他才讲完心就凉了半截,匆匆忙忙告退出来,直摸自己的脖子:“幸亏大帅当天情绪好,否则脑袋就搬家了!”
02
我自己也说过这种容易让人多心的话。记得有一次宴会上有人为我介绍某大学的校长,我兴奋地说:
“久仰!久仰!将来小弟如果在美国失业,一定要请您提拔!”
我说话的原意是谦虚,岂知可能引起对方反感:“敢情我这里是收容所?没地方要你,你才到我学校来?”
所以有一天我真希望到那学校教书,他八成不会聘我!
03
懂得讲话技巧的人,能把一句原本并不十分中听的话,说得让人觉得舒服。
譬如有一位官员,对事事请示的部属不太满意,但是他并不直截了当地命令大家分层负责,而改成在开会时说:“我不是每样事情都专精,所以今后签公文时,大家不要问我该怎么做,而改成建议我怎么做!”
还有一位曾在外事部门任职的主管,当他要属下到他办公室时,从来不说:“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而讲:“我在办公室等您!”
这两个人,都是巧妙地把自己的位置,由“主位”改成“宾位”,由真正的主动变成被动,当然也就容易赢得属下的好感,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觉得是自己做主,而非听命办事啊!
04
最高明的,要算是那懂得既为自己“造势”,又能为对方造势的人了,我曾经听过一位被派往美国的专员在临行酒宴上讲的一段话,真是妙极了!他说:“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过人之才,不可能在纽约担任工作,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而我,没有什么过人之才,凭什么能一做就是十几年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我靠了你们这些朋友!”
多漂亮的话啊!不过一百字之间,连续三个转折,是既有自负,又见谦虚,最后却把一切归功于朋友,怎不令人喝彩呢?
说了这许多,如果问我到底该怎样讲话,我却很难回答,但研究了这么多年,可以想到一个原则,就是:
除了为自己想,更为对方想,谈好事,把重心放在对方身上;要责备,先把箭头指向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当你发表自己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别人。
因为没有一个听话的人,会希望被讲话者忽略。也没有一个忽略听众的说话者,能获得好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