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分类精准扶持乡村振兴人才

2018-04-24

杭州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农生态农业职业技能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应革新/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为适应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不断吸引新人尤其是青年人进入农业、农村领域,解决“谁来引领、谁来做”的问题。

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人才范围不应局限于农村从事传统产业及行业,而应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树立大的人才观来划分。从人员类别上可以分为行业领军型人才、创新性科技人才(农创客)、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从行业类别上可以分为新型职业农民、新产业新业态的经营管理者、创意设计、营销人才等。

针对群体特点分类培训

一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完成义务教育后的青年农民进行分业教育,对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各级财政应安排补助,鼓励免费参加包括科学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在内的职业技能教育。实施个性化的专业培养,引导他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营销技能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改变他们保守陈旧的农业观念,成功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

针对外出务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及退役军人普遍存在职业技能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学历低等问题,农民大学、农广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这两类群体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及管理水平。

二是农业技能培训与导师制培训相结合。在鼓励务农大学生免费参加各种相关培训的同时,采取“面对面、一对一”培育指导方式为大学生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免费指导。采用“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方式,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开展名师带高徒结对帮培活动。务农大学生与产业带头人开展结对帮培,签订帮培协议,采取“面对面、一对一”培育指导,建立稳定的师徒关系。通过采取办班讲课、实地指导、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技术、信息、品种、项目上给予帮扶。

三是加强对“新农人”培训。新农人虽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但与农业产业融合是他们的短板。因此对新农人培训的重点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技术、管理培训,应围绕互联网与农业融合中的智能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乡村旅游管理培训、现代生态农业管理培训等内容展开。此外,还应注重对新农人进行国家及各地有关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相关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的培训。

政策上精准扶持

要想方设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农村发展后继有人,在政策上就要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精准扶持。建议尽早出台较为详细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从广度、深度上划分不同类型进行扶持。

一是以优惠政策及项目支持形式吸引领军人才。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具有市场意识、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的能人回流农业、农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要从经营场所、生活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确保引得来、留得住。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引导投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能人带动和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提供支持。

二是搭建青年创业发展平台。建立起一套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职业认证体系,让符合这些规范与条件的青年农民,获得应有的职业荣誉。积极引导青年人领办、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青年创业导师团队,为青年合作社提供有效扶持。推动青年示范社进入全省百强社行列,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扶持。

支持地方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创新示范点活动,创建农民创新园区,搭建农民网上创业平台。设立县域电商创业孵化园区,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和培训、信贷、加工仓储物流的配套支持,让更多青年想创业、能创业。鼓励青年人才参与和支持乡村治理工作,引导他们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特别重视新农人的作用。把新农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纳入国家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行动中,并把新农人列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培育计划,允许他们承担政府相关生态农业项目,让其享受到针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优惠等。

三是出台针对乡村振兴人才的贷款、保险支持政策,为进入农业农村领域的人才提供特别帮助。新职业农民大多数资源有限且处理风险的经验不足,他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为获取盈利所需的最低规模的土地、资本及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对土地和资本设备需求将产生巨额的负债,这对新职业农民而言是一个巨大障碍。为此发达国家从贷款、农业保险、土地流转、培训计划等多方面对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建议可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针对农村人才的贷款、保险支持政策,提供与城镇职工相等的医疗养老保险。同时制定长期培养计划,扶持青年人才尽快成长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重塑乡村文化

要为青年人才在农村创业提供良好的精神家园。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性下,乡村文化日渐没落。在这一过程中固然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在起作用,但是也与教育、社会宣传、舆论导向密不可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使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被逐渐淡忘和遗弃。最终,年轻人失去了对乡村出身的自信,失去了在乡村生活的自信。因此,应重建乡村文化,重新塑造村文化的魅力,找回乡村文化的自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推动者。

猜你喜欢

新农生态农业职业技能
“新农人”直播 带火农产品销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奋进新时代 一起向未来 “农行杯”第六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活动圆满落幕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给奶奶拍时尚大片的“抖音新农人”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