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明星文物”赏析与解读
2018-04-23熊艳燕
熊艳燕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了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进行陈展提升,此次改陈注重用文物的语言表达历史,发挥文物的原始感染力,让文物活起来,从馆藏3667件文物中筛选出了407件文物展出,其中151件文物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2017年7月28日,焕然一新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观众慕名而来争睹文物风采,革命类纪念馆以收藏纸质文物为多.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却收藏了一批光彩夺目,构图新颖的瓷器和一件精美漆器,观众驻足观看后啧啧赞叹,称他们是馆内的“明星文物”。“明星文物”一看就知不是寻常人家的物品,他们为什么出现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呢?他们背后有什么离奇又感人的故事呢?
一、“明星文物”介绍与赏析
被称为“明星文物”的均为国家二级文物,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供观赏用品两类,是南昌起义时贺龙元帅曾经使用过的。
(一)青花瓷笔洗
此笔洗为扁圆形.外圈表面有云彩和蝙蝠花纹.内底有游鱼戏水图案,造型古朴,胎质自润,青料色雅带灰。底座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识,双圈,楷书笔画苍劲有力、字体端庄工整,字与字间隔较大,成上下排列各三个字,以青花钻料书写,青花成色纯正,深沉于釉面之下。腹径11.5、口径8.2、底径7.6、高3.8厘米,重155克,1957年由刘屏庚捐献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但可惜有些残缺,在其内底还留有一块黄色癍渍挥之不去(封二,图一)。
(二)绿地五彩牡丹风鸟纹长颈瓶
此花瓶为通体翠绿色釉为底,红、青、黄、紫五彩搭配,长颈,呈蒜头状,底部为球形,浑圆饱满,器性中等偏大。瓶上绘有凤鸟牡丹花卉图,凤鸟大小不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牡丹团花盛开,枝荣叶茂,五色搭配和谐,华贵热烈,整个画面绘工细致,生动传神,寓意吉祥,瓶底有“大清康熙年制”蓝色款识。口径8.0、腹径24.0、高46.5、颈高22.0、外底径14.7、内底径12.9厘米,重3.5公斤,整体完好稍有磨损残缺(封二。图二)。1957年由刘屏庚捐献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三)粉彩镂空花卉纹瓷皮灯(一对)
此灯呈六角瓜棱形,有灯罩和灯座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灯罩,粉彩镂空花,齿边缘;下部分为灯座,底座为外扒式。底座有“居仁堂制”印款。整座瓷灯上大下小,中间由圆柱相连接,内空用以插蜡烛照明。整个器形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玲珑轻巧,是民国瓷器中的精品。口径12.7、腹径17.0、底径11.0、高30.7、重1.9公斤;灯罩上方有残缺(封二,图三)。1957年由刘屏庚捐献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四)木胎漆器描金山水纹带座梅瓶
此瓶口细颈短,肩极宽薄,小足大胸。口径6.3、腹径11.4、底径10.4、高25.5厘米,为木质,瓶部为黑色,通体朱漆为地,在其表面用金色描绘山水人物图,山依翠缕,亭台楼阁,婆娑树影间,掩映人物三两个,虚实结合,将山水、人物朦胧的展现出来,其构图简约,整体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工艺精湛,光彩照人,保存完好(封二,图四)。1957年由刘屏庚捐献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五)膏花釉里红葡萄纹带盖茶杯
这个茶具呈圆碗形,通体白釉,青花描绘葡萄叶,釉里红描绘出少量葡萄,叶、藤、葡萄巧妙的布局在一直小杯上,整体素雅清丽,自然流畅,令人爱不释手。碗托呈荷叶形,与碗盖都镶有同样元素的图案,浑然一体。碗高6.7、碗口径10.7、碗底径4.8厘米;托盘高3.4、托盘口径11.3、托盘凹直径5.8、托盘底径4.5厘米;盖直径9.6、盖扶手直径3.9、盖高3.1厘米;杯口径10.6、杯底径4.8、杯高7.0厘米;底托口径11.3、底托凹直5.8、底托底径4.8、底托高3.5厘米。有残缺(封二,图五)。1957年由刘屏庚捐献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六)釉上描金花卉纹托杯
该杯呈圆碗形,碗托呈盘形。碗通体施白釉,口边沿有一圈一厘米左右黑底红花绿叶图案,并镶有金边。碗高8.0、口径9.9、底径5.0厘米;托盘高2.4、口径15.6、底径7.3厘米。有残缺(封二,图六)。1957年由刘屏庚捐献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二、贺龙铁心跟党走的见证
南昌起义时,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他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任二十军军长,位居高职,手上兵力七八千,享受高官厚禄,生活富裕讲究,但贺龙本身出生贫苦农民,穷人的痛苦他知道的很深,参加革命只为救国救民,在国民政府里,虽有钱有权但心中痛苦异常,他深切的体会到国民党的政策没有出路,尽是军阀政客政权的夺利,腐化堕落,感觉个人没有政治出路,军队没有出路,另一方面,贺龙又看到了共产党的主张好,有办法,能救中国,心中燃起了曙光,所以,南昌起义前夕,国民党各方势力拉拢他时,他都严词拒绝。相反,贺龙和共产党保持着真诚合作的态度,当1927年7月23日,谭平山将起义方案告诉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时,他激动万分,表示同意参加南昌起义,7月28日,南昌起义最高领导前委书记周恩来会见贺龙并征求意见时,贺龙再次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共产党要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经过南昌起义的洗礼,贺龙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
“明星文物”就是贺龙铁心跟党走的见证,南昌起义前,这批有些奢侈的生活用品,跟随贺龙南征北战伴其左右,南昌起义之后,贺龙一件不留,把他们全部捐献出来了,表示向过去的荣华富贵告别,摆脱奢靡旧生活重新开始,要让自己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士兵们一起同甘共苦。南昌起义是贺龙革命生涯的分水岭,不久,贺龙成为一名“什么也没有了”的共产党员,他将自已一切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1月16日,贺龙元帅又回到了南昌,参观了复原后的贺龙指挥部,见到了这批他曾經使用的物品,在回忆自己入党经过时,他说:“有人说我要求人党有几百次,那是假的,但十几次是有的,由于我是军阀入党特别难,党要考验我,始终没有批准我的要求,最后还是在南下的路上,在瑞金绵江中学,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寄托了牧师的八一情缘
“明星文物”得以和观众们见面,不得不提到一位爱国牧师,他的名字叫刘屏庚。他与贺龙有着一段八一情缘,是他将这批文物珍藏30年后,捐给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起义时,贺龙将他的指挥部设在中华圣公会所开办的宏道中学内,刘屏庚任南昌圣公会会长(即牧师),并兼任宏道中学校长,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将两位看似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刘屏庚会长在《回忆贺龙同志在圣公会的日子》一文中提到:“1927年7月15、16日左右,有二位部队先遣人员向我借用房屋(即南昌中华圣公会会址),我因学校已放假,就答应除礼堂外将全部宿舍借用,贺将军到达南昌的日期约在七月24号下午,在八月五号凌晨出发离省,先后住了将近二个星期。在他来时,我见过他,在他走时我也送过他,其他时间也曾会晤过几次,我感到他身体健壮,精神饱满,待人接物亲切和蔼。部队离开南昌时,我在半夜得到他的通知说要找我。去时他向我道歉说:‘我们在这里打扰了你,并要我在他未走之前检查一下,看看东西有无损失,以便他代我及时处理。最后,贺将军将自己的一些日用品都放下,他指给我看,在一间房子的角落下放了一些东西,他说如果我不怕什么麻烦,这些东西可以送给我作为纪念。”
从文中可知,南昌起义胜利后,贺龙将这些日用品全部送给了刘屏庚,那么这批日用品又是如何辗转到八一馆的呢?同样是在《回忆贺龙同志在圣公会的日子》一文中,刘屏庚提到“我当时告诉他,愿意为他保留这些东西并祝他一路平安,早日能回南昌”。刘牧师信守诺言,一直妥善保管这批物品,50年代,为了恢复八一南昌起义革命旧址,作为南昌起义的见证人,他曾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又清楚贺龙指挥部的情况,所以党把复原贺龙指挥部旧址的任务交给他,他欣然接受任务,不辞辛劳,身体力行,拖着带病的身体,积极寻找当年贺龙和起义军使用过的的文物,还将贺龙当年送给自己的物品全部捐出。在他的帮助下,贺龙指挥部恢复了当时的原貌,圆满完成任务,贺龙送给刘屏庚的物品也得以在贺龙指挥部旧址内展示。
90年代,贺龙送给刘屏庚的物品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其中九件(套)被鑒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为了妥善保管,这九件(套)文物被收藏进库房不再对外展示,直到2017年7月28日,为配合陈展需要,又精心挑选出其中的六件(套)再次和观众见面,展出后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为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明星文物”。
90年前的那一声枪响,依旧在南昌城内回荡,八一馆内的“明星文物”再次和观众见面依旧熠熠生辉,它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讲述了贺龙元帅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故事,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寄托了一位爱国牧师朴实的八一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