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待泾清代船舫遗址试掘简报
2018-04-23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部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部
待泾遗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西南约6公里,东距枫泾镇约14公里。遗址位于待泾村蒋泾中心路东约150米的位置,周边水网密布、河荡相连,地势平缓,地理坐标为北纬30°5326.7”、东经121°76.8”(图一)。2016年3月至5月,经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金山区博物馆联合进行抢救性勘探与试掘,基本了解遗址的结构。现将遗址试掘收获报告如下。
一、遗址的发现
2016年3月初,我中心获悉金山区待泾村发现居民区河道表面竖立南北两排7根石柱,可能是一处与水下文化遗产相关遗迹。经现场查勘,发现地表竖立石柱的地下结构被河道淹没,结合金山区文物部门和当地居民的介绍,初步判断该遗迹可能是清代建筑遗址。因当地正在进行河道改造工程,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经市局批准后,我中心联合金山区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勘探与试掘,目的是了解遗迹的分布范围、地层堆积和船舫遗址的结构。
为搞清遗址分布范围,首先以石柱为中心,对遗址进行勘探。勘探按石柱走向布南北向12排,东西向20列2x2米梅花探孔进行钻探.勘探面积约480平方米。勘探明确遗址核心区域约200平方米,历史河道基本与现代河道重叠,呈东西向,纵面呈梯形。
明确遗址范围后,我们对遗址进行了部分清理,并试掘了遗址核心区。试掘以遗址西南角西约6米处为原点,按地表石柱走向布5x5米探方8个,布方面积200平方米,编号为2016JDT1~T8,实际清理面积115平方米(图二)。试掘清理现代石灰坑3个,船舫遗址1处。
二、地层堆积情况
遗址的地层堆积简单,大体上可分为4层。现以T3、T4西壁为例介绍如下(图三):
第①层为现代垃圾和垫土层,分布于整个遗址,可再分为a、b层。
①a层:黄褐色土,厚0.08~0.12米。土质疏松,内含炭粒,出土少量青花瓷片和碎瓦片。该层为现代垃圾层。
①b层:黄褐色土.距地表深0.08-0.12米、厚0.27-0.35米。土质较为紧密,内含少量炭粒,出土大量青花瓷片和少量碎瓦片,该层为垫土层。
第②层:灰褐色土,距地表深0.38-0.42米、厚0.31-0.35米。土质较细腻疏松,内含少量碳粒,出土有青花瓷片、金属器、砖瓦等建筑构件。
第③层为瓦砾和木炭堆积.主要分布于T1-T6内,可再划分为a、b层:
③a层:灰褐色土.距地表深0.65-0.77米、厚0.08-0.19米。土质较为疏松,内含少量黑色碳粒。出土大量长方砖、青花瓷片、铁钉等遗物。该层为瓦砾堆积层。
③b层:深灰褐色土,距地表深0.77-0.92米,厚0.35-0.46米。土质略紧密,含少量木炭块。出土少量青花瓷片。
第④层:灰褐色土层,距地表深1.03-1.26米,厚0.15-0.38米。土质较细腻疏松,包含少量碳粒。出土少量青花瓷片、瓦片。
第④层以下浅灰色淤泥,被驳岸基础的木桩打破。
三、船舫遗迹
船舫遗迹编号K4,北偏东10°,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7.65米、南北宽4.75-5米,面积近90平方米,地层堆积与遗址地层堆积相同。主体由石柱8根、驳岸1道和台阶2处组成。
石柱遗址地面竖立7根石柱,南排3根,北排4根,呈南北对称分布。北侧一排石柱由东向西编号Z1至Z4.北侧一排石柱略向南倾斜:南侧一排由西向东编号Z5至Z7,南侧一排石柱略向北倾斜,Z7向北倾斜比较严重;T5、T6内一根倒塌的石柱,形制与其他7根石柱相同,原竖立的位置应与北排最东侧石柱对应,编号Z8。
石柱均为截面近正方形的条石。石柱四棱上有采石时留下的长方形小凹槽。石柱南北向两相对应的内面和东西向两相对应的侧面.均有人工雕凿的长方形和L形凹槽(图版一),可用木材卡入槽内,起到连接石柱、加强船舫牢固程度的作用。石柱顶部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顶面南北向均呈“燕形”槽(图版二),用以承架木梁。石柱Z1-Z5地面以下与驳岸堆砌在一起,作为驳岸的一部分,驳岸对石柱起着固定作用。南侧一排石柱Z5-Z8地表以下无石砌驳岸。
南北两排石柱相距3.75至4米,东西每列石柱间距约3.05米,总长10.35米。8根石柱的全长3.5-4.5米,高于地面2.5米,另有1-2米位于地面之下,边長约0.3米。其中z1南侧2个长方形凹槽,长8~10厘米,宽4-5厘米,深2-4厘米,西侧L形凹槽1个,长10-15厘米,凹槽上端宽4-5厘米,下端宽10-12厘米,深2-4厘米。
驳岸位于T1、T2、T4、T6和T8内,由长方形条石砌筑而成的整形式直驳岸。驳岸依河道大体呈东西向营建,有北、西、南三段,呈曲尺形。
驳岸由基础、墙体、盖顶三部分组成。堆砌驳岸的条石大都形制规整,共7层,顶层和底层条石较薄,中间5层条石较厚。每层条石错缝堆砌,使用黄褐色黏泥勾缝。底层石条下有木桩间隔约10厘米打入河道底部淤泥层,作为驳岸基础。除西侧驳岸Z1、Z2间第1、2层条石已不复存在外.驳岸整体保存完好。西侧和北侧驳岸处有石台阶通向地面。
驳岸东西总长17.65米。北侧驳岸长15.6米,西侧驳岸长4.5米,南侧驳岸长2米。以北侧驳岸为例,顶层条石长50-90厘米,宽20-30厘米,厚15厘米;底层条石长50-95厘米,厚15厘米;中间5层条石长60-100厘米,宽25厘米,厚30厘米。
台阶2处
TJ1单落水式河埠。位于试掘区东北角T6、T8内,北侧驳岸靠近z1处。台阶共10层,整体上东高西低。台阶南侧为长方形条石堆砌而成的石壁,建造方式与驳岸相同。台阶由条石铺砌而成,顶层台阶与驳岸顶层条石基本平齐,底层台阶与驳岸底层平齐。每级台阶底部前端或直接压于下一级顶面边缘处,或压于下一级顶面上。台阶南侧石壁顶层条石表面刻有圆圈,内有牛鼻孔,可供拴系船舶。台阶最高三级略错位,靠近地表的条石有移位现象,已被扰动;最底层台阶被倒塌的z8叠压(图版三)。
东西长3.5米、南北宽1.5米、高差1.35米,台阶逐级升高约10-17.5厘米。条石较规整,长125-150厘米、宽30-40厘米、厚13-15厘米。南侧石壁圆圈直径20厘米。
TJ2位于T2西驳岸Z4与Z5之间,由不规则石块堆砌而成的台阶连接地面,供上下船使用。台阶现存3级,西高东低,上一级压于下一级边缘处,修建方式与TJ1相同。台阶与地面相接处,三面围砌2层条石,与地面平齐(图版四)。
东西长1.05米、南北宽0.75米、高差0.75米。台阶条石东西长均为75厘米,宽25-30厘米,高22-27.5厘米。三面围砌的条石,高35厘米,宽20-25厘米。
通过试掘了解Z1至Z8根石柱围成了一个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0.35米、南北宽4.75米的船舫舫室。船舫建造之前,先在驳岸和台阶底部打桩入河岸淤积层,然后在木桩上错缝堆砌条石,条石间用黏泥勾缝。靠驳岸一侧石柱部分嵌入驳岸,其上刻有凹槽,既可以嵌入木材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又能够搭建房顶。船只可由东部河道驶入,停于船舫中,船客及船夫可由东西两侧石台阶上岸。北驳岸台阶TJ1还可供居民日常汲水、洗衣。
四、出土遗物
此次试掘清理出遗物348件,其中K4中清理出253件,以砖瓦类建筑构件,陶瓷器、金属器等生活用品为主。现将主要出土遗物介绍如下:
(一)建筑构件
1.砖57块,大多数发现于K4③层中。均为长方形,泥质灰陶,部分砖表面呈黑色,有火烧的痕迹。砖有四种规格:16x7x3.5厘米、18x8x4.5厘米、20x12x1.8厘米、28x16x4.5厘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长18厘米和20厘米规格的两类,占半数以上。
2.瓦8件,均发现于K4③层中。泥质灰陶,素凸面,平面呈梯形,侧面弧形。
3.滴水5件,均为泥质灰陶,器型相同。
K4②:24凤凰寿字滴水,泥质灰陶,厚薄不均匀。模压双凤朝寿纹,寿字纹居中,两凤朝向寿字。纹饰工整,压印纹饰清晰。残长14.5厘米,残高10.5厘米,厚1.2-2厘米。(图五:1;图版五)
(二)生活用具
1.陶瓷器清理出土陶瓷器144件,大体上可以分为青花瓷器、单色釉瓷器和釉陶器三大类,其中青花瓷器数量最多。
(1)青花瓷器数量较多。主要为碗、盘,也有瓶、匙、罐、鸟食罐等器型。胎釉差异很大,大多数烧制较粗,器型不甚规整。纹饰以写意的折枝花卉纹、折枝茶花纹为主,也有寿字纹、蝙蝠纹、波浪纹等。
碗K4①:21,残,侈口,斜壁,鼓腹,内壁随外壁弧,碗心涩圈。底足足墙外墙较直、内墙外倾,足高较高,足壁较厚,挖足较深,底面稍凸。器物内外壁均绘青花装饰,内壁口沿下绘1道弦纹、腹部绘2道弦纹,碗心涩圈无装饰;外壁口沿下及足腹转折处各饰2道青花弦纹.上下弦纹之间为主体纹饰折枝花卉纹,纹饰残损较大,腹底绘变形莲瓣边饰,足墙上端绘1道青花弦纹.主体纹饰勾边填彩,青花发色较灰暗。器物通体罩透明釉,釉色泛青灰,施釉到底。露胎处胎体灰白,烧结度较高;底面残损较大,落青花款、款识不可辩。口径14.4厘米,高6.6厘米,足径5.8厘米(图五:2;图版六)。
K4②:9,残,侈口,斜弧壁,腹部轉折,内壁随外壁弧,碗心涩圈。底足足墙外墙内收、内墙外倾,足高较高,足壁较厚,挖足较深,底面乳突。仅外壁绘青花折枝植物装饰.纹饰残损较大:足墙绘2道青花弦纹,青花发色灰暗浅淡。通体罩透明釉,釉面多有针眼,釉色泛青灰,施釉到底。露胎处胎体泛灰,烧结度较高;底面釉底、无款识。器形规整,胎釉纹饰均不佳。口径13厘米,高5.45厘米,足径6.1厘米(图五:3:图版七)。
盘K4①:1,残,广口,斜壁渐收,盘心较平,底足外墙内收,内墙较直,底心平。器物通体施透明釉,釉色莹润闪青灰,露胎处胎体较白,烧结度较高。盘内沿绘一圈青花弦纹,盘心绘青花白描缠枝菊花纹,纹饰较为完整:外壁口沿及腹底转折处各绘一圈青花弦纹,壁上绘单个青花简笔装饰,足上绘一圈弦纹,青花发色蓝中闪灰,绘制工整流畅;底面落青花方框篆书款。口径14厘米,高2.4厘米,足径7.7厘米(图五:4:图版八)。
K4②:40,残,敞口,弧壁,鼓腹渐收,内壁随外壁弧,底足足墙内收,挖足较深,底面弧凸。器物内外壁均绘青花装饰,内壁口沿下及腹底各绘2青花圈弦纹.以上下弦纹为界纹饰分为壁上纹饰和盘心纹饰2层,壁上实笔青花梵文寿字纹分上下3列绕壁一周,纹饰较为齐整,盘心勾边填色绘青花“寿”字,纹饰残损较大.外壁口沿下绘2圈青花弦纹,足腹转折处绘1圈青花弦纹,壁上绘简笔花卉纹,纹饰较简单,青花发色蓝中带灰、无晕散。器物通体罩透明釉,釉质莹润,釉色泛青灰,施釉到底,釉线齐整。露胎处胎体灰白,烧结度高;底面绘青花双圈、无款识。口径20厘米,高6.6厘米,足径12.2厘米(图五:5;图版九)。
K4②:37,残,广口,斜壁,腹微鼓,盘心较平,底足足墙内收,底心较平。器物通体施透明釉,釉色莹润闪青,露胎处胎体较白,烧结度较高。盘内外壁均青花装饰,内部分3层满饰茶花纹;外壁绘折枝茶花装饰,青花发色蓝中带灰,线条生动,花纹晕散;底面釉底,青花双圈内落方框“桂”字款。口径17.1厘米,高3厘米,足径10.6厘米(图五:6;图版一0)。
瓶K4③:43,口沿残,整体呈扁平状,前后2面平、略向中间拱起,侧壁弧形渐收、边沿呈圆棱起伏,束足,足墙外倾,平底、面呈扁圆形。器物前后2面边沿饰3层菱花.花内一面落青花楷书“诵芬堂雷”四字竖排款,另一面落青花楷书“姑赫阊门内天库前”两列八字竖排款。器物通体罩白釉,露胎处胎体洁白。底面涩胎无釉。残高4.3厘米,足径2厘米(图五:7:图版一一、一二)。
(2)单色釉瓷器数量较少。以白釉、豆青釉为主。器型以小碗为主,也有罐、碗、盘、盒和瓶等。
白釉小碗K4③:35,残,侈口,斜壁,鼓腹渐收,内壁随外壁弧,盅心弧,矮足,足墙外墙稍内收、内墙外倾,底面平。器物素面无纹饰,通体罩白釉,釉面轻薄光亮,露胎处胎体洁白。底面无款识。口径8.5厘米,高3.9厘米,足径4.1厘米(图五:8;图版一三)。
罐K4①:70,残,直口,直颈,丰肩,弧壁,平底。外壁通体起伏细棱装饰,肩部有双系,内壁光滑无棱。通体罩白釉,釉质洁白莹润,胎体轻薄,露胎处胎质洁白细腻,烧结度高;底面满釉,底边有细小支钉支烧痕。器形规整,胎釉品质高,细棱装饰优美。口径4.5厘米,高9.4厘米,足径6.9厘米(图五:9;图版一四)。
豆青釉碗K4④:23,敞口,斜壁,鼓腹,内壁随外壁弧,高度不高。底足足墙内收,足高较高,挖足较深,底面稍乳突。素面无装饰,外壁罩青白釉、釉面透亮有积釉,内壁及底面罩透明釉,施釉到足沿、釉线整齐。露胎处胎体较白,烧结度高;底面落青花花押款,青花发色暗,残损较大。口径16.6厘米,高5.6厘米,足径6.5厘米(图五:10;图版一五)。
霁蓝釉小瓶K4②:32,颈部以上残损,整体器型呈扁平状,前后2面平弧,侧壁弧,束足,足墙外倾,平底、底面呈扁圆形。器物仅外部罩一层蓝釉,釉色较深带乳浊感,纹饰部分呈浅色较为清晰,施釉到足沿,露胎处胎体较白。器物前后2面均印纹饰,纹饰分3层,颈部及腹底各印一层变形莲瓣纹,以上下纹饰为界中部印缠枝朵花纹。底面涩胎无釉,无款识。残高3.85厘米,直径2.75厘米,厚度1。65厘米,足径(长边)2.1厘米、(短边)1.65厘米(图五:11:图版一六)。
(3)釉陶器9件。器型多为罐、器盖,器表施酱釉。纹饰以动物纹为主,有麒麟纹、龙纹等。
器盖K4③:37,残,子母口,宽沿,盖面平、中间稍弧凸,顶部有圆形孔洞,器高较矮。盖面印出凹凸纹饰,纹饰分为边饰秕谷纹和中心麒麟纹2层,以弦纹隔断。表面施酱釉,施釉较薄且不均匀,纹饰周围有积釉痕。胎体较为粗糙,呈土黄色,盖里面有陶拍压印痕迹。直径12.4厘米,高1.4厘米,口径10.2厘米(图五:11:图版一七)。
罐K4②:52,残,折沿、瓶口、束颈,弧壁渐收,内壁随外壁弧,外壁与足墙相连,挖足较深,底面平。器物内壁素面,仅外壁上半部环壁印3组行龙逐日纹,行龙长须伸爪,较为生动。印花部分罩棕黄色釉,其余部分通体罩酱釉,釉色呈深褐色,釉面不匀,施釉到底,釉线较齐,内壁流釉痕较为严重。露胎处胎体呈红褐色,烧结度不高;底面釉底无款。口径26.8厘米,高15.7厘米,足径17.8厘米(图五:12;图版一八)。
2.金属器8件,均为香匙,器形相对单一。
香匙K④:10,铜质,花瓣形匙,匙内錾花草纹,柄窄细。长9.5厘米,柄长7.3厘米,匙最宽处1.6厘米(图版一九)。
K4④:44,残,铜质,匙叶呈舌形,凹底较浅平,柄部較细长,小巧精致。残长6厘米,柄残长3.5厘米,匙最宽处1.3厘米(图版二〇)。
3.其他K4中还发现了一些生活用具,如围棋子、印章料、竹木簪等,数量不多。
围棋子K4①:8,料器。近圆形,上平下鼓。白子直径1.6厘米,厚1厘米;黑子直径1.7厘米,厚1.1厘米(图版二一)。
印章料K4②:26,青田石,质地密软。通体磨光,色泽明亮,夹生黑青。印面近正方形,柔而细润,易于刀刻。长1.2厘米,宽1.1厘米,高6.5厘米(图版二二)。
木簪K4④:32,基本完整,棍式簪,四棱面长锥状,簪体呈青黑色,簪首椭圆带突棱,簪柄削尖,簪尾攒尖。长13厘米,最大直径0.6厘米(图版二三)。
石坠K4③:14,基本完整,质坚、密度高,呈青灰色,近球形,底面平,有打磨痕迹,近顶部刻弦纹一周,顶部有穿牛鼻孔,孔洞向下呈v型。可能为石权。长7.2厘米,宽6.4厘米,高5.8厘米(图版二四)。
五、小结
通过对待泾遗址出土遗物,特别是瓷器对比研究,大体上可以确定遗址始建于清代中晚期。遗址出土的青花小瓶(K4③:43),据考证为创立于清雍正年间的长三角地区药店老字号雷允上特制.其釉色和文字书写方式,符合清中晚期瓷器的特征。修建驳岸的石料也符合上海地区同时期石构建筑的特征。
从出土遗物来看,遗址应在清末或民国初年废弃。船舫石柱倒入河道,地面建筑坍塌,砖瓦堆积在河道中。随后河道淤积,周边居民建房时在遗址范围内挖坑拌石灰、丢弃日常垃圾,地面以下被掩埋,仅剩7根石柱屹立地表。
根据口碑调查和档案资料,结合待泾遗址调查和试掘情况,该遗址属船舫遗址。船舫是江南地区一种临水建筑形式.大都依河道走向.用砖或条石错缝砌置驳岸。河道中竖立石柱起支撑作用,其上搭建屋顶。船舫内可停船。同类型遗址见于浙江嘉善钱氏船坞、江苏同里俞家湾船坊。不仅如此,船舫还常与河埠一起兴建,满足家庭(族)日常出行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待泾遗址是一处半淹没的清代中晚期船舫遗址,其试掘是首次对江南地区同类遗存进行的考古工作,也是清代江南市镇考古的有益探索。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瓷器、金属器和石器等文物,生动再现了遗址所在朱泾镇清中晚期江南居民的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