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梓淇伯乐能给的只是一个们会

2018-04-23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节目练习生

误打误撞开始艺术旅途

在老家东北,熊梓淇从小就是“人来疯”。

喜歡表演,喜欢音乐,小学六年里,有五年都在拉小提琴,进入初中后,索性去了艺术类院校,改学钢琴和声乐。照样,在学校里出名了的活跃。

老师建议他:“你去报考音乐剧专业吧!”

于是,这个东北男孩,为了理想,一个人跑到上海找老师参加集训。

从没学过舞蹈,那就从头开始。两个月,他从培训班的E组直接进阶到了A组;说普通话都是东北口音,那就从头改起。依然是两个月,他彻底抛掉了东北口音,从此以后除非自己提起,没人会想到他是东北人。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幸好,熊梓淇的努力有了回报。他顺利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

开学第一天,一家韩国经纪公司的星探找了过来,向他抛出橄榄枝,邀他成为练习生。

成为练习生,努力拼搏,组团出道,获得万千粉丝,这是许多十七八岁的少年心之所向的,可熊梓淇想了一会儿还是谢绝了邀请。他很清醒,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既然是梦想,就绝不能放弃。

没想到对方也不肯放弃,三番五次说服他签约。最后,星探见他态度坚决,便提议请他来面试广告演员。想到不会占用太多学习时间,还能挣些零花钱,熊梓淇答应了下来。

像是特意为他准备的似的,面试轻松过关,可正式拍广告时,熊梓淇傻了眼——他需要全程保持幸福状,往嘴里塞很多炸鸡。因为缺乏拍摄经验,他只好不停地重拍,重吃。收工离开摄影棚后,他皱着眉头说,“我都快要吐了”。

那一次,他挣到了人生里的第一笔钱,1500块。这成了他演艺生涯的开端。实现梦想只有不停地向前冲

虽然学的是小舞台的艺术,熊梓淇的梦想却比这个大得多。没有背景的他一无所有地闯荡,一路跌跌撞撞,碰过钉子,遇过挫折。

音乐节目《梦想合唱团》中,他是上海合唱团的队员;选秀节目《中国梦之声》的全国总决赛中,他在现场和音;湖南卫视选秀节目《快乐男声》杭州赛区,他是被淘汰的众人之一。

一次次站到舞台上的经验,与娱乐圈前辈的共事,燃起了熊梓淇的斗志。从此,未来的生活,在他的脑海中愈加清晰起来——站到更大的舞台上,做一位全能的艺人。

大学毕业后,在别人挤破头往娱乐圈里冲的时候,他却消失了。原来,他参加了一个比赛,然后去了韩国,做了一名练习生。

众所周知,韩国的练习生就等于出道预备,许许多多的人一起训练,只有脱颖而出的人,才有机会出道。只是练习生的训练严苛到几乎不近人情,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练习生,身在异国他乡,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那些日子里,熊梓淇每天早上7点起床上语言课,10点开始跳舞,一直跳到晚上8点,之后再上声乐课到半夜。日复一日的机械性训练,他挥汗如雨,一往无前,最后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向公司证明了自己。

正当公司准备跟他签长约的时候,他却主动放弃了。在韩国出道,只是一个爱豆、一个偶像,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思来想去,他终于还是拒绝了公司的签约条件,回到了中国。

追求梦想的路上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总有迷茫的时候。

一次次选秀,一次次在音乐节目中做“人肉背景”,又从韩国无功而返,到此为止,熊梓淇就像在演绎一部小人物的奋斗史。而这部奋斗史的谷底是,从韩国回来后,他真的差点放弃登上更大舞台的梦想,而去迪士尼出演音乐剧。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节目练习生
2012-2021年间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研究综述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与创新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名单
SEOUL TRAIN
综艺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
浅析音乐节目《金曲捞》差异化传播策略
民国时期西文乐谱文献存佚考略
跨国、跨时空的交融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