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镇(二十五首)
2018-04-23黑陶
黑陶
黑陶一九六八年出生于中国南方陶都——江苏宜兴丁蜀镇。一九九〇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现居无锡。出版有散文集《泥与焰:南方笔记》《烧制汉语》《绿昼·黑陶散文》,口述历史《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回忆阿炳》,诗集《寂火》等。
凹陷
金色焰流般
翻涌起伏的秋日稻浪
在黄昏时凝固
收获的重
让承载家乡的大地
再一次
微微凹陷
我看见的文明
一轮月亮
在东方的江河里
多少次
因为戕害
而破碎、痛苦
破碎的月亮
又有多少次
用难以置信的自愈力
在我注视的古老水中
缓缓
皎洁如初
絮絮耳语
父亲并没有走远
黎明烧成的那只陶缸
通体还有余温
他粗重的睡息
仍从熟悉的房间传出
就像明亮火焰
在童年贫瘠的黑暗里
对着我,絮絮耳语
发黑的冬天慢慢到来
父亲
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通过
红烫的火焰
给他捎去
换季的钱、物
收割后的家乡稻田
现在
向远方沉默伸展
一缕晚烟
陪着我
在等待发黑的冬天慢慢到来
读
海洋
用深蓝色照耀
让我看清
午夜天空上
你
写给我一个人的
群星密码
丁蜀镇
故乡这颗星球上
孩子们
都有又黑又烫的姓名
每一天早晨
他们会擦净
天空透明的玻璃
然后饮下
清纯、蓝色的火焰
吃火的漆黑巨兽
家乡的夜,是一头吃火的漆黑巨兽
灵动的兽,吞食世界大小的光焰
然后,将所有的火,压缩在它心脏的部位
成为一枚
谁都能够看见的,莹润、烫人的红月亮
家
灶头,永远稳固而仁慈
木桌,有我用铅笔刀划下的浅痕
竹橱,依然保存洗刷过它的夏日河流的清气
长台,永远零乱
中堂画,吉祥的仙鹤飞出又飞进家人的梦
米瓮,雪白的米一直在安睡
水缸,家庭内部会偶尔闪动的银色月光
——这就是我们的家
黑暗中,每一样物件的位置都无比熟悉
每一样物件都是亲人
它们沉默或喧响,融进我们的血肉
共同组成残存或已经消逝的世间生活
黎明前
总是在黎明前,童年的火焰
就早早地,舔着黑暗故乡
父亲永远第一个起床,拿起他的木头扁担,悄悄
出门
接下来,是母亲……
那种黑暗里无声跃动的红色火焰
藏有,我这一生
最深的温暖和最深的孤寂
没有火的夜晚
家乡,就是沉郁的屋顶和稻浪
家乡,就是无人注视的平原和大海
没有火的夜晚
睡眠荒凉
月亮
在家乡的上空孤独移行
我
父亲已经熟睡
火焰渐渐熄灭的夜
我,开始听见
群星
清凉、蓝色的鸣叫
云南
无边无际向外扩展的群山和黑夜
包围一小堆火
以及,火堆旁忘我歌舞的一张张脸庞
在月亮照耀的高度
这群山和黑夜间发红的光点
多像人類本质的命运
那么寂静,那么渺小,那么忧伤
巴蜀
天地,是巨大无边的黄铜火锅
永不停歇地烹煮
暗红的江山与人世
黄铜火锅,它被星空擦拭发亮的局部
含藏江水的古老
涌动
无尽岁月的滚滚辛辣
凤凰·沈从文
沱江流得很急,仿佛迫切地,要去迎候它的游子
我所看见的黎明山峰,肃穆、激动
一颗一颗的汉字,与清凉的星星一起,正在聚回
暗蓝的山顶
——像士兵,终于在回归他百感交集的故乡
汩罗云
屈原在此投江。江水永觉有痛、有耻。
痛感与耻感,每至极限,
整座江水便升腾、逃逸,
形成,汨罗天空此刻漫涌、低垂的悲伤云系。
仓颉墓地青砖
汉字的密语、低喊
驳蚀
一块块青色的方砖
仓颉墓地
玉米纷披的中原夏天
透出阵阵
发黑的阴凉
驳蚀的青砖
被古老的汉字与时光冲刷
它的年轮里
隐含最初的墨迹
隐含故国
深青色、一语未发的陈旧星空
海神
你轻微的悲伤
让波浪战栗、起伏
你泪水中的盐
甚于,一整座辽阔的海洋
通红透明的江南
火焰熊熊的故乡,昼夜通红透明的江南。
它散出的巨大热量,烫痛江苏、安徽和浙江,映红
太湖和东方的海洋。
闪烁的群星,这些夜空中银亮的密雨,从古到今,
还未落地,便被蒸发。
群星穹顶下的黑红孩子,生来,只啜饮火焰,从未
品尝过雨滴。
夜空
黑暗的夜里
火
在红色滴落
一只只烈焰中忍受的陶缸
赤艳
透明
在黑暗的童年
滚动,呼啸
故乡,被火映红的夜空
如劳作的父亲一般
肃穆、清癯……
沐浴
深秋的夜
让家乡无限缩小
又让诞生亲人的平原
无限扩大
童年
那暴雨般倾泻的
屋顶星光
至今
沐浴我
烧窑
从夜晚进入
自黎明诞生
脱离了泥质
火焰烧制后的汉语
能否从此
拒绝凋亡
十一月十六日
独自的长途汽车上
今天阅读的书页——
是火一样凋零的红叶文章
是钢铁桥下
那初冬淡雾中慢慢显露的伟大长江
船的肖像
我清楚地看见
一条农用水泥船的面容
在暗绿色的水下
仍然活着
它竭尽全力抿紧嘴唇
面对
日甚一日逼近的冷酷死亡
河底的船
似乎阒寂、无声
但我听见它最后的呼救
响彻
空旷的江南
透明感
熔炉收下神像
万物各就各位
奋力烧陶的
火焰心脏
让黑夜中红透的家乡
熠熠生光
沉思者
大海,習惯在家乡睡眠之后
将夜空灿烂的星辰
一盏一盏熄灭
然后,沉浸在
他所独享的、酣甜的黑暗之中
(责任编辑: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