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科技巨头纷纷选择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

2018-04-23

大众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破坏性平均气温强国

不久前,苹果将中国内地的iCloud服务转由云上贵州运营所引发的热议还未消退;紧接着,华芯通第一代服务器芯片将要投入市场的消息又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今,腾讯又要把最好最重要的数据存储到其在贵州建设的数据中心。不止这些,微软、阿里巴巴、华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贵州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为何全球顶级高科技企业都决定在贵州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呢?显然,这得从贵州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以及国家大数据中心战略方面来说。

从纬度上来看,贵州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平均海拔1100米。常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4℃~16℃,即使在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23.7℃,加之沒有气候条件中的台风、飓风、龙卷风、洪水、暴雪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此外,贵州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州电力水火互济,稳定可靠,电力价格优势让全国很多地区难以望其项背。这些独特的优势对于仅电力成本就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的数据中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从地理环境因素来看,贵州不在主要地震带上,破坏性地震风险极低。据了解,从有地震记载的1308年至今,贵州历史上仅发生了三次破坏性(5级以上)地震,分别为:1819年贵定发生5.8级地震,1875年罗甸发生6.5级地震,1984年威宁发生5.8级地震。而这正是数据中心建设之地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数据中心本身就是高度风险敏感的东西。

除去独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外,贵州作为大数据中心也是国家战略需要,在我国信息强国、科技强国的大环境下,贵州是被作为国家级的大数据中心定位的,本身就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编辑/邹小启)

猜你喜欢

破坏性平均气温强国
立春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秦晋争霸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创业新闻:新闻人才培养的“破坏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