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光环下的错觉
2018-04-23
2018年3月16日,是高尔基诞辰150周年的日子。这位异国文豪,在笔者心目中的地位,曾与鲁迅不相上下。
从脸型、发型、眼神、髭须到整个气质,高尔基都跟鲁迅长得很像,他比鲁迅大13岁,又在同一年去世,照片上的他们犹如一奶同胞的兄弟。一幅鲁迅的木刻画,稍微改得沧桑一点就是高尔基,那多出来的皱纹,焦虑深重到万劫不复的眼神,仿佛暗示着他从多活的年岁里获得的只是痛苦。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激烈批评自己民族和国家著称,后来却被公认为民族的“文学之父”。鲁迅的阿Q、祥林嫂,以及他痛快淋漓的骂人尽人皆知;高尔基呢,1906年3月,他在柏林给挚友安德烈耶夫写信,说到自己如何喜欢欧洲,而深深憎恶沙皇俄国。他劝朋友别回国了:“因为在俄国,就连像坚韧的马一样的我也感到作呕。”
他说话是有分量的,因为他的地位。也许,今天我们会想当然地觉得,高尔基写的就是类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般展望新时代、控诉旧社会的作品,这是他头顶笼罩的光环带来的错觉。实际上,高尔基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世界级名人了,代表着先锋的文学形式,开阔的视野,高产量的作品,最重要的是,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我们其实很难想象,这个有着刀刻般容貌的人竟然是长期享受着掌声和荣誉的。尤其是当他来到意大利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大段春风得意的岁月。高尔基站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上,意大利人把他拥戴为革命的报春鸟,无产階级真正的良心。欧洲派遣意大利为代表,向高尔基张开怀抱,风光旖旎的卡不里岛成了他的第二故乡,那里来来往往的游人大多来自美国的富裕阶层。
或许正是个人处境上的不同,让高尔基并不像鲁迅那样,从小说到政论都那么坚决地批判同胞。高尔基尖锐地批评俄国人身上的奴性,然而,他在小说里却时不时地给民族的创造力、想象力唱赞歌,因为他本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鲁迅觉得中国是一间难以破毁的“铁屋子”,而高尔基则认为俄罗斯可以通过“舍东方就西方”拯救自己。
然而俄罗斯后来也没有选择走西方的路,而是遂了那些欢迎高尔基的欧洲人的愿,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尔基称得上是先知人物,他在1905年就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作为一种与沙俄决裂的姿态。1905年时的他42岁,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都顺服地活着了,而他却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畅想和对现实的抨击。
高尔基被认为是个悲剧人物。1936年,68岁的他猝然离世。他的去世究竟是否遭人毒杀,至今依然成谜,但倘若在他150岁生日之际,他的作品已被打上了固定标签,那才是真正的悲剧。高尔基的价值在于,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自己站在两种可能性之间,一边是像一战那样巨大的灾难与毁灭,另一边则是像1917年那样的、前途未卜的新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