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的先声

2018-04-23李攀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改革

[摘要]1978年9月,邓小平应金日成之邀对朝鲜进行了一次短暂访问。回国后,他到东北三省及唐山、天津进行视察。一路上邓小平边听、边看、边讲,就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带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看法,史称“北方谈话”。这些谈话最为集中地体现了他这一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理论思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思想的系统表述,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相类似,人们把邓小平这次北方之行所发表的谈话称为北方谈话。如果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北方谈话则是邓小平理论的开篇之作。

[关键词]北方谈话;实事求是;改革

[作者简介]李攀(1986-),男,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史专业,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3-0025-03

一、北方谈话的时代背景

1978年的中国大地百废待兴,刚刚走出十年文革不久的中国人民,渴望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但党内高层对于下一步国家的政治走向意见不统一。围绕如何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党内形成“两个凡是”和“实事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其实质分歧在于是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还是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包括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两种立场的分歧和碰撞起初局限在党内高层,后来随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逐渐公开并且扩大到全党。能不能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系到党能不能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能不能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从1978年5月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这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不同意见交锋十分踊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解放军报》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红旗》对此则迟迟不表态。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着重讲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6月15日,中央负责宣传的领导在中宣部和中央直属新闻单位(即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负责人会议上,点名批评了《人民日报》,批评了“特约评论员”,甚至直接点了胡耀邦的名。6月24日,在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支持下,《解放军报》在头版发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同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7月21日,邓小平同中宣部负责人谈话,就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往后拉。7月22日,邓小平同胡耀邦谈话,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根源就是“两个凡是”。8月19日,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光明日报》发了文章,当时没注意。后来听说有人反对,才找来看了看。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嘛,扳不倒嘛!

为了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为思想解放清除障碍,给坚持和赞同实践标准的人鼓劲,推动政局的向好发展,邓小平继1977年11月中旬和1978年2月初分别视察广东和四川后,又开启了此次“北方之行”。所到之处,毫不留情抨击“两个凡是”,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对发展经济做出思考、阐述和指导。当年毛泽东谋划点燃中国革命时,曾写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与此相对应,邓小平的东北之行也点燃了将使中国发生巨变的星星之火。①

二、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开动脑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他把恢复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首要任务。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听完吉林省委领导汇报后,明确提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②以后他又围绕这一主题多次发表了看法。

(一)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邓小平指出,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什么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就是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如果只是毛泽东同志讲过的才能做,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嘛!毛泽东思想也要发展嘛!否则会僵化嘛!③

(二)闡述“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现出发”的深刻内涵。邓小平说,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把实践经验加以概况。不论搞农业,搞工业,搞科学研究,搞现代化,都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他进一步指出,昨天在长春概括地讲了一下,中心讲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恢复毛主席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我们要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条件,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搞禁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一个公社有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情况,一个大队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情况。有一般,也有特殊,大量的是特殊,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问题。东北三省情况大体相同,但也都有不同。你们辽宁几个地区、几个市,每一个都有不同。

(三)针对思想僵化问题,邓小平号召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多少年来,就是“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的脑筋开动得也不够,这些年来思想僵化了。9月16日,邓小平在吉林长春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是毛主席经常讲的。毛主席总是提倡要开动脑筋,开动机器。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思想搞僵化了,思想僵化,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实事求是很不简单,不是一个小问题,所有的人开动脑筋,就有希望。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总之,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④

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对北方谈话进行了总结。他对天津市委的领导说:我走了几个地方,一再讲就是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从实际出发。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些年把一些人养成懒汉,写文章是前面抄报纸,后面喊口号,中间说点事。进去不敢进禁区,谁要独立思考,就好像是同毛主席对着干。实际上毛主席是讲实事求是的。邓小平通过不断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思想,实际上已经初步提出了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三、集中精力搞建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的中国,党内党外、全国上下人心思定,都希望能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摒弃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做法。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多次语重心长地向沿途省市的党政军负责人指出:“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把能否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作为评价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表现,就在于能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他以一种非常紧迫的心态,反复强调经济建设要快,要抢时间发展生产力。1978年9月12日,他在朝鲜访问谈到引进技术发展经济时说,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觉得我们落后。⑤

9月16日,邓小平在吉林长春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⑥9月18日,他在鞍山又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⑦

怎样更快的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关起门来不行,要学习世界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大力培训人才,特别要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9月16日,他在听取正在建设的霍林河煤矿要引进德国技术的汇报时,指出:联邦德国的机器是完全自动化的,年产五千万吨只用九百人。要引进人家的技术,就要学习人家的管理方法,完全按它的管理方式生产。从开始引进,就要组织一个领导班子,从头到尾负责,包括直接谈判,直接签订合同,根据联邦德国的管理办法组织生产。对这样的企业,不要搞改良主义,要彻底革命。⑧9月18日,在听取鞍山市委负责同志汇报后,提出要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他说,世界在发展,我们不在技术上前进,不要说超过,赶都赶不上去,那才真正是爬行主义。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⑨邓小平还提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注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说:“我们的人海战术打不赢现代化战役。要培训人才,不但管理人员要合格,就是工人也要合格的。⑩

他后来回忆说,我在东北三省到处说,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四、推动全方位的改革

邓小平的北方谈话,不是无感而发,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导向,他深深明白,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国家再也经不起折腾,必须要改弦更张,走出一条新路。他在深刻反思“文革”错误的基礎上初步提出了系统化改革措施,除上述提及的几个方面之外,还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体制方面反思苏联计划模式的弊端。邓小平批评了当时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要跳出“苏联那一套”的圈子。9月15日,邓小平在哈尔滨指出,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是从苏联来的,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发展。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总的说来,我们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要求。过去讲发挥两个积极性,无非中央和省市,现在不够了,现在要扩大到基层厂矿,要加强基层企业的权力。?9月16日,他在长春再次就当时体制的现状提出批评。他说,企业管理,过去是苏联那一套,没有跳出那个圈子。那时候,苏联企业管理水平比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得多,后来我们学了那个东西,有了那个东西比没有好。但现在连那个落后的东西也丢掉了,一片混乱。”?

(二)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北方谈话中,邓小平突破了过去把资本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的极端思想,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对外开放思想。他强调“我们关起门来不行”,鲜明地提出:“现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老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邓小平就对外开放问题集中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扩大经济交流,大力引进外资。邓小平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中央下了决心,要大量吸收外国资金,引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并进一步提出:“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正是我国改革初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重大突破。这些论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富创新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对打破闭目塞听、封闭落后的状况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国经济工作的全局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搞民主管理和建立考核制度。邓小平说,一个小的企业,甚至一个生产队,都应该搞好民主管理。我们的生产队为什么不搞民主?队长不合格就淘汰,社员应该有权利,现在有些干部权力大得很,包办选举,几个人说了算。所以现在农村有霸,出霸王。不管是公社各级领导干部,还是工厂企业的管理干部,都要考核。现在我们的科研机构、学校的考核制度慢慢建立起来了,企业的考核制度也要建立起来,要真正搞按劳分配,鼓励向上,鼓励人们努力学习,这对社会主义的极大益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四)要加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邓小平提出,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可以同国外交流技术。有些事情,办起来老是转圈,要经过省、部、国家计委,就太慢了。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做工作,只听上边讲了一些什么话,自己不敢开动脑筋。还是毛主席说的,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没有一点创造性不行,企业没有自己的权力和机动性不行。大大小小的干部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当然这个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

(五)要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是否坚持按劳分配是当时党内聚焦的一个热点,邓小平每到一个地方都强调要搞按劳分配,直言不讳地指出平均主义害处太大了。9月15日,他在听到黑龙江七八月工业生产下降有按劳分配方面问题的汇报时指出:按劳分配政策很值得研究,不能搞平均主义。管理好的企业,工资待遇应该不同。企业管理得好,为国家贡献大的,应给予奖励,刺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9月16日,他在长春提出,现在要使所有的人开动脑筋,哪怕管理一个街道工厂,也要自己开动脑筋,敢于思考怎么样使生产增加,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少,产品价格不断降低。不管大中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

邓小平的上述谈话,除以上几个方面以外,还涉及到了领导班子调整、转变作风、调整产业结构、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等问题。北方谈话给所视察省市的负责人很大的触动,纷纷研究部署如何贯彻邓小平重要指示。中共黑龙江省委解放思想,率先进行了真理标准和民主集中制的讨论,并受到《人民日报》报道;其他多数省、市负责人和军队负责人也都改变之前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观望态度,在各自地方党报公开表明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支持。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小平同志在吉林对我们所作的指示,促进了我们思想的大解放,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所以,在三中全会以前,小平同志还是做了很多思想发动工作的,这就为召开三中全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北方谈话的许多思想观点,为其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接受,进而直接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作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起点上发表的北方谈话,在邓小平理论孕育、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以此为起点,他的理论思考和创新成果一步一步地转变为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并一步步地丰富完善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

[注释]

①邓小平时代[M].三联书店,2013年第1版:第228页.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77-378页.

③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128页.

④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页.

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⑦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⑧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⑩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3页.

?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页.

?王恩茂谈话录像.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28-129页.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改革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改革之路
“实事求是”定乾坤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