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4-23

社会保障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蒋 平

(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目前,广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在维护社会公平、提高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但是从整体上看,广西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诸多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立足广西实际,结合2012—2016年的《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以及2012—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尝试对广西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粗浅的对策建议。

一、广西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绩

(一)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广西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目前,广西建立了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养老保险方面,广西于2007年开始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区统筹工作,至2009年实现自治区级统筹。2009年,广西开始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又于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前后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全区所有县(市、区)的覆盖。至2012年初,广西已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1]2015年11月,广西开始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已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缴费及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医疗保险方面,广西于2008年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2009年便实现了从试点到全区所有县(市、区)的覆盖。2016年7月,广西又开始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并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广西还不断健全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补充社会保险以及各种商业保险制度体系,成效显著。

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之外,广西还广泛建立和健全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及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2016年以来,广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制定和推进《自治区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6〕9号)、《广西健康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桂卫发〔2017〕3号)、《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桂卫医发〔2017〕20号),以社会保障助推扶贫开发工作,对农村困难家庭和人口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保险资助、生活物资资助,建设和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以及推进农村慈善公益事业。恰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桂政办发〔2016〕117号)所指出的那样:广西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面实现应保尽保,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已基本建立起一个覆盖各种职业和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社会保险基金规模日益扩大

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增长较快。2012—2016年期间,广西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收支增幅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表1)。2016年底,伴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广西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都显著提升,基金收入合计达1182.14亿元,基金支出合计达到1099.38亿元。

表1 2012—2016年广西生产总值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2012—2016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和计算得出。

(三)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日益增多

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的覆盖人数逐年增多,主要社会保险项目享受待遇人数也呈现大幅上涨态势(表2、表3)。2012—2016年期间,广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由2099.06万人增至2523.9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512.65万人增至751.91万人,年均增幅11.67%;享受待遇人数由163.58万人次增至240.67万人次,年均增幅11.78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由1586.4万人增至1772.03万人,年均增幅2.93%;享受待遇人数由491.31万人次增至583.25万人次,年均增幅4.68 %。

2012—2016年,广西参加医疗保险人数由1011.52万人增至1096.4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由456.27万人增至530.71万人,年均增幅4.08%;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由555.25万人增至565.71万人,年均增幅0.47%。

2012—2016年,广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由243.38万人增至283.71万人,年均增幅4.14%;享受待遇人数由5.54万人次增至5.93万人次,年均增幅1.76%。参加工伤保险人数由312.39万人增至374.07万人,年均增幅4.94%;享受待遇人数由1.78万人次减至1.77万人次,年均降幅0.14%。参加生育保险人数由254.71万人增至319.59万人,年均增幅6.37%;享受待遇人数由5.13万人次增至13万人次,年均增幅38.35%。

此外,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基金支出总额和受益人数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12月,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4137.3万人。[2]2016年底,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0%,基金支出总额180.64亿元,受益人数达6651.49万人次(表2)。

表2 2012—2016年广西社会保险覆盖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2012—2016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表3 2012年、2016年广西社会保险领取待遇人数对比表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和计算得出。其中,将养老保险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分别进行统计;将城镇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进行统计,公报中未提供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待遇人数。

(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广西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方面,2012年城镇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1527元, 2016年已提高到2185元。2017年7月,广西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30号),部署再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总体调整水平为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左右。广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自2012年起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2013年的75元,又于2014年7月1日起再次增至每人每月90元。

此外,失业保险方面,失业人员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由2012年的705元提高到2016年的1004.31元。工伤保险方面,2012年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支出3.26 亿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7822人次,人均待遇支出18292元;2016年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支出5.17亿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7659人次,人均待遇支出提高至29276.9元。生育保险方面,2012年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支出2.84 亿元,享受生育保险待遇5.13 万人次,人均待遇支出5536元;2016年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支出8.07亿元,享受生育保险待遇13万人次,人均待遇支出提高至6207.7元。

(五)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力度日益加大,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稳步发展

广西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制度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救助方面,对城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救济,全面实现应保尽保。2012年以来,广西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和领取政府五保救济金的城乡居民人数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西生活困难的家庭户数量减少(表4)。2016年,广西城乡居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20元和231元,全区城乡低保平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月300元和140元。[3]此外,《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0%,力争到2020 年,全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000 元以上。

社会优抚方面,对优抚对象的抚恤标准连年提高,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问题。从2017年10月1日起,广西根据中央的有关文件,要求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例如对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4]同时,广西不断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互助、个人自助相结合的优抚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多方参与优抚服务保障工作,开展走访慰问、心理疏导、政策宣传和资源链接服务,实现优抚对象利益保障最大化。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慈善事业,已基本建立起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慈善制度体系。2016年,广西共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13189个:其中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万个,床位16.2万张,年末收养6.9万人(见表4)。

表4 2012—2016年广西主要社会救助、福利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2012—2016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其中,2016年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人数为公报中“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统计口径值。

二、广西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

(一)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艰难挑战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集边疆性、民族性、后发展性于一体,整体上经济总量不大,城镇化水平不高,财力比较有限,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支撑力相对不足。广西2012年、2016年的常住城镇人口占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的北京市、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表5)。

表5 2012年、2016年分地区常住人口、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横向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以及广西、北京、湖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门户网站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和计算得出。其中,全国人口数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下同。

广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东部、中部发达省市相比,在质和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李琼和陈婷的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社会保障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趋势,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处于落后地位。[5]通过对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占地区常住人口的比例的计算可以发现,广西各类社会保险的参保比例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北京市(表6)。与此同时,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东部地区的北京市、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表7)。因此,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广西而言,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形势非常紧迫。

表6 2012年、2016年分地区各类保险参保人数占地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以及广西、北京、湖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门户网站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得出。

表7 2010年人口普查中分地区各年龄段人口数及抚养比横向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3-2,有删减。

(二)社会保障城乡发展不均衡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广西社会保障事业也表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在城市,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则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历史背景下,广西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城乡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尤其在社会保险方面,2017年开始关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分别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但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之间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差异巨大。从以2016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数量为基数计算的人均保险基金支出情况看(表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人均基金支出11291.2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年人均基金支出357.9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人均基金支出2605.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年人均基金支出分别为286.9元和436.6元,差距显而易见。

表8 2016年广西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人均支出

数据来源:根据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和计算得出。2017年1月起,广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三)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广西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信息统一共享的社会保障管理平台。社会保障制度各个方面在全区范围内存在统筹层次和统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会造成社会保障资源出现部门控制、条块分割的局面,并带来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发漏保、骗保,挪用或贪污社会保障资金以及侵占社会保障物资等各种问题。如此会使得广西原本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广西社会保障事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夯实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础

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以及就业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促进机制。[6]建立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城乡居民就业与经济能力是该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区位、资源方面看,广西是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是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从政策方面看,国家自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以来,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08〕14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4〕1729号)、《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发改西部〔2015〕388号)等优势政策。在国家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形势下,广西要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的作用,深化与西南地区、泛珠三角区域、国内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发挥面向东盟合作的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广西还应进一步转变发展思维,创新发展理念,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发展的机遇,发挥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推动人口充分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为广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阶段分步骤缩减城乡差距,逐步增进社会保障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2017年8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7〕59号)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险扶贫的目标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广西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方针,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筹资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贫困县的社保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社会保障事业。要注重社会保障结构体系的平衡性,建立健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能力——居民收入——物价——社会保障支出”联动增长机制,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针对城镇生活困难人群、流动性务工人员和农村地区群众有目标、有重点地完善社会保障措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服务。要加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障宣传,提升农村群众参保意识,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层次、覆盖范围与保障水平。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尤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养老救助的覆盖范围,提高养老待遇标准;应推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建立适宜不同人群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农村群众获得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优化制度机制,逐步建立统一、共享、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广西在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法规制度建设,优化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办事机制,整合各类社会保障管理事项,打破条块分割和城乡分割,确保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统合;应加快建设统一共享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事项的自动化、自助化办理水平,提升各类社会保障事项办理的准确性、便利性与可回溯性;应完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加大社会保障信息公开的力度和范围,确保社会保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可以借鉴“精准扶贫”措施的良好经验,建立针对社会保障对象的“精确识别——精准发展(帮扶)——精准管理”流程体系;应加强社会保障政府经办部门与民营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更好地为流动性务工人员、偏远农村群众和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远程服务、上门服务,确保这些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社会保障服务,使社会保障工作更加惠及民生。

参考文献:

[1]广西财政厅课题组:《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15(17)。

[2]中新网广西新闻:《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9%》,中国新闻网,http://www.gx.chinanews.com/news/2016/1224/8030.html,2016。

[3]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实施办法(试行)〉起草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网站,http://www.gxmzt.gov.cn/info/82434,2016。

[4]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网站,http://www.gxmzt.gov.cn/info/120382,2017。

[5]李琼、陈婷:《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6]李佳:《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与就业水平:影响机制及实证分析》,载《社会保障研究》,2017(5)。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