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岛休闲农业布局现状的实证分析*

2018-04-23胡盛红李茂芬李玉萍张海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4期
关键词:海南岛市县比重

叶 露,胡盛红,李茂芬※,李玉萍,张海东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2.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儋州 571737)

0 引言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7年12月29日举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冬季气候温暖,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休闲农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与意义[1]、发展现状与对策[2]、发展类型与模式[3]、空间布局[4-5]与发展演化[6]方面,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然而对海南岛休闲农业布局现状的研究还不够清晰全面。借助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的地理数据,深入分析海南岛休闲农业的布局现状,对于因地制宜、促进海南岛休闲农业均衡合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1 海南岛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为海南岛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自治县18个市县。

图1 2009~2016年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数和营业收入

图2 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分布图

1.2 海南岛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海南岛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休闲农业发展局,为全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构保证,并先后制定完善《海南省休闲农庄建设规范》、《海南省休闲农业观光果园建设标准》、《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项目规划》等系列标准,推动休闲农业有序和规范化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海南岛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图1)。据农业部门统计,截止2016年底,海南岛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59家,农民就业人数1.6万人,带动农户3.3万户,接待游客1 357.7万人次,营业收入12.7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休闲农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作用突出。

2 海南岛休闲农业布局实证分析

2.1 数量分布

将259家休闲农业企业以点状要素的形式在海南岛18市县行政区图上进行空间定位[7],绘出海南岛休闲农业分布图(图2)。总体来看,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倾向东部沿海、景区周边、城市郊区发展,主要集聚于海口、三亚、保亭周围。

图3 各市县休闲农业企业分布数量

按市县统计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得到各市县休闲农业分布情况(图3)。从休闲农业企业数量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市县休闲农业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51%、29%和20%,东部以海口、琼海分布最多,陵水、文昌分布最少,分别占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总数的25%、10%、2%、2%; 中部以保亭分布最多,白沙分布最少,分别占总数的11%、1%; 西部以澄迈分布最多,乐东分布最少,分别占总数的7%、1%。从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市县休闲农业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57%、21%和22%,东部以海口、三亚分布最多,分别占海南岛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总数的21%、11%; 中部以保亭分布最多,占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总数的9%; 西部以儋州分布最多,占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总数的11%。从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市县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83%、17%和0%,东部以三亚、万宁分布最多,分别占海南岛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总数的42%、17%; 中部均分布在保亭,其余市县没有分布。

2.2 类型分布

依据海南岛农业部门对休闲农业的划分标准,将休闲农业类型划分为11种,各类型统计如表1。海南岛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有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农家乐4种,所占比重分别为27%、21%、16%和13%,累计比重达77%。从各市县休闲农业主要类型的数量占全岛的比重来看,休闲农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较均匀,以海口、保亭、澄迈分布居多,累计比重达55%; 观光农园54%分布在东部市县,西部次之,中部仅有9%,以海口、澄迈、三亚分布居多,累计比重达43%; 市民农园80%分布在东部市县,中部次之,西部没有分布,以海口、万宁、琼海分布居多,累计比重达78%; 农家乐60%分布在中部市县,东部次之,西部仅有6%,以琼中、琼海、保亭、定安分布较多,累计比重达71%。其余休闲农业类型如农家饭店在中部市县分布居多,渔家乐在西部市县分布居多,农业公园、农业科技园、农耕文化园、民宿类型都是东部市县分布居多。

表1 海南岛休闲农业类型统计

图4 海南岛各市县休闲农业类型结构分布

各市县休闲农业类型分布较不均衡,其结构分布如图4[8]。东部市县除了陵水只有观光农园和农家乐2种类型外,其余市县休闲农业类型较丰富,以海口、琼海最多,类型多达10种; 中部市县除了白沙、五指山类型较少,其余市县休闲农业类型较多,以保亭最多,类型达7种; 西部市县休闲农业类型比较单一,除了儋州有6种类型、澄迈有4种类型外,其余市县只有2或3种类型。

表2 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密度分布 家/万km2

2.3 分布密度

选取各市县休闲农业企业数量与行政区域面积的比值来计算休闲农业分布密度[8],如表2。东部市县以海口市休闲农业分布密度最高,为293家/万km2; 中部市县以保亭县分布密度最高,为241家/万km2; 西部市县以澄迈县分布密度最高,为142家/万km2。总体而言,东部市县休闲农业分布密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进一步采用核密度工具,计算各休闲农业企业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9-10],揭示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如图5。从全省来看,休闲农业企业分布形成8个集聚带,分别是海口秀英区一带、保亭保城镇至什玲镇一带、三亚吉阳区至天涯区一带、澄迈金江镇至大丰镇一带、琼中营根镇至湾岭镇一带、琼海嘉积镇至塔洋镇一带、定安定城镇一带、儋州那大镇至兰洋镇一带。

2.4 距离衰减特征

利用Buffer分析工具,以各市县中心为圆心、5km为公差半径绘制缓冲区[11-12](图6)。可以看出,所有休闲农业企业都分布在距离市县中心50km以内,其中95%的休闲农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距市县中心30km以内, 35km以外是休闲农业企业分布低谷带。保亭、琼中等市县近城集聚现象明显,分布数量随距离衰减现象突出; 与之相反,乐东远城集聚现象较明显,均分布在35km以外; 定安则在5km以内和20~25km区间出现近城和远城双集聚现象; 其他市县如三亚、琼海、陵水、儋州、澄迈、临高集聚在5~15km区间; 海口、万宁则在20~25km区间出现集聚高峰。

图5 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的核密度分析 图6 海南岛各市县中心距离缓冲区

图7 休闲农业企业与市县中心距离变化曲线

分别统计每个缓冲区内休闲农业企业的数量,得到其距市县中心距离变化曲线[13](图7)。可以看出,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分布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距离衰减趋势:距离市县中心越远,休闲农业企业数量越少,分布密度越小; 反之,数量越多,分布密度越大。但并不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一直衰减,距离市县中心5km以内的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占海南岛休闲农业企业总数的15%, 5~10km区间内有18%, 10~15km区间内第1次出现22%的高峰, 15~20km区间内有14%, 20~25km区间内第2次上升到18%,随后明显衰减。

2.5 结论

(1)数量分布上,从区域来看,海南岛休闲农业50%以上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基本各半,其中海口、保亭、琼海位居前三,累计分布比重达45%; 从等级来看,海南岛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0%以上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基本各半,其中海口、三亚、儋州位居前三,累计分布比重达42%; 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83%分布在东部, 17%分布在中部,西部没有分布,其中三亚、万宁、保亭位居前三,累计分布比重达75%。

(2)类型分布上,海口、琼海等东部市县休闲农业类型较丰富,中部次之,西部较单一。海南岛休闲农业主要类型为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农家乐,累计比重达77%。其中休闲农庄在东、中、西部分布较均匀; 观光农园在东、中、西部分布比重依次为54%、9%、37%; 市民农园在东、中、西部分布比重依次为80%、20%、0%,主要分布在地级市或县级市; 农家乐在东、中、西部分布比重依次为34%、60%、6%,主要分布在农业较具特色的中部市县。

(3)密度分布上,东部市县休闲农业分布密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各市县分布密度在100家/万km2的有8个市县,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口、保亭、琼海、三亚、屯昌、澄迈、万宁、定安。从集聚程度来看,海南岛已在海口、保亭、三亚、澄迈、琼中、琼海、定安、儋州形成8个高度集聚带。

(4)距离衰减分布上,距离市县中心越远,休闲农业企业数量越少,分布密度越小,但不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一直衰减。95%的休闲农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距离市县中心30km以内,距离市县中心10~15km是休闲农业的高峰集聚区, 35km以外是休闲农业分布低谷带,乐东比较特殊,为远城集聚。

3 海南岛休闲农业布局优化对策

(1)科学规划,加大实施力度

海南岛休闲农业主要集中在景区周边、城市郊区,各区域间、各市县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海南岛休闲农业部门结合休闲农业分布现状,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关联要素,对全岛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布局方向、产品特色、开发时序、宣传促销、保障体系等进行详细的总体规划。并形成配套的村级具体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避免“上下脱节”,有助于省级政府在宏观上总体把控,基层政权在微观上具体实施。

(2)因地制宜,拓展农业功能

海南岛东、中、西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6%、19%和45%,而相对应区域休闲农业分布比重分别为51%、29%和20%,最具农业优势的西部休闲农业分布却最少。从市县来看,东部的海口、文昌,西部的乐东、澄迈、东方、儋州的农作物播种面积遥遥领先,累计约占全岛的54%,而除了海口之外的其他市县休闲农业分布都很少。因此,应积极推进各区域农、林、牧、渔种养面积较大的市县,因地制宜,拓展其优势产业的休闲功能,如引导西部儋州、东部文昌等水产养殖面积较大的市县发展休闲渔业,中部五指山和白沙、西部澄迈等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发展休闲茶业,西部乐东等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发展休闲林业等,使休闲农业真正成为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引擎。

(3)深度开发,打造农业特色

海南岛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多数以就餐、垂钓、采摘为主,开发深度不够,参与性不强,缺乏创意和特色[14]。产品类型较单一的市县中,临高有“鱼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渔歌”和“人偶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方素有“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在海南,海南花梨数东方”的美誉,“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沙黎族原始农耕社会祭祀礼仪“老古舞”和“陶器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地区文化底蕴都很深。应秉承“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农耕文化和民俗特色,丰富休闲农业内涵,打造特色文化休闲农业旅游区。

(4)优化线路,实现和谐发展

海南岛休闲农业旅游目前还存在短板,尤其是住、行、购、娱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难以满足游客的正常需求。建议开辟跨市县旅游专线,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或新增必要设施和资源,加强各地休闲农业点与旅游景区、生活服务中心之间的联系,扬长补短,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和谐发展的有机旅游整体[15],方便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出行,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服务。

[1] 郭焕成.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1): 39~42

[2] 熊启靖, 罗培,李苏,等.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5): 106~107

[3] 王灵恩, 何露,成升魁,等.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6): 681~687

[4] 邵小慧, 辛建荣,熊庆蓉,等.海南休闲农业点布局特征及发展策略.开放导报, 2013,(5): 56~59

[5] 杨晓娜. 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2): 215~222

[6] 李涛, 陶卓民,刘锐,等.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391~1402

[7] 张舒. 湖北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 刘艳艳. 陕西省休闲农业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

[9] 王甫园, 王开泳,陈田.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类型与优化布局.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6): 1035~1044

[10]刘真真, 李盈昌.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7): 108~114

[11]侯世欢. 福州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优化策略研究.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5

[12]苗红, 张敏.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4): 179~186

[13]靳晓青. 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4]孙苏苏. 产业融合背景下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当代经济, 2015,(22): 88~89

[15]周义龙, 钟小东.海南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分析与区域发展策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4(3): 17~22

猜你喜欢

海南岛市县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
回忆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