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满意度研究*
——以江苏省4个地区的调查为例
2018-04-23郑华伟高春雨罗其友
张 萌,郑华伟,高春雨,罗其友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2.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0 引言
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要对13万个村庄进行农村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作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活动重要载体的村庄环境逐渐引起广泛重视。
村庄环境整治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历史风貌和村庄特色资源的前提下,以改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绿化美化村容村貌为重点,缩小城乡差距,开发农村地域特色潜力,丰富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建设宜居新农村[1-2]。目前村庄环境整治相关研究主要从整治意义、原则方法、内容设计、整治现状及其改善建议等方面展开。仇保兴[3]在分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整治工作中必须避免“4种误区”,做到5个“先行”,建立5种长效机制; 冯连伟[4]从规划、资金、制度、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张恩辉[5]指出宿迁市宿豫区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存在居民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垃圾清理不到位等问题; 周艳等[6]针对扬溧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从设计方法、风貌特色、表达方式等角度提出了规划设想; 屈寒飞等[7]在对人居环境发展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从植被景观、污染源、村庄撤并、旧村改造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村庄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在我国目前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整治成果评估工作开展并不充分,并且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政府、社会等宏观视角,少有基于农民微观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满意度评价。政府和集体一般处于主体地位,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往多是注重自上而下的推进,忽视了自下而上的反馈。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村庄环境整治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评估工作进行有效探索,明确农民对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能为政府更好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向,使村庄环境整治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1 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评价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表1 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目标层(A)准则层权重(B)指标层权重(C)指标综合权重排序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评价居住条件(B1)房屋建筑质量(C11)[066]016501[025]房屋建筑面积(C12)[013]0032514房屋内外装修(C12)[021]005257生态环境(B2)绿化情况(C21)[017]004908[029]空气质量(C22)[022]006405饮用水水质(C23)[031]009002河塘污染治理(C24)[012]0035013人禽粪便处理(C25)[008]0023018工业污染治理(C26)[010]0029015基础设施(B3)乡村道路(C31)[025]009002[036]自来水设施(C32)[017]006105排水管网设施(C33)[010]0036012电力设施(C34)[020]007204通讯设施(C35)[007]0025016垃圾收集设施(C36)[011]0040010文化娱乐设施(C37)[003]0011020公厕数量与质量(C38)[007]0025016社会服务(B4)就医方便程度(C41)[039]0039011[010]购物方便程度(C42)[014]0014019出行方便程度(C43)[041]004109娱乐活动(C44)[006]0006021
村庄环境整治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将所有因素全部选取并不现实。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同小异,涉及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具体指标则根据地区的不同有所差异。刘春燕等[8]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社会服务和社会关系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3个指标的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蔡少华[9]将村庄改造项目划分为农宅环境改造、村容环境整治、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五大类; 朱彬等[10]从交通水利、信息通讯、邮电设施等方面评价基础设施,从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方面评价公共服务,从传统能源设施和现代能源设施衡量能源消费,从住房面积、住房结构及住房拥有情况等方面评价居住条件,从水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评价环境卫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各个方面; 王晓燕[11]从每家宅基地面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厕所、村庄道路、公共服务等设施的建设情况评价村庄人居环境; 何璘等[12]从经济建设、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对黔东南地区进行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
文章在参考村庄环境整治相关考核标准、技术规范及前人研究成果等基础上,结合调研区域特征及实际预调研情况,依据层次分析法(AHP),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A层、准则层B层、指标层C层3个层次,构建了包括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4个方面21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由于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有所差异,同时为避免被调查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来修正评价指标体系。该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而后通过偏差矩阵调整模糊判断矩阵,检验矩阵一致性,最后运用算数平均法取权重的平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1.2.2 指标权重计算
在计算指标权重前,利用1~9标度数值表制作了专家评分表,邀请村庄环境整治方面的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处于同一层次的各指标两两比较打分[13],依次计算出单个专家的权重值,然后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15位专家计算的权重取其算数平均(表1)。
1.3 农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1.3.1 问卷设计
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地区实际情况,设计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基本情况、村庄环境整治问答和村庄环境整治满意度、重要度评价3部分。其中村庄环境整治满意度和重要度评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5种等级和“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很不重要”5种等级,并分别依次记5、4、3、2、1分。
满意度是农民对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实际感知与期望值相比较,所产生的满意或者不满意。若期望值高于实际感知,农民就会感到不满意,差值越大,满意度越低; 若两者相平,农民就会感到比较满意; 若实际感知高于期望值,农民就会感到非常满意,差值越大,满意度越高[14-15]。 重要度是农民对村庄环境整治各项指标实际需求的迫切程度,需求越强烈,则重要度越高。
1.3.2 问卷调查
为提高样本对整体的有效反映程度,问卷调研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与集中调查相结合,与被调查农民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81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率96.44%,覆盖4个县(市、区)9个乡镇(街道)26个村。
1.3.3 数据统计
(1)信度检验
在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之前,采用SPSS 21.0软件的Alpha系数对其进行信度检验,Alpha系数越大表示信度越高。SPSS检验结果显示,此次调查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13,大于0.9,说明这次调查问卷信度较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2)基本情况统计
该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4.52: 1; 年龄区间主要在41岁及以上,比例为87.3%; 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占40.8%,其次是高中,占26.8%; 职业主要以务农为主,占63.5%,其次是务农和打工兼业状,占11.4%。由此可以看出,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较好地反映村庄环境整治的农民满意度水平。
图1 准则层指标综合评分结果
1.3.4 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鉴于评价指标的量化难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评价集合将李克特五分量表法转化为百分制。按照确定指标层评价矩阵、确定目标层评价矩阵、确定指标层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确定准则层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的步骤依次计算,最后计算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综合得分。
根据计算结果,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平均得分为77.07分,处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其中居住条件得分75.86分,生态环境得分75.92分,基础设施得分77.98分,社会服务得分80.12分。说明当地在推动村庄环境整治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农民对其在总体上是认可的,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低于平均得分,这也为接下来的政府工作重点提供了参考方向。
表2 各指标满意度与重要度平均得分
满意度平均得分重要度平均得分房屋建筑质量38294310房屋建筑面积38524018房屋内外装修36454094绿化情况39204294空气质量40524525饮用水水质40164534河塘污染治理31864313人禽粪便处理3471427工业污染治理33454127乡村道路36254450自来水设施41084464排水管网设施37964361电力设施41114417通讯设施41184318垃圾收集设施39843985文化娱乐设施37483853公厕数量与质量36513853就医方便程度40464416购物方便程度40734030出行方便程度39984177娱乐活动36703902平均得分38214224
2 农民满意度关键制约因素分析
在农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关键制约因素及薄弱环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才能“对症下药”。借助四象限分析法,通过各指标重要度与满意度的对比,可以比较直观地找出制约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改进村庄环境整治中的薄弱环节。
2.1 满意度与重要度情况统计
2.1.1 满意度与重要度情况汇总
依次计算出指标层各指标中选择不同满意度等级、不同重要度等级的人数占总体的比例。
2.1.2 指标平均分计算
根据指标层各指标的满意度(重要度)评价及所对应的分值,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平均得分,各指标满分皆为5分,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看出,各指标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821分,其中通讯设施、电力设施、自来水设施、购物方便程度、空气质量、就医方便程度、饮用水水质、出行方便程度、垃圾收集设施、绿化情况、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建筑质量等12项指标满意度得分高于指标满意度平均值,说明这12项指标在实际环境中基本达到了农民的期望,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而河塘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人禽粪便处理、乡村道路、房屋内外装修、公厕数量与质量、娱乐活动、文化娱乐设施、排水管网设施等9项指标满意度得分低于指标满意度平均值,说明其实际情况与农民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改进。
由表2可看出,饮用水水质、空气质量、自来水设施、乡村道路、电力设施、就医方便程度、排水管网设施、通讯设施、河塘污染治理、房屋建筑质量、绿化情况和人禽粪便处理等12项指标重要度得分高于指标重要度平均值,说明相对其他项目而言农民对这些项目需求更加强烈,期望值更高,这也是政府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的重点方向所在。而文化娱乐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娱乐活动、垃圾收集设施、购物方便程度、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内外装修、工业污染治理和出行方便程度等9项指标重要度得分低于指标重要度平均值,说明这些项目对农民生活、生产的影响不如其他项目显著,农民目前对其需求不是很强烈。
2.2 制约因素分析
2.2.1 方法简介
以各指标满意度平均得分和重要度平均得分组成的点(3.821, 4.224)为坐标原点,以满意度得分为横轴,重要度得分为纵轴,依据表2,绘制四象限图(图2)。数值越大,代表得分越高; 距离原点越近,代表越接近平均水平。
图2 制约因素分析注:A房屋建筑质量; B房屋建筑面积; C房屋内外装修; D绿化情况; E空气质量; F饮用水水质; G河塘污染治理; H人禽粪便处理; I工业污染治理; J乡村道路; K自来水设施; L排水管网设施; M电力设施; N通讯设施; O垃圾收集设施; P文化娱乐设施; Q公厕数量与质量; R就医方便程度; S购物方便程度; T出行方便程度; U娱乐活动
2.2.2 主要制约因素
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河塘污染治理、人禽粪便处理、乡村道路和排水管网设施4项指标。这4项指标落位于第二象限,表示重要度得分较高而满意度得分较低,表明农民对这几个因素需求较为强烈,期待较高,但是目前的整治情况尚不能达到农民的期盼水平,认可度偏低。因此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这几个项目的整治和改造,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满意度。
这4项指标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人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农村最大的优势是其纯天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日益腾飞,其自然环境优势逐渐弱化。此次农民满意度调查中生态环境平均得分为75.92分,低于综合得分,尤其是河塘污染治理和人禽粪便处理两个指标农民满意度得分最低。46.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制约当地人居环境的因素是“生活污水处理”,并且28.1%认为其最需改进; 57.1%认为乡村环境不好的原因是“河塘污染”, 22.8%认为是“垃圾遍地”。一方面农民对乡村环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另一方面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两者的对比造成了较低的农民满意度。
50.4%的被调查农民认为道路交通设施是制约该村人居环境的因素,并且31.9%认为其最急需改进。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村庄都实现了村庄主道路硬化,但是村内巷子小路还多是土路,雨天时泥泞不堪。所以村庄环境整治下一步对乡村道路改进的重点是村间路和田间路。
2.2.3 次要制约因素
次要制约因素包括房屋内外装修、工业污染治理、文化娱乐设施、公厕数量和质量以及娱乐活动等5项指标。这5项指标落在第三象限,表示满意度得分和重要度得分都低于平均水平。表明相对而言这5个指标对农民并不是很重要,不需要迫切的改进,对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目前农民对其满意度较低。因此这几个项目虽然不是政府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必投入过多的资源,但是如果作进一步的改善,将提高农民满意度。
据调查, 50.5%的农民住宅形式为独栋式, 26.7%为联排式, 26.7%为低层,剩余小部分为多层或小高层; 在“您希望对自己的房屋及居住环境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回答中, 39.6%农民选择“改建、扩建”, 35.4%选择“内部装修”, 25.5%选择“粉刷外墙”, 15.6%认为不需要改进, 14.1%选择“改建外墙”, 10.9%选择“宅院内外绿化”,还有小部分选择“改造旱厕”“宅院内铺装”等。结合实地调研及资料查阅,显示农民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方面是对内外装修、建筑面积方面,而不是因为房屋结构、材料质量较差,不同于危房改造。
近年来部分乡镇为振兴农村经济,引入工业企业,同时也引入了工业污染,而经济发展初期农村对工业污染治理缺乏经验,所以农民对其满意度很低。因为部分被调研村庄还未出现工业企业以及部分村民对工业污染意识较为淡薄,所以工业污染的重要度得分也略低。但是政府却要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源头杜绝破坏。
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较为丰富,主要有电影放映、健身活动和文艺下乡,其次还有地方戏表演、节日活动、集市庙会等。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很多农村建设了村庄公园,安装了健身器材,满足了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但有39.3%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所以政府可扩大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空间提高农民满意度。
调查的几个村庄都不是农家乐旅游村,因此外来游人较少,所以目前公厕对于村民而言影响较小。但按照《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二星级康居乡村)》的要求,在村庄适宜位置至少配建1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1)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较高
以江苏省姜堰区、高邮市、大丰市和涟水县为代表的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7.07分,处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接近于“比较满意”水平,其中居住条件得分75.86分,生态环境得分75.92分,基础设施得分77.98分,社会服务得分80.12分。说明这4个地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与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得到了农民的基本认可,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改善两方面。
(2)关键制约因素集中于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
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其需求较为强烈,但是目前的整治现状尚不能达到农民的期望值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为反映生态环境的河塘污染治理、人禽粪便处理和反映基础设施的乡村道路和排水管网设施4项指标。其次还有房屋内外装修、工业污染治理、文化娱乐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和娱乐活动等指标农民满意度偏低,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3.2 对策建议
(1)倡导绿色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
村庄环境整治的红线是农业生态环境,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保护农村应有的天然生态气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一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问题,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和集中处理率; 推广沼气等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构建水生植物与河塘相结合的生态净化系统,发挥水藻、芦苇等土著水生植物的水污染净化作用; 疏通排水系统,通过引清稀释等方式让池水变活、变清。二是科学发展畜禽养殖业,合理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严格落实禁养限养政策,引导养殖户投身绿色生态生产,提高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能力。三是村庄环境整治要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立足乡情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区域特色,延续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格局与历史脉络[16]。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公共服务
农村基础设施是村庄环境重要的物质条件,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最直接的反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一是着力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加大对路、电、水、气、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房舍、街道的规划整治,重点加强乡村道路、排水管网、清洁能源、农村改厕等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与之相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推广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17]。
(3)加强环境整治宣传,提高农民参与性
农民是村庄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和整治成果的直接受益人,只有让农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工作,才能保障治理效果的持久和稳定。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目的和意义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村庄环境整治利国利民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尊重农民的意愿,给予农民充分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民参与式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让参与环境整治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1] 成程, 陈利根.程序公正、货币补偿与集中居住农民满意度分析.统计与决策, 2014,(5): 80~83
[2] 吴云青, 张文静,张再生,等.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农民满意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4): 69~75
[3] 仇保兴. 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城市发展研究, 2006, 13(1): 1~6, 17
[4] 冯连伟. 村庄整治如何推进.中国土地, 2010,(4): 54~55
[5] 张恩辉. 村庄环境整治利国利民——来自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调查.中国统计, 2012,(5): 41~42
[6] 周艳, 段威,邢瑶.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探索.江苏城市规划, 2013,(10): 30~35
[7] 屈寒飞, 苏焰伟,陆永球.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提升方略.开发研究, 2013,(2): 97~100
[8] 刘春艳, 李秀霞,刘雁.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与优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2(3): 54~59
[9] 蔡少华. 闵行区村庄改造农民满意度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0]朱彬, 张小林,尹旭.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经济地理, 2015, 35(3): 138~144
[11]王晓燕, 王博.西部地区新农村人居环境再修复模式的研究与分析.生态经济, 2014, 30(11): 129~131
[12]何璘, 周颖悟.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0): 83~87
[13]王良健, 罗凤.基于农民满意度的我国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以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河南省为例.农业技术经济, 2010,(1): 56~63
[14]崔凤, 赵俊亭.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分析——对山东省广饶县乐安街道的调研.人口学刊, 2015, 37(2): 57~67
[15]肖云, 刘培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经济体制改革, 2011,(5): 66~70
[16]周岚, 于春,何培根.小村庄大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江苏实践.城市规划, 2013, 37(11): 20~27
[17]谢皖东, 田双清,陈宇阳,等.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以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6): 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