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建设与发展探析
2018-04-23魏志勇吴忆源郑雅莉
魏志勇,周 杰,吴忆源,郑雅莉,林 畅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闽南铁观音品牌优势明显,但近年来其竞争力受到了冲击,产销量遇到了瓶颈。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铁观音茶产业有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如何走出困境,提升铁观音茶产业的竞争力,建立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 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界定
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以“中国茶都”安溪县为中心,包括闽南地区的永春县、南安市等区域,这些地区的土壤、降水、温度、湿度非常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多以生产乌龙茶为主,乌龙茶之中又以铁观音茶叶为主。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以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优势为基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不断推动安溪茶叶交易市场建设成为全国茶叶拍卖中心,提升和维护安溪铁观音品牌优势,推动铁观音茶产业转型升级,使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完善。
2 建设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产业基础
2.1 闽南铁观音茶的产业规模
闽南地区以生产乌龙茶为主,只有极少数的绿茶和红茶(表1)。至2015年泉州市乌龙茶总产量达到74816 t,而绿茶和红茶总产量仅仅27 t。安溪县是泉州市的重点产茶县,2015年安溪县以57946 t产茶量居泉州市第一,占泉州市产茶总量的77%(图1)。
表1 泉州市茶类产量情况 (单位:t)
注:数据来源于2016年《福建统计年鉴》,图1同。
图1 2015年泉州市各区县茶叶产量
近年来安溪县不论是茶园种植面积、茶叶总产量还是茶叶总产值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5年,安溪县茶园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000 hm2,茶叶总产量高达57946 t,茶叶总产值高达135亿(表2)。茶产业已经成为安溪县的支柱性产业,安溪县农民收入中来自茶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50%以上。在安溪县,铁观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达到其乌龙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50%以上(图2)。综上所述,泉州市产茶以安溪县为主,安溪县产茶以乌龙茶为主,乌龙茶之中又以铁观音为主。由此可见,安溪铁观音是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核心。
根据中国茶叶协会调查研究,安溪县在2014年和2015年蝉联全国重点产茶县第1名;在2014年的调查研究中得出,安溪县也名列2014年度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可见,安溪茶叶的生产和茶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在福建省,在全国都举足轻重。
表2 安溪茶产业发展情况
注:数据根据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资料整理获得,图2同。
图2 安溪乌龙茶产量
2.2 闽南铁观音重点企业
闽南地区涌现一批铁观音龙头企业,如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称号,成为国家唯一乌龙茶GAP示范基地。除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还有天福茗茶、日春茶叶有限公司等茶企业实力雄厚,不断扩大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研究茶叶新产品,完善茶产业链,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3 建设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优势特色
3.1 品牌优势
闽南铁观音历史悠久,因其茶叶品质极好,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认同,也因此安溪铁观音美名远扬,如在2006年被评为“外商最熟悉最喜欢的中国品牌(第三位)”,2012年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茶类第一名)。近10年来安溪铁观音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表3)。2015年,闽南铁观音以1401.38亿元的区域品牌价值和910.0的品牌强度,在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中名列榜首[1]。
表3 闽南铁观音2005-2015年获得的荣誉
注:数据由茶多网资料[1]整理获得。
3.2 消费者消费结构优势
中国茶叶研究所对茶叶品类消费研究发现,按性别划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最喜爱铁观音;按区域划分,西部、南部、北部都最喜爱铁观音,特别是南部比例高达39.80%;按年龄划分,40岁以下人群的茶叶消费铁观音排名第一;按收入划分,年收入2万到8万的消费者中对铁观音消费偏好排名第一。图3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提供的茶叶消费者茶叶品类偏好,其中铁观音以18%占有率位列第一;由此可见从各个角度,铁观音都深受消费者喜爱[2]。
3.3 全国首家综合性茶叶交易中心落户
全国首家综合性茶业交易中心在2015年8月份落户安溪。在茶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茶业交易中心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交易中心致力于茶叶价值的回归。该中心为茶产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涵盖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国大宗茶叶交易仍主要采用批发的模式。该中心可针对大宗茶叶交易,使安溪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叶集散地,为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提供新的机遇。
3.4 茶学教育
安溪茶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双方深度、友好合作的成果,是全国第一所本科茶类专业院校。安溪茶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一流的茶产业人才,安溪茶学院不但在本科教育上设置了许多茶学专业,还设置了茶专业相关的专科教育,为安溪、福建乃至全国茶业发展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同时安溪县还为众多高校提供了茶产业实践平台,2015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学子前往安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安溪正式成立了中国大学生茶学社联盟。
图3 茶叶消费者茶叶品类偏好注:数据根据中国茶叶研究所资料[2]整理获得。
4 建设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存在的问题
4.1 茶叶交易方式落后
茶叶的销售方式是影响茶叶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落后的茶叶交易方式同样制约着安溪铁观音产茶业的发展。当前安溪铁观音交易方式有以下不足:(1)茶叶交易规模较小,大部分是现货交易;(2)近年来互联网销售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是没有形成规模化;(3)茶叶期货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建设滞后。这些都是制约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茶叶销售量的重要因素。
4.2 茶文化旅游相对滞后
通过面向来安溪的游客进行安溪茶文化的专项调查可知,外地游客普遍认为安溪县旅游的亮点在于地方性特色和自然景观,而认为安溪茶文化的氛围浓厚的游客则寥寥无几,只占调查总样本的7%。由此可见安溪把铁观音和其他茶文化资源结合在一起的开发还比较少,例如尚未见到将茶叶与养生、保健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图4)[3]。
图4 外地游客对安溪茶文化旅游看法注: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3]。
4.3 茶叶市场秩序混乱,茶叶品牌形象受损
茶叶市场秩序较混乱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茶产品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假冒伪劣,这对安溪茶业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总结原因有:(1)家庭作坊目前还是茶叶生产的主要方式,家庭作坊生产受到规模、生产条件、加工能力的制约,加上茶树的种植需要化肥农药,因此很容易形成农残,很难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做到精准把制;(2)由于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价值高,因此,难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用其他劣质的茶叶来冒充铁观音在市场上销售,这极大地影响了茶叶消费者对铁观音的评价。这两个难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会严重阻碍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发展。
5 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发展思路
5.1 逐步建设茶叶拍卖中心
相对于其他交易模式,拍卖拥有更加迅速、更加高效、更加低廉及更加公正透明等优势。目前,中国已成立了位于杭州的中国国际茶叶拍卖市场交易服务中心,位于武夷山的武夷山全国茶叶拍卖交易中心等几家茶叶拍卖市场,但其交易的对象多是针对名优高端茶叶,交易量有限,这为安溪茶叶交易中心转型提供了市场空间与潜力。2015年全国首家综合性茶业交易中心落户安溪,这无疑给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前,安溪已经具备建立全国乃至于世界茶叶拍卖中心的基本条件,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可依托安溪综合型茶叶交易中心,由市场主导带动,向安溪茶叶拍卖中心转型,创新茶叶交易模式,发展该区域的茶叶特色经济。
5.2 发展安溪茶文化旅游
安溪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生物景观类茶文化旅游资源、建筑与设施类文化旅游资源及文类文化旅游资源(部分可见表4)。这些旅游资源,对安溪县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安溪县应该利用好、开发好这笔宝藏。通过深入的挖掘安溪茶,从而开发出更加有趣、生动,参与性更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安溪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5.3 提升和维护安溪铁观音品牌
表4 安溪县旅游资源
品牌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为了有力推动闽南铁观音茶经济圈的发展,应该致力于提高闽南铁观音的区域品牌效应,当务之急是维护和提升闽南铁观音的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铁观音品牌保护。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要督促茶企做好各项认证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通过上市来扩大自己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4]。政府作为市场监管的主体,用行政来保障安溪铁观音的货真价实,严格打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同时茶企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多样性,让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更加壮大。
5.4 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出口贸易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大经济背景下,要把握好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经济新常态下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安溪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加大茶叶的出口贸易。从国际化竞争的角度来看,安溪茶叶要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就要向世界上其他茶叶国家学习成功的经验,然后结合自身实际,以更高的视野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是强化生态建设,实现循环经济;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提高茶叶质量;三是严抓质量监管,培育国际品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跨境电商也悄然发展。各地高校可以开展跨境电商技能培训,鼓励大家利用网络平台将安溪铁观音销往世界各地,拓展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安溪铁观音品牌荣誉[EB/OL]. (2015-12-15)[2017-07-25]. http://www.chaduo.com/article-tgyzx-74082.html.
[2]陈富桥,姜爱芹. 城市居民茶叶消费的产品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NL模型的微观实证[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10):36-41.
[3]谢钦玲. 安溪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23-34.
[4]李梅生. 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