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2018-04-23罗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期羊水栓塞

罗燕

羊水栓塞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中, 引发多种急性且严重的并发症, 对产妇和胎儿的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据调查显示, 围生期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死亡率高达75%以上, 是造成产妇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绝大多数产妇均是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 也有部分产妇是由于引产所致[1,2]。因此, 临床上要采取全面、系统的措施进行积极有效预防和处理。本组以本院产科收治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对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96±2.34)岁;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40.12±1.32)周;经产妇34例, 初产妇41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38岁 , 平 均年龄 (28.78±2.62)岁 ;孕周 39~42周 , 平 均孕周(40.23±1.41)周;经产妇33例, 初产妇42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和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产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 叮嘱产妇放松心态, 积极配合。

观察组给予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产妇分娩当天,护理人员要严格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完成围术期护理工作,由护士长向产妇介绍分娩的整个过程。对出现羊水栓塞的产妇, 要尽早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果产妇是在分娩前出现呼吸困难、寒颤、发绀等症状, 则第一时间给予其20 mg地塞米松或800 mg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 改善溶酶体、抵抗过敏反应、保护细胞组织。给予患者高浓度面罩吸氧,改善呼吸困难, 检查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第一产程产妇需实施剖宫产手术, 术中可适当使用凝血酶, 缝合时避免出血;第二产程产妇可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阴道助产。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统计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情况, 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

1.3.2 对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1.3.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满意度, 满意度问卷中包括3个等级的选项, 分别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对各选项的最终选择例数进行统计, 将前2项的最终统计值作为“满意例数”,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 ×100%[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羊水栓塞发生率为1.33%, 对照组为9.33%, 观察组羊水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 对照组为85.33%,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75 2.41±0.36a 6.68±2.05a对照组 75 4.68±1.16 11.23±2.44 t 16.186 12.365 P<0.05 <0.05

表3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羊水栓塞是造成围生期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羊水中含有促凝聚物质, 可导致母体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干预方案是提升产妇生存质量的关键[5]。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护理模式, 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种可预测结果的产妇群体或临床症状设立的医疗护理模式, 用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对羊水栓塞患者实施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主要体现在预防治疗方面。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借助以往经验积极预防发生羊水栓塞, 而产妇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的症状表现后, 则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 将产妇和胎儿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围生期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羊水栓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说明围生期的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羊水栓塞发生率, 且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从产妇的满意度情况上来看, 观察组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本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中的结果相符[6]。由此可见, 在产科实施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并且, 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缓解护患之间的固有矛盾, 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 逐步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 实施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 改善产妇预后, 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有利于护患和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1] 张冉.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3):241-242.

[2] 梁瑞静, 魏艳梅.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0):185-186.

[3] 欧水英.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7):147-149.

[4] 胡杰芳, 杜素苹, 韩娜.路径化护理措施在围生期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120-123.

[5] 邓富秋, 李云, 曹莉, 等.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对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促进作用分析.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4):375-377.

[6] 宋桂玲.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羊水栓塞的护理影响.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8):233-234.

猜你喜欢

生期羊水栓塞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围生期抑郁症筛查与管理研究进展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什么是羊水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爱尔兰全科医生对围生期心理健康的观点:一项定性研究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