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积极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8-04-23谭立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蛋白质饮食血糖

谭立忠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调查显示, 糖尿病患病年龄越来越趋近于年轻化, 对于糖尿病患者, 健康教育和药物有着同等地位的作用。合理有效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在这一环节中, 护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2016年起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科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 女 20例;年龄65~85岁, 平均年龄(75.0±3.3)岁。试验组男23例, 女 17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0±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为2型糖尿病患者;②血糖控制不佳;③精神正常, 自愿参加,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病病史患者;②有心、脑血管严重疾病, 肾功能不全患者;③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 g, 3次/d, 口服。

1.3.2 护理方法

1.3.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1.3.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积极饮食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保证每日生活最低热量, 保证食品的多样性, 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 并且强调清淡饮食,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①碳水化合物:老年患者摄取250 g/d的碳水化合物, 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 多食粗粮, 切记不可服用葡萄糖、蔗糖等。②脂肪: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胆固醇过高,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必须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切记不可食用动物脑、肝、肾等动物内脏以及蛋黄等。③蛋白质: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糖异生作用增强因此其蛋白质的消耗比较高, 很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就为蛋白质摄入不足, 因此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摄入优质低蛋白,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2-5], 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的消化系统, 其功能较为虚弱, 因此多数患者喜欢食面条、稀饭等, 更加降低了蛋白质的摄入, 并且还升高了血糖。因此在护理时必须建议患者多摄入蛋白质, 减少吃面条、稀饭的次数。④其他:由于患者控制水果的摄入, 因此其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出现严重的缺乏, 因此光物质的补充也尤为重要。因此患者应多食谷类和豆类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 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膳食纤维还可以控制肠道的蠕动, 可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⑤饮食分配和餐次安排:根据患者用药时间和病情可以对患者进行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 控制暴饮暴食的发生。⑥低血糖的防治: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主要是规律饮食, 因此饮食教育非常重要。强调低血糖的危害, 如果患者大量运动必须加餐, 外出时携带甜食。⑦加强院内及出院宣教和饮食指导: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时间坚持使用降糖药物, 并且配合积极饮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平衡性, 保证膳食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出现能量过剩额情况发生。因此积极的饮食护理要贯穿患者治疗的始终, 防止发生病情加重。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G、HbA1c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FBG(7.6±1.4)mmol/L、2 h PG(11.3±1.5)mmol/L、HbA1c(6.3±2.5)%均优于对照组的(8.7±1.6)mmol/L、(12.9±1.2)mmol/L、(8.2±2.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FBG(mmol/L) 2 h PG(mmol/L) HbA1c(%)试验组 40 7.6±1.4a 11.3±1.5a 6.3±2.5a对照组 40 8.7±1.6 12.9±1.2 8.2±2.4

3 讨论

2 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质的健康问题, 并且发病患者逐渐上升,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繁多, 二甲双胍是目前公认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效果较为明显。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①对肝细胞膜有穿透作用, 有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胰岛β细胞进一步受损,增加糖的去处, 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对糖的吸收[6-8]。②抑制肝糖原异生, 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肝糖输出,从而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③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的降低机体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 减少患者体重, 改善胰岛素抵抗, 因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抑制作用。二甲双胍生物利用度非常低, 其主要的副作用是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9,10], 另外一个缺点为需要口服2~3次/d, 服药次数较多, 对于老年患者不好操作, 如果漏服会影响治疗效果, 依从性较差。但是整体上来讲, 优点大于缺点[4]。积极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 血糖的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饮食管理可以控制血糖,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FBG(7.6±1.4)mmol/L、2 h PG(11.3±1.5)mmol/L、HbA1c(6.3±2.5)% 均优于对照组的(8.7±1.6)mmol/L、(12.9±1.2)mmol/L、(8.2±2.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积极饮食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 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徐灵莉, 蒋娟, 兰花, 等.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重庆医学, 2015, 44(13):1784-1787.

[2] 于平平, 肖湘成, 王琳云, 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38(4):425-431.

[3] 崔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30(15):59-60.

[4] 潘珺, 郑娟, 沈大跃, 等.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研究.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5):649-652.

[5] 任淑琴, 苗春霞.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干预作用.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 31(2):149-151.

[6] 施惠琴, 许卫琴.心理干预联合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 37(8):274-275.

[7] 余华英.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52例.中国药业, 2013, 22(11):142-143.

[8] 赵霞.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4):75-76.

[9] 吴秉司.二甲双胍联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中国药业, 2016,25(7):80-82.

[10] 时淑华, 何茶叶, 黄锦荣, 等 .二甲双胍对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干预的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 7(2):11-13.

猜你喜欢

蛋白质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蛋白质自由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