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西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现状调查

2018-04-23解少煜徐鹏鹏常宏伟李开春胡颉颖李光江杨承武张丽梅李德新王德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皖西阳性率血小板

解少煜,吕 勇,孙 婕,徐鹏鹏,常宏伟,秦 伟,李开春,胡颉颖,袁 伟,俞 亮,谢 华,李光江,杨承武,张丽梅,张 凤,丁 凡,王 芹,李德新,王德斌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显示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1]病例,初步推测与布尼亚病毒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感染有关[2],该病主要为蜱虫叮咬传播,多发于春夏季[3],呈高度散发,人群普遍易感。自2011年以来,皖西地区每年均有SFTS病例报告,已逐渐成为威胁该地区居民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新发传染病。为了解皖西高发病地区一般人群的感染及流行状况,该研究对金寨县、霍山县开展了一般人群横断面SFTSV血清学流行病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2调查方法每个村的人口构成要求为每个年龄组男、女各不少于10例,共有8个年龄组(<10岁组、10~19岁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即每个村至少160例,如不能抽取足够例数,要求不需抽样人群的构成与实际的人口构成一致。标本采集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征得对方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询问其基本情况和暴露情况。

1.3检测方法

1.3.1标本采集、保存与运输 标本采集用无菌真空管,每人采集非抗凝血5 ml,用于血清抗体检测。标本采集同时填写好编号。采集后,及时分离血清,将血清、血球分别保存。标本采集及血清分离进行无菌操作。所有标本应置入大小适合、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拧紧管口并及时分离血清,标记清楚后将血清保存于保存在-70 ℃冰箱,1周内运送至市疾控中心。

1.3.2主要仪器 A2生物安全柜(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台式离心机、酶标仪(奥地利安图斯2010)、水浴箱、洗板机。

1.3.3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 采用ELISA法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IgG 抗体。SFTSV-IgG试剂盒(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FTSV-IgG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Cutoff=阴性对照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OD)值的平均值+0.10(阴性对照OD450nm值的平均值<0.05时按0.05 计算)。SFTSV-IgG 阳性判断: 样品OD值≥Cutoff者判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 Epidata 3.0 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χ2检验、确切概率法和线性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基本情况在皖西地区SFTS高发病地区的2个县6个乡镇12个行政村共采集了2 126例一般人群的血清标本及其基本信息,并调查收集了各行政村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48岁(2~78岁)。

2.2发病情况如表1所示,自2011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12个行政村共报告SFTS病例23例,平均发病率为0.55‰(23/42 011),不同行政村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126份血清标本中,检出阳性99份,SFTSV-IgG总抗体阳性率4.66%;12个行政村中,金寨县桃岭乡金桥村SFTSV-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2.02%(22/183),霍山县与儿街镇百福庵村阳性率最低,为0.56%(1/178),不同行政村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4.28,P<0.01);皖西地区SFTSV抗体的阳性数和SFTS发病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11.51,P=0.007),但是感染阳性率与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抗体阳性的性别年龄分布如表2所示,2 126份血清标本中,男性SFTSV-IgG抗体平均阳性率4.14%(38/918),女性平均阳性率5.05%(61/1 208),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个年龄组中,60~69岁组SFTSV-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82%(21/308),<10岁组阳性率最低,为3.28%(8/244),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均有SFTSV抗体阳性,40~49岁和60~69岁组达到高峰,50~59和≥70岁年龄组开始下降,见图1。

图1 皖西地区SFTS高发病地区不同年龄的SFTSV-IgG抗体阳性率

2.4抗体阳性的职业分布如表3所示,剔除108例职业信息不全者,剩余2 018份血清标本中,从事商业服务人群SFTSV-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53%(2/19),从事其他职业阳性率最低为0(0/141),不同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皖西SFTS高发病地区发病及SFTSV抗体阳性率(n)

表2 皖西地区SFTS高发病地区SFTSV抗体阳性性别年龄分布(n)

表3 皖西地区SFTS高发病地区SFTSV抗体阳性的职业分布(n)

2.5调查地区环境状况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主脉北坡,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森林覆盖率达74.6%;霍山县位于安徽西南部、大别山腹地,鄂皖两省四县两区结合部森林覆盖率达75.01%。

3 讨论

SFTS是一类新发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病原学特点和治病机制尚未阐明。 SFTSV 感染具有一定的本土疫源性,目前推测蜱虫叮咬是其感染的最可能传播途径[4-5]。ELISA检测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且稳定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是当前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6]。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皖西SFTS高发病地区一般人群的SFTSV-IgG总抗体阳性率达到4.66%,高于江苏省的0.94%[7]和山东省沂源县 0.8%[8],低于山东省蓬莱市的9.05%[9]和湖北省的6.37%[10]。其可能的原因有:一是金寨县和霍山县均位于大别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当地生产生活的居民感染的风险较高[11];二是本次研究是选择高发病地区的一般人群,因而抽样方法较其他研究可能不同。

本次调查显示,不同地区SFTSV-IgG抗体阳性率不同,可能与皖西部分地区已构成该病的自然疫源地有关,吕勇 等[4]曾报道皖西地区金寨县某村先后发生两起SFTS聚集性疫情,并于2013年调查显示当地一般人群抗体阳性率达19.05%,宿主动物(羊)阳性率达73.08%;但是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抗体阳性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而发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抗体阳性并不一定发病。另外,本研究显示SFTSV抗体的阳性数和发病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可能说明感染的风险越高,发病的机率可能越大,但是感染阳性率与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个别地区如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和霍山县太平畈乡蔡家畈村发病率较高,但抗体阳性率偏低,可能由于发病数本身较少有关,也可能由于患者非本地感染有关。

本次调查显示,男女SFTS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山区居民普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蜱虫叮咬的暴露机率相似,与Seidahmed et al[12]研究一致。不同年龄组SFTS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宫连凤 等[13]研究一致,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且无明显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人群普遍易感和不同出生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暴露经历有关。感染的年龄中位数低于发病年龄的中位数58岁(1~90岁),其原因可能由于蜱接触和身体免疫力差异等多种因素相关[11]。不同职业感染率存在差异,以商业服务和幼托儿童人群感染率最高,可能与这两种职业人群的样本量较少有关,也可能与其活动范围较大或者个人防护意识差有关。

综上所述,一般人群对SFTSV普遍易感,皖西SFTS高发病地区SFTSV感染率较高,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推测SFTSV在皖西地区部分区域有一定的流行强度,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流行规律仍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建议当地应加强健康教育、症状监测和病例救治等工作[5,14]。

[1] Yu X J, Liang M F, Zhang S Y, et al.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1, 364(16): 1523-32.

[2] Zhang Y Z, He Y W, Dai Y A, et al. Hemorrhagic fever caused by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 pathogenesis and correlates of fatal outcome[J]. Clin Infect Dis, 2012, 54(4): 527-33.

[3] 康 锴, 唐晓燕, 许汴利, 等. 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2):106-9.

[4] 吕 勇, 吴家兵, 徐鹏鹏, 等. 皖西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传人疫情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9):1129-32.

[5] 孙立平, 童巧霞, 揭盛华.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1):87-9.

[6] 雷晓颖, 张笑爽, 于学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7):967-71.

[7] 章国宝, 雷永良.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5, 5(1):77-80.

[8] 张文帅, 曾晓燕, 周明浩, 等. 江苏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疾病监测, 2011, 26(9):676-8.

[9] Wen H L, Zhao L, Zhai S, et al.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handong province, China[J]. Emerg Infect Dis, 2012, 18(6): 963-5.

[10] 周淑琴, 宁福江, 孟淑欣, 等. 蓬莱市健康人群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3):476-8.

[11] 占建波, 霍细香, 官旭华, 等. 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4):992-3.

[12] Seidahmed O M, Siam H A, Soghaier M A, et al. Dengue vector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during a major outbreak in a coastal Red Sea area in Sudan[J]. East Mediterr Health J, 2012, 18(12):1217-24.

[13] 宫连凤, 姜 梅, 刘 娟, 等. 山东省烟台市人与动物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调查及同源性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5):524-7.

[14] 曹 琛, 吴家兵, 曹明华, 等. 安徽省2011-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8):792-5.

猜你喜欢

皖西阳性率血小板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回马枪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