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马太效应”
2018-04-22郭培
郭培
摘 要: “马太效应”作为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的一种客观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本文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近五年的生源情况、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及省优秀硕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建议通过制度完善,尽量避免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人为的“马太效应”,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争取做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马太效应 教育资源 公平 效率
一、 引言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1968年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1]其名字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后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在科学界、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献学等生产、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马太效应”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无论是在学生个人发展层面还是学校管理层面,都有广泛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持续而快速的发展,在个别发达省份,甚至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英才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进程中,高等教育资源依旧是稀缺的社会资源。
本文主要从硕士研究生生源角度,将硕士研究生分为“211”生源和普通生源两类,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对该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全过程(生源、培养过程、省级优秀论文奖等)中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成果评选现状的统计分析,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马太效应”的存在程度。理论上“马太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结合近五年的数据实证,通过理论分析和教育管理实践,理清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马太效应”的存在形式和形成原因。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合理看待教育成果中体现的“马太效应”。对于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人为的“马太效应”,应该通过有意识的顶层设计,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规避。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保证每位研究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做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
二、数据分析
图a:近五年南京师范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新生中“211”生源比例情况;图b:近五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入选名单中“211”生源比例情况;图c:近五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中“211”生源著者比例情况。
我们首先对2014年至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新生中“211”生源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a:这五年的生源中“211”生源比例分别为27.72%、28.22%、26.62%、28.62%、28.85%,这五年的平均占比为28.02%。南京师范大学每年会在全日制学术型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是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为其提供科研机会与条件,促进其开展系统、规范的科研训练,发挥创新优势,发掘创新潜能,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科学创新水平。图b为2014年到2018年的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中“211”生源比例,分别为50.00%、31.71%、48.65%、55.56%、53.55%,平均占比为47.90%。图c为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作者中“211”生源统计数据,获得者中“211”生源的占比分别为42.86%、55.56%、21.43%、35.71%、25.00%,平均占比为36.11%。
由图示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入选名单中“211”生源比例远远高于其占总生源的比例。
2.“211”生源获得教育优秀成果的比例高于生源比例但低于其占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的比例。
由此可見,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较明显的“马太效应”,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有着较明显的向“211”生源的倾斜性。
三、原因分析
1.“马太效应”的客观性
“马太效应”的提出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曾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在科学界,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即使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有着相似的成就,通常也会得到更多的声望。在经济学领域,富裕国家的生产力更加发达,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往,生产力也会愈发发达,也就会更加富裕。在社会阶级层面,则是富裕的阶层会更加富裕,穷人生活更加贫穷,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从微观角度,“马太效应”是“理想人”合理选择的结果
理论上,人们总倾向于和更优秀的人组成团队,尤其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或是攻坚学术难题时。对于导师们来说,“211”高校毕业生往往意味着学习能力更加优秀或天资更加聪慧,是新招录研究生中的佼佼者。而“牛导师”相对于普通导师又有潜在的选择好学生的权力,同样地,成绩更优秀的学生(其中主要是本校学生)对于导师亦有潜在的优先选择权。正因如此,“牛导师”和“211”高校毕业生就更加容易结合成师生团队,理论上也就更加容易获得教育资源的倾斜及最终的教育成果。
3.评选制度的不客观性
就制度而言,好的机会才更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的评选时间为每年的4月份,评选对象一般是刚进入研究课题的研究生一年级新生,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进行课程学习,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还没有开展课题研究,少部分学科研究生也才刚刚进入课题研究阶段,此时的评选只能根据课题组的累积成果来评价,而优秀的课题组往往又是“牛导师”所指导。所以,现行的学术潜力评价体系是“马太效应”的推手,主观上加剧了教育资源向“211”生源学生的倾斜。
四、对策及结论
首先,我们有必要认识到高等教育领域“马太效应”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区别。客观性,即在同等条件下,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会得到更好的提升。这种客观性同时也是教育实施后教育结果的一种客观体现。主观性,即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这其实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人为的不公平干预。我们要合理看待高等教育中“马太效应”的客观性,又要避免“马太效应”的主观性。也就是说,要辩证地看待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既要保证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又要考虑教育产出的效率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者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尽量避免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人为的“马太效应”,在制度设计上尽量体现公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弱化生源地等既得优势因素对教育决策的干扰。例如,在评选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时,可以采取“盲评”,即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看不到参评者的姓名以及指导老师信息;建立校际间互评机制,尽量由外校同学科专家参与评选,借以弱化生源地等因素对评审公正性的干扰。
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不能仅仅建立以最终科研成果的多少来决定学生是否成功及导师培养学生成功与否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应该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培养各类型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教育是否成功不应该仅仅由可量化的教育成果的多少来决定。因为除了论文、专利、专著等教育成果外,更多的成果是无法量化的。譬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营造出融洽的师生及同学关系,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这些成果都不是能用数字量化的,但对个人、对社会却又是比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成功。高校在制定各种评奖评优政策时应该多考虑这些因素,争取能起到高校应该起到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
罗尔斯曾在他的著作中阐述过关于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是这样表述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与他人的自由并存的同样的自由,包括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财产权利。”[3]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同样受此原则维护,因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绝不可能在某段时间内被全部认识清楚或是得到施展,而只能设想,如果提供一个良好的和他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它的可能结果。[2]所以为使每个人都通过教育而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非“211”生源学生相对于“211”生源学生客观看可能前期累积优势是差一些,但对于个人而言,他却处于上升阶段。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这部分学生成长、成才的权利。
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在于创设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竞争往往会带来效率的提高。[4]虽然现行的教育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各种客观或者主观的打破公平的可能性因素,但它应该是以保证公平为要义而设计的。教育公平既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措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长、成才的机会。
参考文献:
[1]Robert K. Merton,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J]. Science,1968(5):56-63.
[2]謝安邦,等编著.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63.
本研究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的支持,项目编号:XJGGJG14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