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洁奉公的梅贻琦

2018-04-22郭文才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廉洁奉公梅贻琦西南联大

郭文才

1931年,清华大学在驱逐原校长罗家伦、拒绝阎锡山派来的乔万选当校长后,竟然有十一个月没有校长。

当时的学生会提出校长必须符合5个条件:1.无党派色彩;2.学识渊博;3.人格高尚;4.确能发展清华;5.声誉素著。这样反反复复,一再物色,后来经教育部长李书华推荐,南京政府任命梅贻琦为清华校长。学生没有拒绝他。后来的实践也证明,梅贻琦不负众望,切实按照就职典礼上宣布的施政纲领,大刀阔斧地开创了旧清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为清华的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不赘述这些,只想着重谈谈他的廉洁奉公。

梅贻琦1889年生于天津,祖籍是江苏常州。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内成绩优异的高材生。他是我国第一批用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学生。1914年秋天,从美国东部的吴世脱工学院毕业回国,获工学士学位。1915年夏,接受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聘请,来校任教。1921年又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22年回国后继续在清华任教,1925年作为物理系“首席教授”,任清华教务长,时年37岁。

梅贻琦是清华大学校长中任期最长者,也是清华校长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言论者。学者司徒允这样评价他:“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可谓备得‘身后荣誉,一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名言,几乎使他与蔡元培先生比肩而立。”这个评价,恰如其分,毫不过誉。在清华以至后来的西南联大期间,梅贻琦都像蔡元培先生一样,治校方略采取的也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见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梅贻琦一生廉洁奉公,生活节俭,是有口皆碑,备受称赞的。1931年就任清华校长后,主动放弃原校长可以享受的一切特权,自己付家里工人的工资和电话费,不要学校每月免费供应的两吨煤,从不让他家里的人乘坐小汽车办私事。在西南联大时,他身为大学校长和国民党中央委员,经常吃的是“白饭拌辣椒,有时吃上一顿菠菜豆腐汤,全家就很满意了”。他的太太卖过点心,他的儿子眼镜丢失了,竟没钱买新的。有一次他出差,本来预计乘飞机从成都回昆明,后来恰好得到乘邮政汽车的机会,梅贻琦就退了飞机票,因为可以“为公家节约200多元”。他平时的开支都要记账。他生前独自掌握着数十万美元的清华基金,逝世后却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他的住院费及殡葬费,都是清华同仁和学生捐助的。他病重住院期间,病榻下放着一个加锁的手提包,谁也不知是何物,但又不好意思问他。他于1962年5月19日在台北大学医院逝世后,秘书立刻加封,后来组织专人启封,原来包中全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

梅贻琦生活节俭,但不悭吝。如遇到必要花钱时,他也乐善好施。他经常参加各种捐助,如赈灾或救济困难职工,营救被捕学生,他都身先士卒。在他的影响下,学校教职员工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在清华工作四十多年,受到同事拥戴,学生赞扬,被称为“终身校长”,毫不夸张,实至名归。

林公侠说他:“在贪污成风的社会,竟能高洁到这样的地步,真是圣人的行為。只这一点,已是可以成为万世师表。”我们今天纪念梅贻琦先生,主要应铭记他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猜你喜欢

廉洁奉公梅贻琦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刘少奇:心系人民、廉洁奉公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基于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党的作风建设
斯诺笔下的毛泽东
明代中越两国历史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人物——阮安
梅贻琦的“落荒而逃”
梅贻琦的“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的梅贻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