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制约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2018-04-22朱延林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泌乳期产奶奶牛场

朱延林

对于规模化奶牛场而言,奶牛的产奶量高低,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近些年,关于提升奶产量方面较为先进的设施层出不穷,对产奶量尽管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制约奶产量低下的因素进行以下探讨。

1 制约因素

1.1 管理技术人员缺乏。近些年来,虽然每年大中专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计其数,但是真正深入基层一线的很少,许多大学生大学一毕业,就从事饲料营销,或者直接转行,深入到奶牛场作管理人员的少之又少。对于一个年存栏在1000头左右的奶牛场而言,要抓好饲养管理,必须具备资料人员1名,兽医、育种员各3名,技术副厂长1名,这8个人是绝对不能少的,否则一些现代化技术操作和管理理念就很难落实到位。就当前很多地区来说,许多从事畜牧专业的人基本在45岁以上,断层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奶牛场的长期发展。

1.2 管理措施不到位。奶牛场从经营方式区分,主要有股份制牛场、合资牛场及私有牛场,在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奶牛初配年龄过早。正常情况下,奶牛长到18个月,体重达350千克以上时方可初配。但目前很多养牛户急于让奶牛产奶,往往1年左右即开始配种,使牛体发育受阻,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二是急功近利、掠夺式的挤奶。即奶牛产奶后,采取掠夺式挤奶。主要表现在:奶牛泌乳期过长,低产牛日挤奶次数过多。正常情况下,奶牛泌乳期为305天,中高产奶牛日挤奶3次。有些养牛户因延误了配种期或奶牛高产而缩短干乳期,使泌乳期过长;对低产奶牛仍坚持每天挤3次奶,结果造成奶牛体质消耗过大,影响下一胎产犊和泌乳。

三是饲料单一。奶牛的粗饲料不得少于两种,精饲料成分不得少于3种。而目前许多养牛户的粗饲料主要是苜蓿、麦草、青贮,精饲料投放不足。

四是管理粗放,只重视泌乳期饲养。奶牛的饲养管理包括犊牛、育成牛、成乳牛(干乳牛、泌乳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现在许多养牛户只重视泌乳牛的饲养管理,干乳牛因管理粗放受到严重的影响,引起下个泌乳期产量下降。

五是奶牛有病,乱用、滥用药物。有些养牛户不注意疾病预防,缺乏环境消毒和防疫意识。奶牛一旦发病就乱用药,给生产留下隐患。

六是奶牛产后配种延误。正常情况下,奶牛产后第一次排卵在13~15天,这次发情为隐性发情,之后间隔21天又出现第二次发情,即产后第30~35天。

1.3 奶牛产后不注重护理。奶牛产后阶段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由于奶牛分娩后整个生理代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不做好奶牛产后的护理,或使用了错误的护理方法,奶牛产科疾病和代谢类疾病就会接踵而至,如乳房炎、乳房恶性水肿、乳热症(产后瘫痪)、酮血病、酸中毒、瘤胃积食、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真胃积食、真胃炎、奶牛产后综合征等,轻则需花费巨大费用治疗,重则无法治愈,不得不淘汰奶牛。

2 提高奶产量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奶牛场而言,工作比较繁杂,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造成损失。为此,无论从饲喂到产奶,都需要技术人员认真负责,确保每一个环节按照正规程序操作,才能为提高产奶量奠定基础。

2.2 产后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刚刚分娩的奶牛而言,产房或棚圈应封闭,防止冷风直接吹在奶牛身上,以防感冒。立即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对奶牛的外阴进行清洗、消毒。清理地面的羊水和污物,然后进行环境喷雾消毒。

在奶牛产后2小时内给其补液、消炎、止血。在奶牛产后,每天给其饮一次营养粥,连饮5天。营养粥配方:麸皮0.5千克、红糖0.5千克、催衣排露散1剂,用10~15千克开水冲开,候温饮用。

针对奶牛产后身体虚弱的特点,可在其产后第6天喂服气血宝(补中益气散)和壮骨止汗散各1剂,连服3~5天。在奶牛产后5天内,要少补喂精料,5天后,根据奶牛产奶量的不断上升逐步增加精料量,但每天不得超过0.5千克。要给产后奶牛多喂一些优质粗饲料,如羊草、苜蓿干草等。

奶牛产后挤初乳要少挤、勤挤。第一天每次挤0.5~l千克,每天挤5~6次。第二天每次挤1~3千克,每天挤4~5次。以此类推,到第6天时才可挤净。

发现奶牛乳房出现恶性水肿时需及时治疗,否则极易引发奶牛乳房炎。治疗方法:用乳房水肿消,每天服1次,每次l袋,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用食用醋兑开水热敷。用硫酸镁兑开水热敷。

在奶牛产后10天,如发现奶牛有子宫内膜炎,伴有恶露不尽的症状,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益母清宫液150~250毫升灌注子宫,每天1次,配合喂服宫净安250克,每天1次。以上方法连用3~5天即可痊愈。

2.3 重视后备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后备奶牛而言,要按照奶牛的生理特性和发育的不同阶段,合理饲养,确保营养充分,如果不重視对后备奶牛的饲养,发育阶段饲草料跟不上,将为以后的高产埋下隐患。

2.4 做好奶牛“防检驱治”工作。每年要定期做好奶牛的驱虫、防疫和疾病治疗工作,是提高奶产量的保障。

2.5 加强育种工作。育种工作是奶牛场的工作中的重心,要对每一头奶牛建立育种档案,跟踪信息要健全,尽量缩短产间距。

影响奶牛产奶低下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外,环境和气候也是制约奶牛产奶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抓好奶牛饲养等几个方面的同时,重点要抓好管理,建立奶牛场考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这是提高奶产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作者单位:15560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小城子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泌乳期产奶奶牛场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饲粮脂肪对高产母猪泌乳期乳成分和必需脂肪酸平衡的影响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泌乳期水牛饲料中添加亚麻籽并提高蛋白质含量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半胱胺和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奶牛都是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