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呼吸道传染病防疫

2018-04-22冯晓宁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氏杆菌胸膜猪群

冯晓宁

猪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较多,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都围绕呼吸系统,罹患呼吸道疾病的猪会借助空气传播或者是接触传播形成蔓延趋势,对养殖工作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于此,天津市宁河区在2016年全面贯彻落实市农委精神,积极落实有效的防治工作,对于病猪死猪则充分发挥地区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的优势,推动宁河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本文对猪呼吸道传染病中的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防疫工作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1 支原体肺炎防疫

支原体肺炎也被称为猪气喘病变,流行趋势和地域相关,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结构,由于病变本身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若是猪感染支原体肺炎,就会导致出栏时间大幅度延长。在支原体致病过程中,常常会附着在支气管的纤毛上,释放毒素物质导致猪纤毛脱落,造成继发性感染。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会持续在10天到15天之间,患病猪常常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猪的生长发育受阻。若是对其进行剖检,则会在猪体内肺叶位置发现半透明的病灶,左右肺叶呈现出对称状,甚至会伴有严重的边缘充血问题。

结合支原体肺炎的实际情况,要想有效开展防控措施,就要及时进行疫苗注射,较为常见的就是弱毒性疫苗以及灭活疫苗两种。前者在使用过程中要将其直接注射到病猪的胸腔内,在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同时,形成有效的抵御抗体。后者主要是利用肌肉注射,不仅安全,且实用性较强,但是,整体效果并不如弱毒疫苗快,且整体免疫周期较短。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防疫管理,而要想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就要合理性调节猪饲养密度,优化通风效果。

2 传染性胸膜肺炎防疫

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是由猪体内放线杆菌引起的疾病,会出现肺急性纤维素炎症,少数猪也会出现慢性局部灶性坏死的问题。由于疾病本身并不会局限在固定的范围内,因此,猪在各个生长阶段都可能罹患传染性胸膜肺炎,需要注意的是,在猪断奶后发病的几率会增大。在疾病发病过程中,传染性胸膜肺炎对于猪的呼吸道有着较高的特异性依赖,若是感染就会迅速出现蔓延,甚至会形成菌血症,利用抽血也能有效对本病菌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常规化的猪场若是出现大规模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猪群,由于病毒并不能全部处理干净,所以,会导致猪场关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的临床症状中,猪的鼻子部位、耳朵部位以及四肢部位出现的发绀问题较为明显,并且,病猪会出现高热现象,温度持续在41摄氏度左右,甚至有时猪会呈现出犬状坐姿,利用腹式呼吸。1)急性的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程只需要一天,若是病猪能度过最危险的一天则会出现病症减轻的症状。若是对病猪进行剖检,则病灶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兩侧肺叶部位,病灶区的颜色会加深,质地则会出现脆性。2)慢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猪并不会持续发热,但是会逐渐消瘦,出现间歇性的咳嗽,对死猪进行剖检,会发现肺部和胸腔出现黏连,隔叶也会存在化脓病灶,病程的加深其坏死问题会逐渐增多。

针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传染过程予以处理,从根本上提高防疫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水平。由于空气和猪体本身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要从空气喷雾消毒处理工序出发,有效灭杀病原,提升空气的整体湿度,有效促进尘埃粒子的沉降速率。养殖人员也要对养殖密度进行集中控制,避免猪群出现大规模的应激反应。若是在猪群中发现病猪,则要迅速隔离,对重点猪群进行预防给药管理,主要是四环素类药和磺胺类药物。而对于患猪则要及时淘汰,以避免后期形成僵猪。除此之外,也要对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管控,主要是由于不同血清型的交叉免疫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利用单一化方式进行处理,对病原培养后利用甲醛进行灭活,从源头提高管理水平,以维护防疫项目的实际水平。

3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防疫

在猪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发生几率也较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呼吸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疾病,其流行范围也十分广泛,患病猪龄并不固定,但是,成年猪的发病几率要明显低于幼年猪,尤其是仔猪。仔猪在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后的两周内,就会出现鼻软骨发育严重畸形的问题,因此,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也被称为萎缩性鼻炎。

猪在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后,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病情蔓延后,患病猪的鼻骨就会出现萎缩问题,鼻腔也会变窄,呼吸十分不畅,这就使得患病猪出现拱地和摇头的情况,尤其是在猪运动后,就会存在呼吸更加急促的问题。

针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要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在母猪产前的1个月、2个月进行油乳单苗和联苗的接种,提升母体的整体抗病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仔猪的预防效果。要对猪群进行全群药物预防管理,选取适宜的拌料进行给药,从而积极落实具体的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猪管理水平更加有效。

总而言之,在猪呼吸道疾病防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系统化监督管控措施,要提高多发病的重视程度。由于呼吸系统传染病要借助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要对环境消毒管理和饲养密度予以集中管控和处理,前者要保持常态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落实环境维护和监督管控措施,后者要合理性降低,发挥疫苗免疫作用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水平,减少不良应激反应,从而提升均衡性程度,为地区猪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301500天津市宁河区乡镇畜牧兽医总站)

猜你喜欢

氏杆菌胸膜猪群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