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

2018-04-22丁立群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切块种薯蚜虫

丁立群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病虫害防控效果和防控质量,伊通县积极开展马铃薯绿色防控示范试验,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无害化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1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1 做好种薯处理工作

首先,选择优良脱毒抗病品种。不同马铃薯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在生产过程中,要结合本地气候环境,病虫害流行特点,流行趋势,因地制宜的选择符合当地生产的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如荷兰七号、克新12号、春薯3号、蒙薯9号、内薯7号等。对于病毒病危害严重地区更应该选择脱毒马铃薯品种,其它病虫害发生地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种田要和种植区域相隔2.5公里以上,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单打单收;其次,做好种薯切块处理工。在切换处理过程中,病害马铃薯去除,选择无病虫害威胁的种薯,提倡使用小薯播种,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种薯切块处理过程中致病菌的引入。对于质量较大的种薯要进行切块处理,种薯切块前应该在播种2到3天内进行切块,大小维持在30到50克之间,每个薯块上要保证有一到两个健壮芽眼。切块时要准备2到3把切刀,将其放置于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后切块处理。当遇到患病马铃薯和腐烂马铃薯后要及时将其去除,并对切刀进行重新消毒或更换切刀,防止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中暑;最后,做好种薯处理工作。对于病虫害威胁严重的地区,在播种前需要对种薯进行药剂拌种。可以使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在种薯进行浸种消毒,其可以有效预防马铃薯疫病的发生。每公斤种薯用50毫升的2%的硫酸铜溶液浸种十分钟可有效预防马铃薯环腐病。田间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以使用68%的吡虫啉,按照种子质量0.5%的比例拌种。地下害虫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毫升兑水2公斤拌种种薯15公斤。

1.2 农业防治

首先,高垄栽培。用高垄栽培技术能够达到控制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的目的,从而有效降低马铃薯发病率,确保马铃薯高产优质;其次,适时播种,合理轮作。要结合本地区气候环境,种植制度,市场需求,合理的确定播种日期。在播种前要科学选地整地,尽量避免和茄果类作物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或套种。要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控制田间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滋生场所。马铃薯进入现蕾期后要注意控制马铃薯地上部分生长量,避免引起马铃薯徒长,保持田间正常的通风透光率,控制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最后,人工捕捉害虫。利用多种害虫的假死性,在害虫成虫期,通过敲打植株,使害虫从植株上脱落,将脱落害虫收集到一起,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灾害虫成虫产卵高峰期,可以结合田间日常操作管理,将病虫害叶摘除后出田间集中处理,以减少田间病虫害基数,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

1.3 物理防治

首先,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当田间害虫进入成虫期后,可以在马铃薯田悬挂射频杀虫灯。利用该装置能够很好的消灭田间的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成虫和蚜虫。每个射频杀虫灯能够覆盖3到4公顷的马铃薯田;其次,采用黄板诱杀害虫。利用蚜虫等害虫的趋性,当蚜虫等害虫进入成虫期后,在马铃薯田间悬挂黄色粘板,用来吸引和诱杀成虫,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田间蚜虫危害,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馬铃薯病毒病发生。

1.4 化学药物防治

上述栽培技术、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是针对田间病虫害发生不严重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几种防控手段。当田间病虫害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后,要科学选择化学农药,进行田间防治。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病毒病、软腐病、晚疫病。针对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如下手段防治:对蚜虫可以使用采用0.1%灭蚜松、0.05%~0.1%乐果、0.2%敌百虫或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1亩用1~1.5千克对水喷雾,或用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喷雾。用菊酯类杀虫剂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二十八星瓢虫。可以使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2%核苷溴吗啉胍30~50ml兑水30公斤,病菌速灭13ml/亩防治病毒病。使用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 72.2%霜霉威水剂 50~60mL,间隔7~10天防治一次,连喷2~3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2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措施

2.1 成立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项目领导小组

要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纳入到地区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议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部门资金支持,全面落实好各方责任,细化工作任务,确保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任务全面完成。要成立县级农业局局长为组长,农业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农技站站长,县植保站站长,土肥站站长,种子站站长为成员的马铃薯绿色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对各方力量进行有效协调和引导,制定完善的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组织和指导方案实施。

2.2 加强病虫害监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为了进一步掌握本地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流行趋势,需要在本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广的地区,设置病虫害监测点,做好定点定人定期检测。并重点做好感病品种历年发病重的连作田监测。同时做好大田跟踪调查工作,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汇总分析,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对本地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流行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及时向广大种植户发布病虫害信息和流行趋势预报,要给予农户相应的防治意见。

2.3 强化技术指导

技术人员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期间,深入到农户第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示范讲解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及时解决农户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指导农民群众科学防治病虫害,要进一步对地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确保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130700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猜你喜欢

切块种薯蚜虫
蚜虫婆婆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