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源县小农生产情况调研

2018-04-22齐修云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农农业生产

齐修云

沂源县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人口56万,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平均海拔高度400米,素有“山东屋脊”之称,果品种植面积70多万亩,农民收入的70%来自林果业,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现将对个别镇小农生产情况调研如下:

1 小农生产的现状和特点

1.1 不同区域小农生产的构成特点,不同层次和水平小农发展情况。南鲁山镇小农生产的构成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耕种面积小。人均耕种0.4亩责任田(俗称口粮田)即两季水浇田(小麦-玉米轮作)、1.5亩山地(大多没有进行土地经营确权),(2)从事产业复杂。全镇玉米面积2.35万畝,小麦常年播种面积250~500亩,各类经济林1.25万亩,46个村均有面积不等分布,其生产专业村12个,占26%,经济林树种以苹果、桃、大樱桃、猕猴桃等为主;全镇花生、大豆常年播种面积1.25万亩,全镇中药材面积1.5万亩,以桔梗、丹参等为主;小杂粮0.35万亩,主要以小米、豆类为主。(3)、产业化程度底。粮食作物自产自用,水果以农贸批发市场销售或冷库代存代销为主渠道,花生、大豆作物以自榨油用或榨油企业收购,中药材以加工企业收购,小杂粮多以自给或农贸市场销售。

1.2 不同行业小农经济情况。全镇从事林业干果生产的小农生产户1850户,约占总户数的15.7%,主要从事板栗、核桃等产业,户均占有面积8.11亩,常年亩均收入3500元,户均收入28385元,效益较好,面积规模稳定;全镇畜牧养殖户350户,其中规模化养殖场40家,以养殖沂蒙黑山羊、生猪、鸡、鸭等为主。除生猪受市场价格的波动效益不稳定外,其它养殖行业收入稳定,常年户均收入保持在3.5万元左右;农业小农种植业户总户数8500户,其中从事果树、中药材生产的小农生产农户3500户,年经济收入户均2.55万元,其它小农生产种植户经济效益较低。

2 扶持小农生产、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现代化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着重在发展行业(苹果、大樱桃、桃、猕猴桃等)、种植模式(比如苹果的矮砧密植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示范引领,破解体质增效的课题。二是积极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文章。把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与深加工、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参与,精品采摘园的建设,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培育农产品公用品牌。积极培育“沂源苹果”等公用品牌,打造农产品的公众知名度,可使小农生产直接受惠。

3 小农生产在提升传统农耕文明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小农生产在品种的选择、耕种方式、收获方式、初加工方式、销售方式等环节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当地传统,使得农产品更容易被城市市民接受,象石磨小米、石磨面粉等,将其融入到乡村休闲旅游当中,深受城市市民的欢迎,已成为生态农业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传统农耕文化方面小农生产发挥了主要作用。

3.1 小农生产土地耕作较少使用机械: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小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但小农生产的购买力较低,生产环节所需机械较多,需加大小型耕作机械的研发,为其提供适合的耕作机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耕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3.2 农田设施建设: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多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小农生产自行建设,能力有限,且建设水平较低。

3.3 科技应用:国家实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培育工程更多地是倾向于种植大户以上的农民,小农生产更多地是靠区域内科技示范户或技术能手的技术扩散获得科技的应用,相对滞后。

3.4 资金投入:小农生产因其规模较小,难以获得维持生计的经济收入,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积极性也不高。

3.5 产品销售:小农生产经济作物农产品更多地是靠大市场销售,一般由农产品加工企业代为收购,或者由储藏冷库代为销售,自我销售能力非常低,小杂粮等农产品依靠集市小市场销售。

3.6 信贷保险:小农生产因其规模较小、效益不稳,很难靠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信贷,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玉米、小麦保费完全由各级财政负担,在全县实现了全覆盖,因其保费较少、赔付偏低、理赔程序复杂,难以发挥作用。

4 地方干部、基层群众关于把握好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与扶持小农户关系,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的意见建议。

4.1 充分发挥规模化经营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般规模化经营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或其他经营组织主办,国家或地方在土地流转、信贷、农业项目、技术应用等方面给予了较大扶持,规模化经营有义务将自己成型的生产方式、新技术的应用等成果示范扩散给小农生产,在产品生产标准化方面发挥作用,在产品销售环节发挥“船大骨架大”的品牌作用,化解市场风险,逐步培育形成小农生产与规模生产“依托但不依赖”共生关系。

4.2 加大对小农生产的扶持力度

小农生产是国家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产物,从业人员巨大,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较大,对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在提高耕地质量、农田建设、科技应用、资金信贷、保险和化解风险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引领到现代化发展的正确轨道,使其不掉队、不落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作者单位:256110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农技站)

猜你喜欢

小农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