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思考解析
2018-04-21张雁
张雁
摘要:本文主要以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思考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原因为主要依据,从重视挖掘传统文化、加强电视媒体的品牌建设、重视观众需求和学界研究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
关键词:传统文化;电视节目;思考
在新时期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为一种必然。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是当前各个行业皆高度重视的方面。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来全面发挥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效用与价值,为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政策方针全面落实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思考,具体如下:
一、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成因
《成语英雄》、《中国谜语大会》等众多节目成功的原因,除了内容精致、传播传统文化外,还有文化的共享性与形式的创新性等战略思维,皆是目前电视媒体传播文化类节目的宝贵经验。
《成语英雄》与客户端相同步,节目还打造了同名游戏,是在《成语英雄》后同传统文化的再度融合。此游戏包括了我国文化中所有成语,通过看图、猜图等游戏方法,为不同年龄玩家带来乐趣,还能让玩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依据《成语英雄》节目组有关负责人阐述,該游戏自开通以来,下载量不断创新高,验证了社会群众对文化与游戏融合的认同。其主要经验;第一,网络媒体战略同品牌保持一致,把节目品牌故事、节目价值诉求等展开全面结合,吸引更多潜在用户群;第二,游戏具有较强的激励性与参与性。新兴的游戏方式可以持续吸引群众眼球,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公众需求,通过给予观众的忠诚度一定的奖励,以此来保证观众的忠诚度。第三,为观众提供乐趣。《成语英雄》主要借助的是我国优秀的成语文化,外加现代专业队伍的不断开发,网络技术同文化资源的融合切实满足了社会大众的观看需求,此种模式也将变成维持社会公众忠诚度的方法。
《中国谜语大会》的重点为文化分享与形式创新。此节目把娱乐与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它的成功为传统文化类节目传播带来了诸多启发。大多数节目都是新研究的谜语,有少许是千古之谜,诸多群众自行设计的谜语有较强的时代感。此外,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务必要同当前传播方式有机融合。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同观众进行互动,此种传播方式取得的效果十分优良。场外观看直播的群众,能够通过短信或是微信的方式,同选手一同猜谜,全程互动,并在电视上实时呈现。观众还可以通过扫一扫的方式来获取奖品。所有创新都散发着公众的热情。台网联动变成了《中国谜语大会》的传播特色之一,切实扩宽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空间,增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二、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
相关人员若想进一步了解电视媒体的文化内涵,鼓励各类节目汲取传统文化养分,全面凸显传统文化的风格。需不断完善文化类节目,文化新闻切勿一味地播报地点与时间,需充分阐释文化内容的精神内涵与思想价值。节目内容需从整体上打破以舆论为主的模式,转变成以娱乐和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全面发挥文化类节目的有效性,积极播放传统文化类节目。
(二)增强品牌建设
面对网媒的冲击,电视媒体需全面使用电视媒体的语言体系与叙事方法,加强文化类节目质量。推动体制创新,大力进行台网合作,运用联合直播的方式,减少节目制作成本,提升节目收益,防止低效传播或是地段传播。同时还需增强对电视媒体内部指导与监督,防止出现低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电视媒体建设的重点,因此需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加强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全面发挥优秀节目的带头作用,全面进行人才培养工程。增强信息技术使用,提升传统类文化节目实效性,更直观且形象地传播传统文化。
注重受众需求与学界分析。电视媒体已经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原则,基于市场需求为向导,直播可以切实满足受众需求,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抢占更大的市场。但是不能低估公众媒介素养,也切勿过度迎合公众。学者与文化专家也是受众构成部分,他们对传统文化类节目有独特见解。电视媒体务必要增强同学界协作,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或是文化专家来担任嘉宾,保证节目雅俗共赏,娱乐不失文化,切实实现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与文化性有机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我国现代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思考势在必行。其不但能够提高我国国民文化素养,还能增强我国文化建设,对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为此,相关部门需给予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实效性在我国社会未来发展中充分发挥出。
参考文献:
[1]郑晓伟.“高”而不“冷”的电视思潮——浅析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热播的成功因素[J].传播力研究,2018,2(21):26.
[2]程缨,曾瑜.文化类电视节目刷屏,社会文化风尚转向?[J].南方电视学刊,2017(02):8.
[3]左雪梅.2013年度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的启示[J].新闻知识,2014(05):78-7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