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川电费核算业务由审核向稽核模式转型

2018-04-21黄静成福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力营销

黄静 成福兵

摘 要:电费核算业务是供电公司电力营销工作的中枢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优质服务水平。在当前大力发展智能抄核收业务背景下,抄表采集自动化、用户电子化、多元化得到快速发展,而电费核算业务依然存在着人工干预多、审核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电力营销发展的现状。文章提出电费核算业务由审核模式向稽核模式转型的思路,通过对营销系统审核规则、业务流程、用户基础档案质量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电费核算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营销;智能抄核收;核算转型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0-0182-03

Abstract: Electricity charge accounting business is the central link of power marketing work of power supply companies,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 At present, in the context of vigorously developing intelligent checking and receiving business, the automation of meter reading, the computerization of user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f manual intervention, low audi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business of electricity charge accounting.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ricity marketing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ransforming the business of electricity charge accounting from audit mode to audit mode, and improves and perfects the marketing system audit rules, business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user base files, etc., so as to improve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level of electricity accounting,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marketing; intelligent check collection; accounting transformation

引言

過去数十年间,电费核算业务完成了由人工手工核算到计算机单机核算,再到信息化系统核算的转变。然而现有的信息化系统核算方式自动化程度依然不高,电费计算、审核和发行环节均需人工处理,系统异常提示不准确、审核过程人工干预多、异常流转耗时、计费差错时有发生。

在“大营销”体系建设“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管理要求下,电费核算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人均审核量急剧增加,用户抄表例日集中部署更是加剧了月末审核工作量,而同时电力用户对电量电费实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越来越关注,对用电服务便捷和高效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以人工大量干预为主的审核工作已不能满足新形势对电费核算业务的要求[1-3]。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智能抄核收业务背景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远程采集成功率不断提高,自动抄表技术越来越成熟,用户缴费电子化、多元化快速发展,营销业务系统、营销稽查系统得以不断完善,为推进电费核算业务转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在互联网+、大数据深化应用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探索新型电费核算方式,提高电费核算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费核算主要内容及现状

电费核算的主要内容为计算用户电量电费,对价费信息进行审核并及时准确发行电费发票,包括电费计算、电费审核和电费发行三个环节,现有核算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现有核算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电费计算、审核和发行环节,不论有无异常均需人工触发处理,在业务高峰时期系统运行缓慢,审核效率难以提升;(2)基础档案信息质量、抄表差错等问题均需流转到审核环节,由审核人员判别后回退至相应环节进行处理,异常流转耗时;(3)系统预置审核规则拦截下大量无效异常,人工再次异常审核量大,审核效率难以提升;(4)电费发行后无相应手段开展事后追踪复核。

2 电费核算业务转型思路

将系统部分审核规则前移,引入抄表和业务环节计费参数的事前逻辑校核,强化营销系统基础档案质量管理,同时改进审核规则、优化业务流程[4-5],打破现有核算业务以人工为主、重审核轻复核的作业方式,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任务自动调度管理优势,与现有稽查系统结合,将核算工作由目前大量人工复核模式调整为“一主两辅”的稽核模式,即以系统自动审核为主、人工干预少量异常数据和开展事后异常复核为辅,提升电费核算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电费核算业务由审核向稽核模式转型。

电费核算转型遵循以下原则:

(1)变革现有业务模式,改变人工大量参与操作的业务模式,使之转变为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提高电费核算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电费差错风险,提升电费审核质量。

(2)依托现有系统架构,在现有营销业务系统软硬件平台、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前端营销业务优化、审核规则改进、审核流程优化及营销稽查系统应用等方式构建新型电费核算业务模式。

由于市级供电公司用电客户量大面广,不同类别客户审核方式不同,不同供电分公司管理规范程度存在差异,电费核算业务的转型难以一步到位,在转型实施的具体步骤上,可根据不同用户类别分步实施,制定先低压用户、再高压用户,最后大工业用户的实施路线图,同时结合各供电分公司具体情况,选取一至两个单位进行先行试点,再全面推广。

3 审核向稽核转型存在的问题

电费核算由审核向稽核转型的关键在于提高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审核水平和开展常态化事后稽查复核的技术技能手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基础档案信息质量低,影响审核质效

用户在营销业务系统内的基础档案信息完整准确是正确计算电费的前提。电费核算是电力营销各专业中最早使用计算机的业务,早期的业扩、计量专业对系统内客户基础档案信息的建立和维护严重依赖电费核算人员进行把关。长期以来,业扩和计量专业人员对用户基础档案信息“重纸质,轻系统”的情况一直存在,造成用户基础档案信息质量不高。同时,在用户办理用电业务时,业务人员对计费相关参数和电量把关不严,且管理上考核弱化。因基础档案质量和业务参数差错时常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自动计费,且相关问题均积压到核算环节,造成审核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处理由于前端基础档案和业务计费参数问题造成的审核异常,严重影响系统审核自动化水平。

3.2 审核规则适用性低,存在大量无效异常

营销业务系统中,用户电量电费计算完成后,在电费审核环节,主要采取系统审核规则对用户电量电费进行初判,如触发审核规则中的异常条件,则系统提示由人工进行异常复核后再推进到发行环节。目前,由于系统审核规则设置不合理,约束条件不充分、针对性不强,大量用户会因触发异常规则而被拦截由人工再次复核处理,而通过对拦截下来的用户电量电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超过二分之一的异常提示为无效异常,用户实际电量电费并无差错。这些无效异常极大地加重了人工审核工作量,降低了系统自动审核通过率,且因系统提示异常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一些真实异常被湮没其中,严重影响了审核质量和效率。

3.3 营销系统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

(1)无事前校核提示。电费核算业务作为营销业务的末端环节,受前端抄表、业务质量影响大,在现有业务模式中,各类计费信息的复核均会流转到电费核算环节。由于系统对于前端业务造成的参数不匹配、逻辑不符的情况未进行校核提示,可直接流转至下一环节,以至于因前端基础信息不完整、设置参数不相符、录入数据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电量电费错误,最终都在电费核算环节进行提示,审核人员将异常用户返回,由相应业务人员核实后再进行纠正,异常用户的流转耗时耗力。

(2)事后异常复核整改不足。现有营销业务系统中,对于电费核算业务,设计思路仍然是“重审核过程把关、轻后期异常复核”的模式。一旦用户基础档案信息,抄表示数等存在异常,包括部分不影响正确计费的异常,全部由系统进行拦截并在审核过程中进行复核,而忽略了对异常用户的事后复核追踪,在审核完成后,没有提取异常用户清单进行事后复核。一方面增大了审核过程中的人工工作量,系统自动审核通过率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因无手段开展事后复核,也限制了电费审核向稽核转型的进程。

3.4 人员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电费核算业务由审核向稽核模式转变,对审核人员综合性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审核人员了解抄表、计量、业扩相关业务操作流程,熟悉营销业务系统中用户计费相关参数及信息的选择填写方式,对于各类电费异常或差错能够快速判断异常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现有的审核人员素质还难以达到要求,需加强培训,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4 改进措施

4.1 强化基础档案质量管控

开展用户基础档案信息清理,加强对业扩、抄表等环节的管控,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考核办法,加大对数据质量的把关,把数据质量与业务工作好坏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数据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减少基础档案异常和业务参数差错对系统正常审核过程的影响。

4.2 改进审核规则,增强异常靶向性

改变目前审核规则约束条件不充分,约束范围广、针对性不强的现状,结合用户不同用电类别、电压等级、不同用電规模,对审核规则进行改进优化,提升审核规则的差异化、精确化、智能化,减少无效异常,促进异常的精准提示。

4.3 优化营销业务流程

(1)增加事前校核功能。优化系统功能,在前端抄表、业扩环节开展前系统自动校核,对存在的异常问题在相应环节及时解决,提高计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与正确性,有效减少因抄表数据错误、业务环节录入数据或参数不匹配对核算环节的影响,将事后差错变为事前预防,减少审核环节异常拦截用户数,提升系统自动审核通过率,提高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

(2)强化事后异常复核追踪。改变现有系统重审核过程把关,轻后期复核的设计思路。在提高系统自动审核正确率的基础上,将一些不影响计费或次要的异常信息放在发行环节后进行复核,减轻当月人工处理量。充分利用稽查网格化系统和营销业务系统审核规则对异常电量电费的分析排查功能,生成异常清单,由相应业务人员进行复核追踪,对基础档案信息有误和确实存在电量电费差错的用户,再发起退补流程进行整改。

4.4 加强培训,提高审核人员业务技能

加大轮岗交流力度,安排审核人员到业扩、计量等专业班组进行跟班学习,全方位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为日后从事更加专业的稽核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伯清.河北电力营销智能化抄核收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黄旭.电力营销核算智能化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3]罗小伟.电力体制改革下电费核算问题与改进举措探析[J].科技风,2017(10):220.

[4]梁静.电费核算的现状及核算新模式的思考[J].电力设备,2016(23).

[5]李意兰.集抄集收模式下智能电费核算体系的应用研究[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C].2017.

猜你喜欢

电力营销
电网经营企业电力营销中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智能化抄表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