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培养对策

2018-04-21赵磊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旅游管理培养对策

赵磊

摘要:多年以来,我国旅游管理教学持续发展,使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学实践尚未形成规范,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培养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旅游管理;核心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引言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在中国,2003年我国旅游业的固定资产达到8439亿人民币,年营业收入约2308亿人民币,创造就业机会约6487400个,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上宣布,中国的旅游业在世界的排名是数一数二的,据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在近年,一年之内接待的入境游客达到了一亿多人次,同时近年的出境人数达到了1亿,位列世界第四,综上所述,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

1.实践能力的定义

实践是人们在理论基础获得的基础上,到社会中参加必要的实际锻炼以汲取经验。由于旅游业的性质决定,本专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那些靠着书本知识就可以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人,而是需要懂得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工作中相结合的模式中成长与学习。比如在课本和网络中了解了某一个景点的简介,但是却需要你通过实际的锻练,能够通过生动的介绍使自己印象深刻。实践是具有主观性和社会性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基础是他们多学习到的学科知识,通过学习与实践转化的过程,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们增长知识、获得社会的经验、适应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突进到质变的阶段。

2.实践能力的分类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专业能力的,它又涵盖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多方面个人能力的培养;第二类是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旅游管理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在旅游过程中,关于旅馆和旅游途中产品问题的设计等都需要应用专业实践能力;第三类是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在基本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更高一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技如此进步以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旅游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二、核心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教师类型的缺失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需要一种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体现出本专业对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此类教师除了在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硬性条件下,还被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科研水平。一方面,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规定,必须要具备符合标准的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而另一方面,由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就造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缺失的局面。一种情形是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少,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只有少数有在旅游企业工作的经验,一些老师可以很好的搞科研,另一种情形是,双师型教师没有达到所需的能力储备要求,这些教师没有教学的经验,只是有符合此专业所需要的证书,便上岗就任了。这些教师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

2.结构的不合理性

理论知识的获得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实践操作的基础,实践是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建构于科学的系统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但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旅游管理学生的所提供的实践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从实践结构来看,大一到大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各个阶段多学习知识的难易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从大一到大四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持续的实践体系,其中包括低年级的见习,中级课程实习,高年级学位实践等实践阶段。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大学毕业的旅游管理实践比较重视,整体效果比较好,但认知程度较轻,在学位课程中实践时间不够,从而导致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仅仅是走形式主义,缺少了对实践的重视。

3.课程体系不科学

从我国大部分专业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强调轻实践、不全面、重课堂的特点。几乎所有旅游管理的基础课程都是:行政管理、西部经济、旅游学等。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大多院校开设的课程都存在不全面的问题,比如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导游,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侧重对所要导游的地点的导游词的演讲的练习,轻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没有做到对人才的全方面发展。在教学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更加重视课堂教学,注重模拟实践教学,而课外实践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学校通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完成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例如餐饮服务、计调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配置中,尽可能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使学校达到所需双师型教師的标准,以此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素质管理。

2.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系统课程,系统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面。理论教育分为公共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发展能力模块。校外培训实践既是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是实践研究的部分。根据专业应用定位人员培训,制定职业素质培训标准,淘汰不必要的课程,增设专业课程,形成模块化的专业知识结构。如酒店服务与餐饮一体化管理,餐饮管理融入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建立起完整的管理系统。合理的分配各个层次的学习任务,优化教学课程中教师的质量,使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所收获,促进其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佳琛.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2):261+263.

[2]程冰,赵霞.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15,35(4):111-114.

[3]杨丽婷,毛金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地理,2017(6):150-151.

作者简介:赵 磊(1984-),女,硕士,主要从事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旅游管理培养对策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