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军事基础训练的研究
2018-04-21尚飞宋杰
尚飞 宋杰
摘 要: 通过全面系统、严格扎实的基础科目实战化训练,打牢官兵知识、智能、技能、体能,夯实战斗力根基。
关键词: 实战化;军事基础训练
军事基础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部队战斗力生成、巩固和提高。实战化训练能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当前军事训练的方向,也是军事教育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军军事基础科目训练偏重于技术技能,战斗素养战斗作风培养不够;教学内容偏重于平时训练,战时训练内容不够;注重讲解能力,实战化训练水平不够;教学条件建设注重营区环境,实战化条件建设不够。随着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主要问题。因此,要通过全面系统、严格扎实的基础科目实战化训练,打牢官兵知识、智能、技能、体能,夯实战斗力根基。
一、树立“能打仗、打胜仗”的训练理念。
我军长期处于和平的训练环境,把当兵当工作,把训练当任务,“练为看、演为看”的思想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军事基础训练的实战化水平。因此,要开展实战化训练,要深化当兵打仗、练兵为战的思想。要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工作。要结合我国历史,开展居安思危教育。讲述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以及解决我国周边领土、领海主权问题的艰巨性,从而使广大指战员强化危机意识,增强练兵打仗的紧迫感。克服“打不起来”的消极训练思想,树立今天训练、明天打仗的思想。让军事基础训练真起来,努力按照训练就是作战、细节决定胜败的标准和要求真打真练。
二、改变传统的军事基础训练方法手段
军事基础科目的理论教学应注重问题引领、要点归纳和方法辅导,促进组训方式由知识型向培养能力型转变。实践现地教学应依据基础科目的内容定方法、定时间、定标准,处理好实装操作训练与作战运用训练之间的关系,突出现地实践教学在能力素质转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训练手段开展训练,开展实战化的对抗训练和开展适应性训练,坚持打仗需要什么就练什么、遂行作战任务缺什么就训什么,不能满足于课程教学完成了、该讲的东西讲到了就行了,而是要以任务为引领,把作战任务搞透、把作战对手搞透、把战场环境搞透,把实战化训练抓什么、怎么抓、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弄明白、搞清楚,要紧贴战争目标,设置环境、条件和氛围,加大对抗训练、模拟训练、网络训练、联合训练、夜间训练、极限训练力度,着重培养学员在实战条件下的智能、技能,使学员把基本功练扎实、把战术思想练灵活、把武器装备练精道、把信息系统练娴熟,让训练与实战达到一体化。
三、合理利用周边环境,创造实战化训练环境
训练环境是军事训练要素之一,训练环境的实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学员作战意识的培养。军事基础训练场地、设施缺乏实战化氛围和功能,有必要花大力气加强建设,以保证军事基础教学能在近似实战的环境氛围中进行,增强学员战场直观感受,培养战斗意识。军事基础技术技能是构成作战行动的主要因素,只有把军事技术技能训练放在其作战应用的环境之中,才能使基础课目训练从操场走向战场,才能使其训练水平与战斗行动需要相适应。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严格按照战斗行动的标准和要求,构设符合现代战争特点的训练环境,有效提高技术技能训练的实战化水平。要敢于在复杂天候和地形条件下开展军事基础训练,让官兵们在风吹雨打、沙漠戈壁中练战术、练技能、练作风,从而使其尽快成长起来。经常选择陌生的地域开展训练,陌生的地形环境对官兵的反应速度、适应性、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营区周边训练资源,不断变化选择山林沟壑等生疏复杂地形,适当加大地图使用、野战生存等军事基础课目训练的难度,官兵经过训练能够提高对未来作战更大的战场适应性。
四、利用现有装备器材,创造战场氛围
战场角逐往往伴随着惨烈的伤亡。未来信息化战争并未改变其危险、紧张和残酷的特性,流血牺牲会对官兵心理产生极大冲击,进而可能导致畏惧死亡、恐惧战场、精神压抑等精神和心理问题。因此,塑造官兵适应战场的心理素质是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的必然要求。广泛采取实打实爆烘托、实弹实投造势、实兵实装显示和实物器材模拟等多种方法,设置和显示炮火拦阻、火力封控、核化生物武器袭击等近似实战化训练氛围。利用模拟器材,设置残酷的交战情景、激烈的对抗环境和复杂电磁干扰环境,把“敌”“我”双方的对抗行动态势逼真地展现出来,增强训练的战场实战效果。制作和利用训练场就便器材增强实战效果。根据不同课目训练需要合理利用灯光音响设备和训练场周边的枯草、树枝、草皮、岩石等现有材料,进行伪装和设置假目标等,从而使军事基础训练更符合实战要求。
五、从实弹训练入手,强化学员的心理素质、作战能力。
目前,军事基础课目训练的操场化,实弹、实投、实爆训练开展较少,以真正形成真打实练的基础训练导向,克服形式主义训练问题。要经常开展实弹训练,将武器射击训练常态化,尤其要安排复杂环境下的射击训练,真正提高部队官兵在实战条件下的射击技能。要大胆开展手榴弹实投训练,让学员的心理素质在训练中得到磨砺。要敢于开展实爆训练,让学员在实爆中练战术、练技能,切身体会战场环境的威胁,真正增强练就自身本领的紧迫感。
六、利用综合演练开展一体化的军事基础科目训练
综合演练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采用实兵演练的组织形式。以实编、实配、实地、实景、实时为演练条件,以全战斗进程和全作战要素为训练要求,对军事基础技术技能和战术动怍进行实战化综合运用训练,以提高技术技能的实战应用水平。经过高难度、大强度的训练实施,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战斗作风;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揮的战斗意识,在科目设置和内容确定上,着重突出“全”“实”“细”的特点,形成综合演练的一体化组织训练模式,按需调用,提升个人或者集体的战场生存能力水平。一体化军事基础实兵演练,是高层次的实战性训练,难度大,组织复杂,应由演练指挥机构统一谋划,搞好顶层训练设计,组织专门的训练保障,运用先进的导调监控手段,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以达成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孙虎元,谈军事基础课目实战化训练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军事训练,2014(1).
[2]吴亚男.《实战化训练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