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教材
2018-04-21王晓青
王晓青
摘 要: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的教材是教师进行工程造价软件操作技能培养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系统知识、动手能力提升、提高工程造价核心技能等信息的载体。虽然在实现《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加强对教师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便于学生进行自习、复习和作业参考使用。但是《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教材并不能够全方位地满足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应用就成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笔。
关键词: 工程造价;软件;教材;有效;应用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的教材和其他课程的教材一样承载了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的基本流程信息,对于软件操作的基本步骤有清晰明确的内容安排,对于教会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基本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工程造价软件是进行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的辅助工具,辅助完成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工作,旨在提高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计量与计价的专业核心技能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承载的作用和任务也与其他专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一定要从教材的选择、使用、拓展等几个方面花力气用心思去开展教学工作,有效应用好教材,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一、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对造价软件应用的要求
工程造价软件作为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的辅助工具,在提高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质量和效率方面效果很显著。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软件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掌握软件基本操作技能进行重点培养,更要对学生在操作软件过程如何正确识图工程施工图纸、结合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构造、施工工艺以及工程材料、招投标、概预(结)算等专业知识、原理正确建立构件模型等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整合和培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灵活应用,能分析并解决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问题。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基础上,对《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材选择,面对众多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教材,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甄别和筛选。
1.选择市场占有份额大的造价软件的对应教材
基于目前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的高智能化程度,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工作中,几乎已经全面开展计量与计价的电算化。作为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的重要辅助工具—工程造价软件,催生了众多的造价软件开发商,其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软件的功能、质量和价值也参差不齐。教授《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在软件的选用上慎重挑选,挑选的软件能够让学生掌握后,在工作中直接应用。这个就要求教师熟悉工程管理领域中造价软件应用的情况,结合目前市场上造价软件市场占有率,选择市场份额占有大的软件。因为市场份额占有率大,说明此款软件好用,使用者才多,今后学生就业后使用此款软件能更好地在业务上进行对接,避免了学甲用乙的二次加工。基于对市场占有份额大的造价软件的选择,配套选用对应的造价软件操作教材,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首要把控好的关键环节。
2.结合课程设置选择对应教材
选择市场份额占有率高的造价软件对应的教材,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便是教材内容的选择。工程造价软件计量与计价需要涉及到计量软件和计价软件,有的教材是针对单一的计量,并区分不同专业计量分开编辑教材,比如钢筋算量软件教程、土建算量软件教程、安装算量软件教程、精装修算量软件教程、市政算量软件教程等。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是分专业拟定课程,还是整合各专业拟定课程,根据每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一定做好对应教材的选用。同时还要兼顾计量与计价软件是分开开设课程还是整合开设课程进行教材的选用。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材内容、顺序和方法开展课程教学
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针对目前出现了有部分教师脱离教材实施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缺乏学习的载体,不利于预习、学习和复习的情况,在高职专业教学中,还是主张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基于教材开展。教材作为工程造价软件操作技能培养的具体依据,学生在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材的指导。
例如:钢筋算量软件中梁构件定义的方法,教材通常是按照常见矩形梁截面属性进行新建。预习的时候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的是矩形梁截面新建的方式,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按照常见矩形梁截面定义方式进行操作传授,学生在课余练习的时候如果对课堂教学有没有跟上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再对照教材进行查漏补缺,在没有教师在旁边指导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进行。容易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在对高职学生工程造价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方式比较有效。而相比较有的教师脱离教材讲授软件的操作,从学生评教获取的学习效果的反馈,则普遍反映要求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比较容易接受。
四、基于教材案例,进行软件操作技巧培养
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对于造价软件应用技能的掌握不能仅限于基本操作流程,还要在掌握基本流程的基础上提升对软件的灵活应用的技能,能应对工程实际项目的复杂情况处理,掌握软件操作的技巧,提升操作技能。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教材一般囿于篇幅,侧重于基本操作流程的操作。例如:框架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教材的内容设计是,先介绍框架柱的属性定义,然后用点画法进行柱构件绘制,接着对构件钢筋工程量进行汇总计算,最后输出钢筋工程量计算报表。这是对构件钢筋工程量进行软件计算最基本的操作过程。教师先按照教材的内容完成一个柱构件的定义、绘制、计算、结果输出的基本流程操作。接着,按照教材给出的柱平法配筋图,带着学生完成一个楼层的全部柱定义、绘制、计算及计算结果输出工作,在此过程中对柱的其他新建方式,诸如异形柱、圆形柱、参数化柱、复制(保留相似部分,修改局部)、截面编辑、其他箍筋编辑等方法进行拓展,并进行技巧的提升。在绘制一个楼层全部柱的过程中,拓展复制、镜像、批量查改标注等方式、技巧的学习,在查看钢筋计算式的过程中,拓展编辑构件钢筋、锁定构件等方式。以上的拓展和提升技巧往往教材沒有足够的篇幅进行介绍,此时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以便课后进行复习。
进行完一层完整的柱构件建模的过程后,对其他层柱构件接着应用“复制选定构件到其他楼层”或“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图元”的方式,应用复制修改局部的方法快速完成不同楼层同种构件的建模工作。
五、拓展工程造价软件中的“帮助”资源和网络视频资源作为教材的有力补充。
教师在工程造价软件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选择好合适的造价软件应用教材,在教材基本内容完成的基础上,基于教材提供的图纸资源进行造价软件操作技能拓展外,对于软件本身所含的“帮助”资源里关于软件丰富的操作流程资源,以及网络上丰富的软件操作视频资源作为教材的有力补充,引导学生合理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大有裨益。软件里的快速入门、工程设置、绘图输入(功能详解、构件参考)、CAD识别、单构件输入、报表以及不同版本软件的新特性有力补充的教材篇幅的局限和教师拓展内容课堂时间的局限。而网络上的视频资源更是直观地把老师安排在学生的课余学习环节中,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不能在课余时间陪伴问题。
总之,教材之于教学过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师对教材从选、用、拓展到补充的用心用力的实施,方能有效应用好教材,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材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