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
2018-04-21管超
管超
摘 要: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属于临时性工程,其施工方案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地下室的主体结构,并且,基于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稍有不慎就会为基坑带来质量问题,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对地下设施和周遭建筑物形成安全威胁,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基坑支护质量控制工作。本文站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施工建议,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行业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進程的推进,近年来,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居高不下,建筑用地资源呈现出紧张态势,所以,在有限土地资源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施工质量的关注度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基坑支护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有着直接影响。其建筑工程的特点是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基础位置深厚,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其开挖基础土方的数量也比较大,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施工挑战。如果遇到软土区域,其施工难度更高,如若处理不当,不但会给基坑本身带来巨大威胁,还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为此,施工单位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采取有效措施,选取正确的基坑支护施工方式,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提升基坑支护的技术水平。
1建筑工程影响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1.1建筑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和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人力的要求较高,基于此,要保证基坑支护的质量安全,就必须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劳动力需求较大,聘用人数较多,其基坑支护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投入到施工现场的现代化设备、先进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多,对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缺乏充分了解设计要求的能力,对当下出现的新型施工材料的使用方法、材质等方面的认知程度较低,更有甚者,完全无法适应新型工艺的技术水平,这种较为低级的施工技术在延迟施工进度的的同时,还为后期施工中的众多环节带来不利影响。此外,部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其责任心不够,团队意识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凭借职位之便以及精湛的技术,偷工减料、谋取私利,导致建筑的施工质量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因此,实施单位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施工技能的培训,以保证建筑物质量。
1.2对基坑土体的勘查具有局限性
在设计基坑支护结构之前,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基坑勘察,这项准备工作不容忽视,并且要采取土体试样,以便为设计工作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性、科学性。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部分基坑的边线都紧邻用地红线、建筑物、街道等,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勘查过程中,只能在基坑边缘取样、勘查,但是这样所获取的物理参数、地层结构特性不够准确,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某建筑单位在勘查某基坑时,其地下室轴线处底层为淤泥质黏土、状态较差的填土,而红线以外根本不具备勘查条件,因此要在地基预处理后再进行支护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此外,某些建筑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擅自减少钻孔数目,但是,建筑用地的地质条件也具有复杂性,并且容易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所取样品并不能真实反映出该地域的地质特性,为基坑支护的结构设计以及后期工程带来不利影响。
2提高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2.1制定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设计方案尤为重要,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样的,良好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能够为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因此,在施工前,充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严谨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必要。技术人员必须要充分熟悉整个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在开挖基坑土体之前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且务必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纳,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便在出现相应问题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此外,还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流程等进行交流和讨论,为制定出科学的支护设计方案打下坚实基础,施工方案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能够起到对基坑支护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意义,为后期的施工过程和技术检测提供便利,进一步促进施工质量不断提升。
2.2改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计算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建筑工程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尤其是基坑支护工程,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结构非连墙支护、钢板桩莫属了,在得到实践检验、明确质量可以得到保障之后,市面上随即出现了包括旋喷土锚、土钉、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组合拱帷幕、双排桩在内的多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并且,其支护技术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在欣喜于科技创新带来的成就的同时,更要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当前必须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在于对科学实际的计算方法、计算简图的方式以及建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模型的选择,在基坑支护结构综合性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其综合方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开挖基坑的方式结合支护结构、临时型支护结构结合永久型支护结构、受力结构结合水结构等等,但是,在综合性强、综合方向多样化的条件下,其支护结构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大,导致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更加复杂,因此,积极寻找全新的计算方法对施工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2.3工程设计采用变性控制的方法
在基坑设计计算中,往往会用到极限平衡理论,这是一种较为简单并且适应性较强的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平衡理论的计算,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参考意义。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利用平衡理论的计算方法,只能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强度,其刚度的要求是无法满足的。在基坑支护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状况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所以,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支护结构的刚度、强度,根据规定范围合理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程度,进一步确定地面超载、平面应变状况,尽最大努力减少影响支护结构变形的因素。
2.4强化基坑支护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将工作重心适当向过程控制倾斜,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基坑支护设计以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结束语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对基坑支护的质量管控,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手段加强计算水平和管理,此举对强化基坑支护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和技术水平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水平,才能不断扩大新型基坑支护的应用范围,在提升基坑开挖效率的同时,还能促使其在实际施工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2]杨泉.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45):9-10.
[3]鲁恒,姜晓红,刘廷秋.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J].房地产导刊,2015(29).
[4]李川,康红军.浅谈现代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