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
2018-04-21崔旭芳毕云婷朱世维
崔旭芳 毕云婷 朱世维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明显提高,建筑行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工程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进而有效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作用意义;实施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可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就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建筑过程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建筑的工程风险过大等,这样的问题都严重的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因此,要使建筑工程管理有效的实施,那么就必须把工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均衡的发展,还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进行,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建筑工程的造价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其推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以此同时,也让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建筑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注建立健全工程的造价体系[1]。可是就现在而言,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明确建筑工程造价的关键作用,只是一味地进行竣工决算,也就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制度不健全。
(二)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与材料太差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的施工单位因为节省开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在购买设备、材料过程中以次充好。这会导致工程中应用的设备质量太次,使建筑的工程质量受到人民的质疑,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具体的管理部门权责不明确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在基层工作跟多年,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可是这些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相关的专业程度偏低,因此就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而且现在的大部分工程一般情况下都是进行分包的,所以,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的水平就不能良好統一,进而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就延迟了工程施工工期。
(四)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不能良好的实施管理工作,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违犯规定的行为问题。例如,在进行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相应的采购人员为了在中间赚取差价,就会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支出,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没有保障[2]。而且,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有关的管理制度,可是因为具体的制度管理力度不够,也就使建筑的工程管理工作达不到一定的效率。
二、对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各部门的管理意识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各部门都要树立管理意识,这样有助于增强各个施工环节的全面管理。设置的主要机构有:一是领导部门。主要有总经理、副总以及技术总工三部分,总经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也是公司的授权委托人,因此总经理必须在相应的管理范围内进行管理工作,而副总以及技术总工帮助总经理进行具体事项的管理工作;二是各级管理部门职责。综合的管理部门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相关的会议安排以及宾客的接待工作等;建筑工程的施工部门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大排查、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等;采购部门顾名思义就是进行工程中相应材料、设备等的采购;经营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管理工程合同、资金流动、工程结算等;只有各个部门明确自身的权责制度,才能有效的增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
(二)增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现场进行积极的监督,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为今后建筑工程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例如,企业必须严格设置具体的监督部门,定期的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工作,减少发生不必要的事故。与此同时,监督管理人员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良好的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利于及时有效的了解工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随时的进行处理,落实好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
(三)仔细认真检查相关的设备与材料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控制,必须对施工现场的设备与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增强施工方案的实施与设计的工作,对审批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对施工中的任何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还要对具体的隐蔽工程进行具体的检查[3]。在审批的过程中必须签署审核的材料和相关的技术签证。积极检查各项技术交底以及具体的施工日志等,进行具体的落实。而且在进行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有关要求和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在施工的过程中突出机械设备与施工特点有效结合的功效;还有在使用施工设备时必须认准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看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按照施工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机械设备,不要造成一定的浪费,更不要使用不合理性能的设备,以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在机械设备使用时,要确保机械的正常使用,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威胁,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工作效率进而增强施工效率。具体的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进行操作,避免发生事故。然而对于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相关材料,必须严格的对其进场验收,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而且还要保证购买的材料能进行具体的施工。正确的进行材料的应用,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
(四)完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机制
运用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工程的造价体系进行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进行企业管理,要想健全企业的造价体系就必须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融入进去,增强企业对其的高度重视。而且在进行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协调各个建筑方的关系,使其工程顺利的进行,让互相的合作更为密切。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人工、设备以及材料的相应成本等[3]。在进行人工的管理层面上,必须确保工人的待遇问题,而且在施工中尽量减少人工成本。施工人员的相应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15%,因此在进行人工的成本管理上相当重要。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要降低施工人员的使用率,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成本。建立具体的责任制度,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在每个人身上,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防止发生工作失误,进而减少工人成本;在进行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相应的材料成本占据工程总成本的65%,施工设备占据工程总成本的20%,由此可见材料的成本影响会严重影响工程的综合效益;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使用的材料及设备进行再利用,减少材料的用量,进而节省成本消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工程的施工人员,还是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都必须端正工作态度意识,进而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整个建筑团队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保证在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进行,使建设的工程项目得到人们的认可,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美玲.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180-181.
[2]王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4,(20):234-235.
[3]朱繼东,吴瑞勤.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化建设,2014(10): 84-85.